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87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第一、第二端子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第一、第二端子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专利说明】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效的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67498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接地片,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舌板,该对接舌板于相对两表面分别设有向后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所述对接舌板于相对两表面之间设有向后贯穿基部的插槽,接地片位于该插槽内。所述接地片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导电端子间的信号干扰,但是,由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及插槽较长,导致导电端子及接地片在组装至绝缘本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折断的现象。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其信号屏蔽效果较佳且端子结构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向前延伸的舌板部,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收容第二连接器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自第一、第二绝缘体延伸至对接腔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绝缘座体、第一、第二绝缘体共同构成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第二端子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未插接状态时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合插接后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合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5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互组装在一起,与金属外壳及绝缘座体相互分离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为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图9所示第二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0,该电连接器组合1000包括安装于电路板300的电连接器100及连接于线缆用于与电连接器100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00,所述电连接器100亦称为第一连接器100,对接连接器200亦称为第二连接器200。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I的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绝缘本体I的金属外壳2,所述金属外壳2包围绝缘本体I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1,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基部10及自基部10向前延伸入对接腔11的对接舌板12,所述对接舌板1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排设在第一、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所述电连接器100埋设有一金属片4用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31、32之间的信号干扰,该金属片4用金属制成且与金属外壳2相接触,所述电连接器100即为上述第一连接器100,所述绝缘本体I即为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绝缘本体I。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7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器100,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座体13、收容于绝缘座体13的第一端子模组14、第二端子模组15、遮覆于该绝缘座体13的上述金属外壳2及上述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4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之间,该金属片4具有信号屏蔽的功效,所述金属片4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41及自该主体部41侧边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耳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4形成了一对相对设置用以与金属外壳2相接触的接触耳部42,所述主体部41 一体成型于绝缘座体13内,该绝缘座体13包括固持部131及自固持部131向前延伸的舌板部132,所述金属壳体2包围该舌板部132形成上述对接腔11,所述固持部131设有贯穿后表面及下表面的容置空间133及设置于该固持部131相对两侧壁的固持槽134,所述固持部131设有分隔部135,该分隔部135自舌板部132向后延伸而形成,形成后的分隔部135位于容置空间133内将该容置空间133的前面部分分隔成堆叠设置的两个收容空间,所述舌板部132于相对设置的两表面设有若干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相对设置且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端子31、32,第一、第二端子31、32则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片4的主体部41与绝缘座体13 —体成型,该主体部41的前面部分位于舌板部132内,主体部41的后面部分则位于分隔部135内,所述接触耳部42自绝缘座体13相对两侧延伸出该绝缘座体13并位于该绝缘座体13所设的收容部136内。所述第一端子31 —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14,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4包括埋设有第一端子31的第一绝缘体141,第一端子31包括位于第一绝缘体141前方且裸露于对接腔11内的第一接触部310及延伸出第一绝缘体141的第一连接脚311,所述第一端子3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31a及第一接地端子31b,每两个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31a组成一对第一信号差分对,每两对相邻的第一信号差分对之间设有一个第一接地端子31b,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接地端子31b之间夹设有一对第一信号差分对,所述第一绝缘体141自其下表面向下设有一对固定柱142。所述第二端子32 —体成型于第二端子模组15,所述第二端子模组15包括埋设有第二端子32的第二绝缘体151,第二端子32包括位于第二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仁特伦斯·F·李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