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819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预埋件、腹肋、U型螺栓、垫片、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为∟50×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悬挑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0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预留孔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所述腹肋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为厚2mm钢板裁成,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30×5mm,焊接在腹肋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安装快、承受上部荷载较大,既节约成本又增强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预埋件、腹肋、U型螺栓、垫片、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为∟50×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悬挑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0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预留孔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所述腹肋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为厚2mm钢板裁成,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30×5mm,焊接在腹肋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本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安装快、承受上部荷载较大,既节约成本又增强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专利说明】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脚手架辅助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适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
技术介绍
连墙件作为脚手架的重要配件,是其安全保障的必备措施。目前,大多数施工现场使用预埋钢管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埋一根400mm长的钢管,一半埋入,一半外露,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水平短钢管连接立杆与预埋钢管即可。这种方法成本高,拆除麻烦,且承受荷载不大,易被弯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为解决现有方法成本高,拆除麻烦,且承受荷载不大,易被弯折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预埋件、腹肋、U型螺栓、垫片、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为L 50X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悬挑端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预留孔A和预留孔B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 ;所述腹肋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为厚2mm钢板裁成40mmX 150mm,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X30X5mm,焊接在腹肋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所述角钢固定端的预留孔A套在预埋件上,加上垫片,用配套螺帽固定,悬挑端的预留孔B套在U型螺栓上,将脚手架立杆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安装快、承受上部荷载较大,既节约成本又增强了安全性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图2: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图中:1、角钢2、U型螺栓3、预埋件4、腹肋5、支撑板6、预留孔A 7、垫片8、预留孔B 9、混凝土梁10、脚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1、预埋件3、腹肋4、U型螺栓2、垫片 7、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I为L 50X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6,悬挑端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8,预留孔A6和预留孔B8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3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 ;所述腹肋4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7为厚2mm钢板裁成40mmX 150mm,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5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X30X5mm,焊接在腹肋4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所述角钢I固定端的预留孔A6套在预埋件3上,加上垫片7,用配套螺帽固定,悬挑端的预留孔B8套在U型螺栓2上,将脚手架10立杆固定。 本技术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安装步骤是:一、预先埋设预埋件3于混凝土梁9中;二、在混凝土梁9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将角钢I固定端的预留孔A6套在预埋件3上,加垫片7 ;三、调节角钢1,使支撑板5紧贴混凝土梁9侧壁,使用配套螺帽固定;四、使用U型螺栓2将脚手架10立杆固定在角钢I悬挑端的预留孔B8中;五、在需要设置连墙件的位置,重复以上步骤。【权利要求】1.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I)、预埋件(3)、腹肋(4)、U型螺栓(2)、垫片(7)、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I)为l_ 50X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6),悬挑端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 (8),预留孔A (6)和预留孔B (8)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⑶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 ;所述腹肋(4)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7)为厚2mm钢板裁成40mmX 150mm,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5)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X30X5mm,焊接在腹肋(4)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所述角钢(I)固定端的预留孔A (6)套在预埋件(3)上,加上垫片(7),用配套螺帽固定,悬挑端的预留孔B (8)套在U型螺栓(2 )上,将脚手架(10 )立杆固定。【文档编号】E04G5/04GK203977838SQ201420111772【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专利技术者】刘文峰, 胡世杰, 杨巧利, 刘文雷, 吴强 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腹肋的连墙件,包括角钢(1)、预埋件(3)、腹肋(4)、U型螺栓(2)、垫片(7)、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为∟50×4mm普通角钢,在其固定端的横向板向内50mm处设置两个长50mm宽17mm的通孔,间距50mm,作为预留孔A(6),悬挑端的竖向板向内30mm处设置一个长60mm宽10mm的通孔,作为预留孔B(8),预留孔A(6)和预留孔B(8)皆居中设置;所述预埋件(3)为U型螺栓,长300mm,卡口间距80mm,螺杆直径16mm;所述腹肋(4)为厚5mm钢板裁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200mm,焊接于角钢下部;所述垫片(7)为厚2mm钢板裁成40mm×150mm,中部留有和预埋件螺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5)为厚5mm的钢板裁成为200×30×5mm,焊接在腹肋(4)竖向腰处,居中设置;所述角钢(1)固定端的预留孔A(6)套在预埋件(3)上,加上垫片(7),用配套螺帽固定,悬挑端的预留孔B(8)套在U型螺栓(2)上,将脚手架(10)立杆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峰胡世杰杨巧利刘文雷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