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633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械,特别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机头(43)固定于机架上;Y向传动机构和X向传动机构设于台板(44)下方,X向传动机构仅垂直且活动地装设于Y向传动机构上,压紧装置将模板(20)下压,使模板(20)的导轨(19)与X向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162)配合;控制中心(21)通过指令控制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以及Y向传动机构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容易,便于缝纫机机头更换及维修、且Y向及X向传动同步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械,特别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机头(43)固定于机架上;Y向传动机构和X向传动机构设于台板(44)下方,X向传动机构仅垂直且活动地装设于Y向传动机构上,压紧装置将模板(20)下压,使模板(20)的导轨(19)与X向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162)配合;控制中心(21)通过指令控制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以及Y向传动机构运行。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容易,便于缝纫机机头更换及维修、且Y向及X向传动同步性好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特别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X、Y向传动机构均放在台板上面,另一种是X、Y向传动机构放在台板下面。 Χ、γ向传动机构放在台板上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由于它的传动机构放在台板上,跟台板没有任何连接,所以Y向越往前,其钢性越差,稳定性也越差,且X向行程受横梁限制,行程不大,而且造价成本高。 另一种,但现有技术的X、Y向传动机构均放在台板下面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在机头维修更换时,存在拆卸麻烦、更换不便等缺点;且X向传动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当模板上的面料较重或者模板的运行阻力较大时,容易造成缝的路径错位而导致缝品报废。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X向传动机构83通过花键轴81与机座43连接,Y向传动机构84通过4根圆柱导轨80与机座43连接。缝纫装置41和剪线装置42与机座43 —体固定。故而现有技术对机座80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且只要有一点装配不到位的,就会导致X向传动不顺畅,导致模板运行阻力增大。工作时,Y向电机同步地带动两条Y向同步带53,Y向同步带53带动左右两个齿轮箱在四根圆柱导轨80上滑动,实现Y向运动。X向电机同步地带动两根花键轴81,花键轴81带动四个传动齿轮85转动。模板的导轨与四个传动齿轮85接触配合,当传动齿轮95转动时导轨也随着传动齿轮95的转动沿X向做直线运动,模板装在导轨上,模板也跟着一起沿X向运动,实现了 X向的传动。但由于缝纫装置41、剪线装置42跟机座43存在直接的连接关系,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松动,精度都会变差,甚至要重新校正机头40、剪线装置42和机座43的精度,对机修工技术要求很高,维修起来非常麻烦。其次,由于机头、剪线装置跟机座是一体的,左右两边被中间的剪线装置隔开,左右两个齿轮箱不能连成整体,Y向仅靠左右两根同步带来保证两边同步移动,在急走急停运行时存在不同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容易,便于缝纫机机头更换及维修、且Y向及X向传动同步性好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包括机头40、机架43、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Y向传动机构、控制中心21和驱动系统、模板20以及台板44。所述台板44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台板44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Y向传动机构和所述X向传动机构位于台板44下方,且所述Y向传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43上,所述X向传动机构不与所述机架43直接连接,仅垂直且活动地装设于所述Y向传动机构上。所述机头包括缝纫装置41、剪线装置和机座46 ;缝纫装置41和剪线装置及机座46为一整体;所述机头40固定于机架43上,所述机头40的缝纫装置41穿过所述台板44的开口位于所述台板44上方。所述驱动系统为所述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和Y向传动机构以及控制中心21提供动力。所述控制中心21通过指令控制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以及Y向传动机构运行。当所述压紧装置接到指令将所述模板20向下压,从而使所述模板20的导轨19与所述X向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同步带162配合。所述模板20位于所述压紧装置和X向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同步带162之间。通过Y向传动机构的运行,带动X向传动机构以及与之配合的所述模板做Y向运动;通过X向传动机构的运行带动与之配合的模板做X运动。 其中,所述Y向传动机构包括,两条分列于所述机头两侧且固定于机架上的Y向导轨50,所述Y向导轨50上设有滑动座51,所述滑动座51通过L形连接件52与Y向同步带53固连,Y向同步带53通过Y向电机通过传动轴71带动运行,所述X向传动机构与Y向传动机构的滑动座51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X向传动机构包括一横梁组1,所述横梁组I由两个横梁(111、112)前后固定连接组成,所述横梁111、112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凹陷113,所述凹陷113用于安置所述机头40 ;缝纫装置41、剪线装置42及底座46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X向传动机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横梁组下部且左右设置的轴甲30和轴乙31,所述轴甲30上固定套设有两个传动轮12、13,所述轴甲30通过轴承固定于横梁组I上;所述轴乙31上固定套设有两个传动轮15、16,所述轴乙31通过轴承固定于横梁组I上;所述轴甲30上的一个传动轮13与所述轴乙31上一个传动轮15通过同步带14连接传动;所述轴甲30上的另一传动轮12和位于所述横梁组I上部的左侧的从动轮171、172通过同步带161传动,所述轴乙31上的另一传动轮16和位于所述横梁组I上部的右侧的从动轮173、174通过同步带162传动,所述同步带161和所述同步带162与所述模板20的导轨19配合。 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8、气缸5、连接件6以及导柱拉杆7,其中气缸5通过连接件6和导柱拉杆7与压紧架8连接。连接件6与导柱拉杆7之间可以是卡合式活动连接等,但不限于此。压紧架8上设有定位轮9。当压紧架8向下压时,压紧架8上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导轨配合定位。当定位轮9为凸型时,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导轨上端设有凹槽配合;但定位轮9为凹形定位轮时,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导轨上端设有凸肩,凹形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凸肩配合。 驱动系统包括Y向驱动机构和X向驱动机构。 X向驱动机构包括控制中心21、电磁阀(气阀)22、进气通道23以及电机10。驱动机构一方面作用是将压紧装置的压紧架8向下压,使压紧架8向下压于模板20上,从而使模板20的导轨19与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162紧密配合;另一方面作用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轮12运转。 控制中心21通过给电磁阀(气阀)22指令控制电磁阀(或气阀)22打开和关闭。当控制中心21给出给气指令后,电磁阀(气阀)22打开,进气通道23进气,气缸5进气后向下拉动连接件6从而带动与连接件6配合固定的导柱拉杆7向下运动。其中,导柱拉杆7与连接件6配合固定后依次穿过导向套固定件2和导轨靠板3,导柱拉杆7的另一端与压紧架8固定连接。导向套固定件2和导轨靠板3固定与横梁组I上端,模板20置于导轨靠板3上。导柱拉杆7向下拉压紧架8,压紧架8带动四个定位轮9压在模板20的导轨19上。在控制中心21的操作面板按启动按钮,程序控制控制中心21控制X向的电机10转动,电机10带动电机同步带11运行,电机同步带11与传动轮12配合,电机同步带11运行从而带动传动轮12旋转。 Y向驱动机构70包括电机74、同步轮A72、传动轴71、同步带73、控制中心21以及同步轮B77。其中,控制中心21发送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包括机头(40)、机架(43)、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Y向传动机构、控制中心(21)和驱动系统、模板(20)以及台板(44);所述Y向传动机构和所述X向传动机构位于台板(44)下方;所述Y向传动机构、所述台板(44)、所述机头(43)固定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系统为所述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和Y向传动机构以及所述控制中心(21)提供动力;所述压紧装置将所述模板(20)下压,使所述模板(20)的导轨(19)与所述X向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162)配合;所述控制中心(21)通过指令控制压紧装置、X向传动机构以及Y向传动机构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传动机构仅垂直且活动地装设于所述Y向传动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金伟能任连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