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油型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488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油型润滑装置,属于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相邻油缸的缸体之间通过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机械设备,具有控制精度高、针对性好、供油效率高、检测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油型润滑装置,属于润滑设备

技术介绍
几乎在所有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为避免轴与轴套,导轨之间相对位移等而引起的机械磨损所带来的设备损毁,都会在设备上配备相应的润滑装置,常规的润滑装置主要有手动或机械油泵,分配器,油路、油嘴(出油口)构成。润滑油经油泵增压,过分配器由油路输送至油嘴处,再由油嘴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润滑。这种加油装置,通常会有多个油路并联而成,即从分配器出来的润滑油同时进入不同的油路中,再由各油路分别经其对应的油嘴输送到设备的不同部位,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油路结构简单,给油快捷,然而其缺陷也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并联集中供油的方式,由于一台设备一般只采用一台手动或机械油泵,各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位离油泵的距离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油路的长短各有差异,油经油路到达油嘴的时间也有先后,往往是近的先到,远的后到,一旦远距离的润滑完毕,距离近的早已过多过剩了,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其次,在供油的过程中,油路管壁对油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即使在油嘴、待润滑的机械部位通畅的情况下,离油泵越远的部位由于油压的减小越不容易被润滑到,这就需要提高油泵压力和延长润滑时间,因此在离油泵近的部位就产生了更大的浪费 再次,由于采用并联供油的方式,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摩损会堵塞油槽,使喷嘴对其需要润滑的部位无法供油,但此时油泵工作仍正常,也无法检测到哪个部位没有润滑,长期运转对机械设备会造成严重损坏,还有可能引发事故。 第四,由于过度润滑不但造成润滑油的巨大浪费,而且对机械的清洁也很受影响,严重的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串联方式,节油效率高,润滑精度好、可控性强,又便于检测的节油型润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油型润滑装置,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小油缸,相邻油缸的缸体之间通过背面的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内腔即缸体、缸体入口、T形活塞盖、下弹簧、活塞、油槽口、上弹簧和缸体出口,缸体置于基座内,活塞、T形活塞盖、上弹簧、下弹簧置于缸体内,其中,活塞的外径与缸体内径零配合,T形活塞盖的外径略小于缸体内径,活塞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其直径略大于T形活塞盖柄的直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油槽口设置于缸体中部,油槽口的直径不大于活塞直径,缸体能通过油槽口与背面的油槽连通,缸体出口处安装油嘴,便于与润滑部位连接,缸体入口与进油口或油槽连通。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装于下弹簧外,起密封作用。 所述的上弹簧弹性系数较下弹簧弹性系数大,这样可以确保:当油剂经缸体入口进入后,T形活塞盖向上移动,此时,上弹簧变形,下弹簧不发生变形,当下弹簧行至通孔内时,T型活塞盖将通孔堵住,油压进一步持续上升,下弹簧发生形变。 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一、油缸二和油缸三,喷嘴对应的包括喷嘴一、喷嘴二和喷嘴三,油槽包括油槽一、油槽二和油槽三;油缸一由缸体一、缸体入口一、下弹簧一、油槽口一、上弹簧一、活塞一、T形活塞盖一和缸体出口一构成,进油口与缸体入口一连通,喷嘴一安装于缸体出口一处,油槽口一设置于缸体一中部;油缸二由缸体二、缸体入口二、下弹簧二、油槽口二、上弹簧二、活塞二、T形活塞盖二和缸体出口二构成,油槽一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一与缸体一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喷嘴二安装于缸体出口二处,油槽口二设置于缸体二中部;油缸三由缸体三、缸体入口三、下弹簧三、油槽口三、上弹簧三、活塞三、T形活塞盖三和缸体出口三构成,油槽二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喷嘴三安装于缸体出口三处;油槽三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另一端连通到出油口处。 所述的油缸下端于缸体入口处设置有检测活塞,检测活塞用于检测该处是否有压力油通过,以判断机械活动部位的油槽是否堵塞:当压力油从进油口进入,将检测活塞压入缸体入口处,如果检测活塞出现反弹现象,说明润滑正常;反之,则说明机械活动部位的油槽堵塞,从而有效的可以对堵塞现象进行排查。 所述的出油口可以直接与手动或机械油泵的油池相连,使未使用的过剩润滑油得以重新利用;在出油口还安装有电子监测装置,一旦出油口有油流出,机械油泵即停止工作,进入下一个润滑周期;在进油口加装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当油泵输出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泵关闭并报警,提醒维修人员使用检测活塞排除故障。 将本专利技术作为润滑装置应用于机械设备上,油剂经进油口进入,先进入油缸一:通过缸体入口一进入缸体一中,在压力油的作用下,T形活塞盖向上移动堵住通孔并带动活塞一继续向上移动,由于活塞一的外径不小于油槽口一的孔径,因此,活塞一会堵住油槽口一,油剂仅能在缸体一内运动,并经缸体出口一进入喷嘴一中,喷嘴一对其所对应的部位进行润滑;当进油口中油剂量继续增加,油压继续升高时,活塞一继续向上移动至活塞一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一,此时,油槽口一与缸体一连通,喷嘴一润滑结束,油剂经油槽口一进入油槽一,并通过油槽一和缸体入口二进入缸体二中,在油压的作用下,活塞二向上移动,当活塞二下端面低于油槽口二时,缸体二中的油剂仅使喷嘴二供油,当活塞二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二时,喷嘴二停止供油,缸体二通过油槽口二与油槽二连通,油槽二通过缸体入口三与缸体三连通,此时,油剂依次经缸体一、油槽一、缸体二、油槽二进入缸体三,此时,喷嘴三开始对相应部位供油,当活塞三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三时,喷嘴三停止供油。油剂经油槽口三进入油槽三中,并从出油口排出。当进油口停止进油,由于T形活塞盖外径小于缸体内径,T形活塞盖竖直部分即活塞盖柄外径小于通孔内径,此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T形活塞盖下方的油剂由活塞盖柄与通孔之间的间隙渗入活塞内,下弹簧和上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直至活塞复位,完成一个周期。本专利技术仅例供了可以润滑三个部位的情景,需要更多部位可以串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 基座;2. 进油口;3. 喷嘴;31. 喷嘴一;32. 喷嘴二;33. 喷嘴三;4. 油槽;41. 油槽一;42. 油槽二;43. 油槽三;5. 出油口;6. 油缸;6a. 缸体入口;6b. T形活塞盖;6c. 下弹簧;6d. 密封圈;6e. 活塞;6f. 油槽口;6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相邻油缸之间通过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每个油缸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喷嘴。

【技术特征摘要】
1.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相邻油缸之间通过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每个油缸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喷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缸体、缸体入口、下弹簧、油槽口、上弹簧、活塞、T形活塞盖和缸体出口,缸体置于基座内,活塞、T形活塞盖、上弹簧、下弹簧置于缸体内,其中,活塞的外径与缸体内径零配合,T形活塞盖的外径小于缸体内径,活塞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其直径大于T形活塞盖的活塞盖柄的直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油槽口设置于缸体中部,油槽口的直径不大于活塞直径,缸体能通过油槽口与背面的油槽连通,缸体出口处安装喷嘴,缸体入口与进油口或油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装于上弹簧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弹簧弹性系数较下弹簧弹性系数大。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一、油缸二和油缸三,喷嘴对应的包括喷嘴一、喷嘴二和喷嘴三,油槽包括油槽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乐孙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滨海塑料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