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022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包括金银花、菊花、木贼、薄荷、赤芍、姜活、灯心、黄芩、板蓝根、蔓荆子、麦冬、僵蚕、吴茱萸、甘草、桑叶,本治疗期间不要用公共毛巾及面盆,病人的毛巾,手帕,面盆要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传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散瘀、清肝明目、祛风达表等功效,使用后,可以恢复肝肾排毒解毒功能,改善眼结膜微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明显抑制眼部炎症,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清除多余的分泌物,彻底解除结膜水肿、充血、涩痛等症状,调整内分泌紊乱,最终实现对急性结膜炎的彻底治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包括金银花、菊花、木贼、薄荷、赤芍、姜活、灯心、黄芩、板蓝根、蔓荆子、麦冬、僵蚕、吴茱萸、甘草、桑叶,本治疗期间不要用公共毛巾及面盆,病人的毛巾,手帕,面盆要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传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散瘀、清肝明目、祛风达表等功效,使用后,可以恢复肝肾排毒解毒功能,改善眼结膜微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明显抑制眼部炎症,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清除多余的分泌物,彻底解除结膜水肿、充血、涩痛等症状,调整内分泌紊乱,最终实现对急性结膜炎的彻底治愈。【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特征为起病急、发病快、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本病以接触传染,常在幼儿园、学校、工厂、办公室等集体单位传播。结膜充血及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同时有异物感、眼红、烧灼刺痛、流泪、轻度畏光等症状。该病可全年发生,多发于春秋两季,常于夏季炎热潮湿之时暴发流行。 目前西医常用药有环丙沙星、两性霉素B、克霉唑等,但是在治疗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中医俗称为“红眼”、“火眼”,本病在中医学属于“暴风客热”范畴,认为风热暑湿邪毒外袭,所以中医多采用疏风散热、明目、解表等方法治疗此病。故从中医的角度治疗急性结膜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费用低、复发率低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金银花20-30克、菊花10-20克、木贼10-20克、薄荷10-20克、赤芍10-20克、姜活10-20克、灯心10-20克、黄芩10-20克、板蓝根10-20克、蔓荆子8-15克、麦冬8-12克、僵蚕8-12克、吴茱萸8-12克、甘草8-12克、桑叶8_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金银花20克、菊花10克、木贼10克、薄荷10克、赤芍10克、姜活10克、灯心10 克、黄芩10克、板蓝根10克、蔓荆子8克、麦冬8克、僵蚕8克、吴茱萸8克、甘草8克、桑叶8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金银花30克、菊花20克、木贼20克、薄荷20克、赤芍20克、姜活20克、灯心20 克、黄芩20克、板蓝根20克、蔓荆子15克、麦冬12克、僵蚕12克、吴茱萸12克、甘草12克、桑叶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金银花25克、菊花15克、木贼15克、薄荷15克、赤芍15克、姜活15克、灯心15克、黄芩15克、板蓝根15克、蔓荆子12克、麦冬10克、僵蚕10克、吴茱萸10克、甘草10克、桑叶10克。 其中: 金银花味微苦,性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泻火、祛风达表等功效, 菊花味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清肝、祛风之功效。 木贼味苦,性平,归肺、肝经,含有木贼中含挥发性成分琥珀酸、延胡索酸、戊二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香草酸、咖啡酸等,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凉血等功效。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清目、疏肝、泻火、祛风达表等功效,对病毒ECHOll株有抑制作用,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涂于局部由于刺激神经而引起凉感,并抑制痛觉神经。 赤芍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明目、清肝、泻火、解毒等功效。 姜活味苦,性温,归膀胱、肾、肝经,姜活含挥发油、Beta-谷留醇、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具有祛风、达表、清热、疏风、解毒等功效。 灯心味甘,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散瘀、清肝、解毒等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肝、泻火、明目等功效,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抑制急性炎症反应。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散瘀、清肝、明目等功效,中医中多用于治疗火眼等疾病。 蔓荆子味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风、清热、祛风达表、明目等功效,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等症状。 麦冬味微苦,性寒,归肺、胃、心经,含多种甾体皂甙,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祛风达表等功效。 僵蚕味咸,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祛风达表、解毒、散瘀、清热、泻火、等功效。 吴茱萸味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具有解毒、泻火、散瘀、疏风、清肝、明目等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散瘀、凉血、清肝等功效。 桑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清肝、明目、凉血、祛风达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赤昏花等症状,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本专利技术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配方后得出,治疗期间不要用公共毛巾及面盆,病人的毛巾,手帕,面盆要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传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散瘀、清肝明目、祛风达表等功效,使用后,可以恢复肝肾排毒解毒功能,改善眼结膜微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明显抑制眼部炎症,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清除多余的分泌物,彻底解除结膜水肿、充血、涩痛等症状,调整内分泌紊舌L最终实现对急性结膜炎的彻底治愈。 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计混合后,加水煎至半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及洗剂。 使用方法: 每剂第一煎内服,一日一剂,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第二煎滤清洗眼,每日3-5次,五天为一个疗程。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中药的药理,以及数次的临床试验,对青、中、老不同年龄段的轻、中、重度急性结膜炎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17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对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将17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6例急性结膜炎患者。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46例;年龄30岁以下28例,31?50岁31例,51岁以上27例;病程3天至6天;治疗组中,男性44例,女性42例;年龄30岁以下26例,31?50岁29例,51岁以上31例;病程4天?10天。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适当保洁卫生,并使用环丙沙星25啤,每日三次;治疗组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服溶液,一日一剂,一日三次,每日清洗眼3-5次。 疗效标准: 治愈: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用药后,症状毫无变化;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如表。 表 组别例数治愈n(%)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金银花20‑30克、菊花10‑20克、木贼10‑20克、薄荷10‑20克、赤芍10‑20克、姜活10‑20克、灯心10‑20克、黄芩10‑20克、板蓝根10‑20克、蔓荆子8‑15克、麦冬8‑12克、僵蚕8‑12克、吴茱萸8‑12克、甘草8‑12克、桑叶8‑12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莉徐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辛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