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肉鸭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918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规模化肉鸭养殖方法。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1个以上的雏鸭专用棚和5个以上的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缩短了饲养周期,增加了实际出栏量,是一种适合推广的肉鸭规模化养殖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1个以上的雏鸭专用棚和5个以上的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缩短了饲养周期,增加了实际出栏量,是一种适合推广的肉鸭规模化养殖技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鸭养殖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鸭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点,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而且鸭肉性寒、味甘、咸,《本草纲目》记载:鸭肉有清热、排毒、滋阴、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肺、润燥、养颜的作用,而且对咳喘、便秘也有一定功效。鸭肉还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病有保护作用,可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此外由于樱桃谷鸭免疫性强,生长期间基本不用药,符合当今追求健康营养饮食的需求。 目前我国年消费鸭产品累计14.5亿只,其中樱桃谷鸭占60%的市场份额。樱桃谷鸭能做卤鸭、酱鸭、咸水鸭,适于家庭烹制,北京、东北三省、江苏、山西、新疆、浙江等地的烤鸭店生意兴隆。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的生意一年四季都很火爆,卖出的北京烤鸭每只88元。除了在国内十几个省销售外,还出口到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面对世界性耕地减少和粮食短缺的压力,禽肉的国际贸易日趋活跃,国内禽肉出口前景看好。在价格方面,国内鸭产品的市场批发价格比较平稳,市场前景效益看好,成为“菜篮子”的主要肉产品来源之一。。 鸭舍设施设备投资较少,而且耐粗饲,饲料来源广泛。同样投入的产出要比肉鸡、生猪分别高2倍和1.5倍。肉食鸭生长期一般为45天,每只平均重3公斤,每饲养一只肉鸭可赚1.5-2.5元。每个大棚每批饲养2000只,按每只1.5元的利润计算,可盈利3000元,按中度规模场区5个大棚、每年6批计算,可盈利9.0万元,成为一项短平快致富项目。 综上所述,肉鸭养殖具有有非常优越的生产优势,且投资少、见效快,已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和畜牧主导产业。但是传统的规模养殖方法是实行大棚内育雏、育肥的全进全出式养殖模式,它产生的以下缺陷:一是不利于保温、能耗大。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所需棚舍温度较高(从I日龄的35°c每日降低1°C直至室温)、湿度调节难度大。大棚面积较大、保温效果差,一方面造成能耗大,另一方面雏鸭易产生风寒,造成雏鸭成活率偏低;二是不利于有效利用棚舍空间。雏鸭饲养密度20只/ in2,大鸭的饲养密度3-4只/ m2。如果全进全出式育肥方式,鸭棚在育肥周期45天内全部占用,再加上9天的空栏期,所以一个饲养周期近2个月,严重影响了棚舍的利用效率和养殖户效益的发挥。在保证生物安全的情况下,把育雏和育肥期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在规模化肉鸭饲养场,建设专门的雏鸭培育棚进行高密度饲养,然后分散到专用育成棚舍进行集中育肥的饲养方式。能有效缩短饲养周期,增加实际出栏量,是一种适合推广的肉鸭规模化养殖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I个以上的雏鸭专用棚和5个以上的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 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育雏后,空栏15天,再进行下一批育雏。 育成专用棚进行26天的育肥后,空栏9天进行下一批育肥。 雏鸭专用棚内高密度育雏的饲养密度15-25只/ IIf。 优选的,雏鸭专用棚内高密度育雏的饲养密度20只/ m2。 育成专用棚内低密度育肥的饲养密度2-6只/ IIf。 优选的,育成专用棚内低密度育肥的饲养密度3-4只/ IIf。 雏鸭专用棚在20天的育雏周期内温度变化为:由第I日到第20日,温度由35-37°C,匀速降低至15-20°C;光照变化为:由第I日到第20日,光照由不低于22小时,匀速降低至自然光照;湿度控制在60-65%。 育成专用棚在26天的育肥周期内,温度为正常室温,光照为自然光照。 按照常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雏鸭专用棚和育成专用棚每天定时清理鸭子的粪便,场地消毒采用0.1 %的高锰酸钾水消毒。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提高棚舍利用率。专门雏鸭培育棚进行高密度饲养,饲养密度20只/ rtf,而饲养后期一育肥期采用低密度饲养,饲养密度3-4只/ Hf。从而有效的提高棚舍利用率,饲养周期由原来的55天缩短为35天。 2、缩短饲养周期。饲养周期由原来的55天缩短为35天,年饲养批数由原来的5-6批增加到7-8批。 3、提高出栏率,增加效益。常规饲养方式中实际年出栏量为:6批X2000只/批X6个棚=72000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际年出栏量为:8批父2000只/批X5个棚=80000只,年增加出栏8000只。 4、利于节约。建设雏鸭专用棚根据需要配置的光照、保温等设施设备,从而提高保温效果;而育成专用棚可适当降低建筑材料数量与规格,从而节约建筑费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I个的雏鸭专用棚和5个的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 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育雏后,空栏15天,再进行下一批育雏,雏鸭喂养采用市购雏鸭饲料。 育成专用棚进行26天的育肥后,空栏9天进行下一批育肥,饲料采用市购鸭用饲料。 雏鸭专用棚内高密度育雏的饲养密度20只/ m2。 育成专用棚内低密度育肥的饲养密度3-4只/ m2。 雏鸭专用棚在20天的育雏周期内温度变化为:由第I日到第20日,温度由35-37°C,匀速降低至15-20°C;光照变化为:由第I日到第20日,光照由不低于22小时,匀速降低至自然光照;湿度控制在60-65%。 育成专用棚在26天的育肥周期内,温度为正常室温,光照为自然光照。 按照常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雏鸭专用棚和育成专用棚每天定时清理鸭子的粪便,场地消毒采用0.1 %的高锰酸钾水消毒。 饲养周期由原来的55天缩短为35天。 年饲养批数由原来的5-6批增加到7-8批。 常规饲养方式中实际年出栏量为:6批X 2000只/批X6个棚=72000只;肉鸭套养技术实际年出栏量为:8批X2000只/批X5个棚=80000只,年增加出栏8000只。 实施例2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2个雏鸭专用棚和10个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 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育雏后,空栏15天,再进行下一批育雏,雏鸭喂养采用市购雏鸭饲料。 育成专用棚进行26天的育肥后,空栏9天进行下一批育肥,饲料采用市购鸭用饲料。 雏鸭专用棚内高密度育雏的饲养密度25只/ m2。 育成专用棚内低密度育肥的饲养密度4-6只/ m2。 雏鸭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肉鸭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饲养场地内分别设置有1个以上的雏鸭专用棚和5个以上的育成专用棚,将破壳后雏鸭放入雏鸭专用棚进行20天的高密度育雏得到中雏,将中雏分散到5个育成专用棚中进行26天的低密度育肥得到成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高唐王芳崔立华程志伟杨新忠张爱荣李玉坤刘通姚海燕张金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