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582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3-36、羊粪40-45、蜂蛹20-25、洗米水50-58、维生素C下脚料24-28、维生素D0.5-1.0、维生素B0.5-1.0玉米秸秆34-36、黏土8-12、硝酸钾13-16、硝酸铵19-24、尿素8-14、过磷酸钙17-24、酒石酸2-3、EM菌剂7-10、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利用有机肥料和维生素作为基质,适当添加无机肥料制备出满足草莓整个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并且添加的维生素具有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光合作用、提前开花,增加草莓的抗逆性和浆果中维生素含量的作用,添加的土壤改良剂具有疏松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土质、促进草莓生长、提高座果率、减少落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3-36、羊粪40-45、蜂蛹20-25、洗米水50-58、维生素C下脚料24-28、维生素D0.5-1.0、维生素B0.5-1.0玉米秸秆34-36、黏土8-12、硝酸钾13-16、硝酸铵19-24、尿素8-14、过磷酸钙17-24、酒石酸2-3、EM菌剂7-10、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利用有机肥料和维生素作为基质,适当添加无机肥料制备出满足草莓整个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并且添加的维生素具有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光合作用、提前开花,增加草莓的抗逆性和浆果中维生素含量的作用,添加的土壤改良剂具有疏松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土质、促进草莓生长、提高座果率、减少落果的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维生素是生物代谢所必须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维生素既没有明确的化学定义也没有功能定义,外源性维生素在畜牧业中应用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植物中几乎没有,因为高等植物是维生素自养的,它们能合成维生素,但是不能确定合成的数量是否充足,但是当植物中的维生素含量因某些原因而低于一定水平时,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外源性维生素能够引起植物形态发生变化,能够刺激很系的形成和生长,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而且能够阻止类脂膜老化诱导的过氧化作用中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能防止不利环境或不良的内部因素的影响等等。 我国粮食产量年年增长,可是在外表光鲜的情况下,隐藏的问题却是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庄稼越来越难重了,人们普遍感觉到米不香、瓜不甜、菜无味,虽然出现越来越多的水果、蔬菜的种类,但是却找不到以前的味道了。不仅如此,水果蔬菜中的有毒物质也比以前多得多,这是因为我们在片面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得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少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 50%-70%,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大量的施加化肥,但是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不仅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农药的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但是它们的利用率不到30%,其余的都污染了环境,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的污染加剧导致土壤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然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根据这一现象制备出保护土壤、提高作物质量与品质的肥料是目前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3-36、羊粪40-45、蜂蛹20-25、洗米水50-58、维生素C下脚料24-28、维生素D0.5-1.0、维生素B0.5-1.0玉米秸杆34-36、黏土 8_12、硝酸钾13-16、硝酸铵19-24、尿素8_14、过磷酸钙17-24、酒石酸2-3、EM菌剂7_10、土壤改良剂8_11、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硫酸锰0.4-1.0、纳米碳0.3-1.0、钥酸铵1-2、富硒酵母0.5-1.0、柠檬酸钙1-2、葡萄糖酸锌0.3-1.0、蓖麻油0.2-0.6、正硅酸乙酯13-15、柠檬酸0.3-0.8、膨润土 8-10、乙基纤维素2_4、硫酸镁1_2、竹纤维0.2-0.6 ;制备方法是:将钥酸铵、富硒酵母、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锌、硫酸镁加到正硅酸乙酯中,加热至40-50° C,再加入硫酸锰、纳米碳、柠檬酸、膨润土和竹纤维,搅拌形成混合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再将乙基纤维素用10倍重量的乙醇溶解,再加入蓖麻油混合搅拌均匀,通过喷雾将混合溶液粘附在颗粒上,干燥除去乙醇后筛分,常温冷却干燥即可。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糠醛渣、羊粪、蜂蛹、洗米水、玉米秸杆和EM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41-45%,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2-27天,期间每隔3-4天翻堆一次,烘干后制粒;(2)将黏土、磷肥、过磷酸钙、酒石酸、乙酸乙烯酯、苯甲酸甲酯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造粒,烘干;(3)将尿素加热至熔融状态,与步骤(1)中颗粒以及步骤(2)中颗粒混合均匀,常温冷却干燥,最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匀即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利用有机肥料和维生素作为基质,适当添加无机肥料制备出满足草莓整个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并且添加的维生素具有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光合作用、提前开花,增加草莓的抗逆性和浆果中维生素含量的作用,添加的土壤改良剂具有疏松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土质、促进草莓生长、提高座果率、减少落果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6、羊粪45、蜂蛹20、洗米水50、维生素C下脚料28、维生素D0.8、维生素B0.7玉米秸杆34、黏土 9、硝酸钾13、硝酸铵23、尿素10、过磷酸钙19、酒石酸2、EM菌剂8、土壤改良剂8、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硫酸锰0.6、纳米碳0.5、钥酸铵1、富硒酵母0.6、柠檬酸钙1、葡萄糖酸锌0.4、蓖麻油0.2、正硅酸乙酯15、柠檬酸0.4、膨润土9、乙基纤维素3、硫酸镁1、竹纤维0.3 ;制备方法是:将钥酸铵、富硒酵母、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锌、硫酸镁加到正硅酸乙酯中,加热至40-50° C,再加入硫酸锰、纳米碳、柠檬酸、膨润土和竹纤维,搅拌形成混合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再将乙基纤维素用10倍重量的乙醇溶解,再加入蓖麻油混合搅拌均匀,通过喷雾将混合溶液粘附在颗粒上,干燥除去乙醇后筛分,常温冷却干燥即可。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糠醛渣、羊粪、蜂蛹、洗米水、玉米秸杆和EM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41-45%,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2-27天,期间每隔3-4天翻堆一次,烘干后制粒;(2)将黏土、磷肥、过磷酸钙、酒石酸、乙酸乙烯酯、苯甲酸甲酯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造粒,烘干;(3)将尿素加热至熔融状态,与步骤(1)中颗粒以及步骤(2)中颗粒混合均匀,常温冷却干燥,最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匀即可。 将肥力相同的农田划分大小相等的两块,进行种植草莓底肥施肥实验,其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肥料的称为实验田,使用同等分量的普通肥料称为对照田,肥料每亩施243公斤,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田的草莓长势好,结果多,每亩增产120公斤,并且对草莓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田的草莓平均维生素含量为4.71mg/kg,对照田为3.28mg/kg。【权利要求】1.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3-36、羊粪40-45、蜂蛹20-25、洗米水50-58、维生素C下脚料24-28、维生素D0.5-1.0、维生素B0.5-1.0玉米秸杆34-36、黏土 8_12、硝酸钾13-16、硝酸铵19-24、尿素8-14、过磷酸钙17-24、酒石酸2-3、EM菌剂7_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莓用维生素营养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糠醛渣33‑36、羊粪40‑45、蜂蛹20‑25、洗米水50‑58、维生素C下脚料24‑28、维生素D0.5‑1.0、维生素B0.5‑1.0玉米秸秆34‑36、黏土8‑12、硝酸钾13‑16、硝酸铵19‑24、尿素8‑14、过磷酸钙17‑24、酒石酸2‑3、EM菌剂7‑10、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硫酸锰0.4‑1.0、纳米碳0.3‑1.0、钼酸铵1‑2、富硒酵母0.5‑1.0、柠檬酸钙1‑2、葡萄糖酸锌0.3‑1.0、蓖麻油0.2‑0.6、正硅酸乙酯13‑15、柠檬酸0.3‑0.8、膨润土8‑10、乙基纤维素2‑4、硫酸镁1‑2、竹纤维0.2‑0.6;制备方法是:将钼酸铵、富硒酵母、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锌、硫酸镁加到正硅酸乙酯中,加热至40‑50°C,再加入硫酸锰、纳米碳、柠檬酸、膨润土和竹纤维,搅拌形成混合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再将乙基纤维素用10倍重量的乙醇溶解,再加入蓖麻油混合搅拌均匀,通过喷雾将混合溶液粘附在颗粒上,干燥除去乙醇后筛分,常温冷却干燥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冠廖华俊汪承刚杨积山俞家永窦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