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241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包括吸断装置、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吸断装置包括负压仓、吸管、排风管、气管和导纱板,负压仓固定安装在尾纱清除机入口一侧的机架上,吸管的下端与负压仓连通,上端朝向带有尾纱的筒管一侧;排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负压仓和回花箱;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负压仓和驱动装置,导纱板固定在尾纱清除机入口一侧的机架上、且位于负压仓与筒管的底部之间;驱动装置包括两通电磁阀,两通电磁阀分别连接气管和气源;检测装置由固定在导纱板下方的一个光纤放大器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筒管上的尾纱留头长度基本一致,方便了尾纱清除机寻找断纱纱头,提高了尾纱清除效率,保证了纺纱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纱清除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粗细联设备广泛应用,空纱管尾纱的清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尾纱清除机。尾纱清除机主要是用于粗细联系统中,将细纱机使用过的粗纱管上的尾纱及吸附在粘条上的废花自动清除干净,再通过自动输送系统供粗纱机自动生头时直接使用,虽然,尾纱清除机可以节省劳动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尾纱纱管,因操作原因或纱的自重常常会造成尾纱纱头较长,假若将这样的纱管直接进入尾纱清除机,很可能出现尾纱缠绕锭杆、压纱等问题,或者由于机器本身上下动程有限导致尾纱清除机机吸管找不到尾纱纱头,从而造成尾纱不能得到清理,降低尾纱清除机清除尾纱的成功率,影响后续操作使用。当前,为了解决由于尾纱纱头过长影响清除效率的问题,通常是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来吸断过长尾纱,但由于风机产生的压力受风机转速及功率的限制,所产生的压力有限,且由于风机一直处于运转状态,电能消耗也很大。另外,被吸取下来的尾纱,通过风机的旋转来破捻开松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包括吸断装置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断装置包括负压仓(1)、吸管(2)、排风管(3)、气管(4)和导纱板(6),所述吸管(2)的下端与所述负压仓(1)连通,所述排风管(3)的一端与所述负压仓(1)连通,所述排风管(3)的另一端连接到尾纱清除机的回花箱或回花管道,所述气管(4)的一端连接到负压仓(1),所述气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导纱板(6)固定在尾纱清除机入口一侧的机架上、且位于负压仓(1)与筒管(8)的底部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一个两通电磁阀(5),所述两通电磁阀(5)的一端与所述气管(4)连接,所述两通电磁阀(5)的另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纱清除机尾纱留头装置,包括吸断装置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断装置包括负压仓(1)、吸管(2)、排风管(3)、气管(4)和导纱板(6),所述吸管(2)的下端与所述负压仓(1)连通,所述排风管(3)的一端与所述负压仓(1)连通,所述排风管(3)的另一端连接到尾纱清除机的回花箱或回花管道,所述气管(4)的一端连接到负压仓(1),所述气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导纱板(6)固定在尾纱清除机入口一侧的机架上、且位于负压仓(1)与筒管(8)的底部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一个两通电磁阀(5),所述两通电磁阀(5)的一端与所述气管(4)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红邢承凤贾秀华陈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