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543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支撑圈、轴套、螺孔、钢珠、钢弹性卡子、进油通道、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和卡槽;所述支撑圈设置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套与轴承内圈连接;所述螺孔设置于轴承外套上下两侧;所述钢珠设置于支撑圈内,并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内设置有供钢珠滚动的卡槽;该新型轴承,轴套与轴承内外圈的固定连接,改变了传统的轴套与轴承内圈需要配合连接进而精度不够,进而使得轴承在使用时候不受影响,使用时不必在需要配合,节省时间;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支撑圈、轴套、螺孔、钢珠、钢弹性卡子、进油通道、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和卡槽;所述支撑圈设置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套与轴承内圈连接;所述螺孔设置于轴承外套上下两侧;所述钢珠设置于支撑圈内,并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内设置有供钢珠滚动的卡槽;该新型轴承,轴套与轴承内外圈的固定连接,改变了传统的轴套与轴承内圈需要配合连接进而精度不够,进而使得轴承在使用时候不受影响,使用时不必在需要配合,节省时间;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轴承
本技术涉及机械上轴承应用
,尤其是一种新型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出现了三点或四点接触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环是由两半环精确拼配而成,滚动体与内外环有四个“点”接触。四点接触球轴承在径向和轴向都有很好的承载荷能力。三点接触球轴承在轴向也有一定的载荷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润滑效果,使用寿命长。标准的三、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是两个内半环,这样可以增加滚动体的数量,增大承载能力。但是两个内半环可以分离,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不方便,外端的内半环容易掉落,造成损坏;此外,一般的轴承组件是有轴承和轴套组合而成,轴承和轴套是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过大或者不足都会对轴承的使用造成影响;且由于轴承和轴套是分别加工再进行过盈配合,那它们相互间的同心度也是有偏差的,这样就影响了轴承的组合精度;因此就需要制造一种新型的轴承来应对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支撑圈、轴套、螺孔、钢珠、钢弹性卡子、进油通道、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和卡槽;所述支撑圈设置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套与轴承内圈连接;所述螺孔设置于轴承外套上下两侧;所述钢珠设置于支撑圈内,并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内设置有供钢珠滚动的卡槽;所述轴承内圈由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组成;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通过钢弹性卡子固定卡合;所述进油通道设置于轴承外圈和支撑圈以及轴承内圈和支撑圈之间;所述轴承外圈外端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均设置有加强层。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外端开设有两个卡槽,并在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轴承,轴套与轴承内外圈的固定连接,改变了传统的轴套与轴承内圈需要配合连接进而精度不够,进而使得轴承在使用时候不受影响,使用时不必在需要配合,节省时间;此外采用钢弹性卡子将相配套的两个半内环连接在一起,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该两个半内环不相互分离,不会与同型号的其他半内环相混淆;在使用过程中轴承组合的外端的内半环不会掉落而造成损坏;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轴承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支撑圈,4、轴套,5、螺孔,6、钢珠,7、钢弹性卡子,8、进油通道,21、第一内圈,22、第二内圈,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f 2,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支撑圈3、轴套4、螺孔 5、钢珠6、钢弹性卡子7、进油通道8、第一内圈21、第二内圈22和卡槽9 ;所述支撑圈3设置于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之间;所述轴套4与轴承内圈2连接;所述螺孔5设置于轴承外套4上下两侧;所述钢珠6设置于支撑圈3内,并且在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内设置有供钢珠6滚动的卡槽;所述轴承内圈2由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组成;所述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通过钢弹性卡子7固定卡合;所述进油通道8设置于轴承外圈I和支撑圈3以及轴承内圈2和支撑圈3之间;所述轴承外圈I外端开设有卡槽9。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上均设置有加强层。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I外端开设有两个卡槽9,并在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的作用原理为:通过将轴套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进而达到了轴承与轴承套不需要配合连接的情况,达到了轴承与轴承套同心度达到保证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I)、轴承内圈(2)、支撑圈(3)、轴套(4)、螺孔(5)、钢珠(6)、钢弹性卡子(7)、进油通道(8)、第一内圈(21)、第二内圈(22)和卡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3)设置于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之间;所述轴套(4)与轴承内圈(2)连接;所述螺孔(5)设置于轴承外套(4)上下两侧;所述钢珠(6)设置于支撑圈(3)内,并且在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内设置有供钢珠(6)滚动的卡槽;所述轴承内圈(2)由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组成;所述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通过钢弹性卡子(7)固定卡合;所述进油通道(8)设置于轴承外圈(I)和支撑圈(3)以及轴承内圈(2)和支撑圈(3 )之间;所述轴承外圈(I)外端开设有卡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上均设置有加强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I)外端开设有两个卡槽(9),并在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文档编号】F16C33/30GK203962697SQ201420398189【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专利技术者】丁祥, 杨小乐, 李威, 程耀楠, 陈炜峰, 龙松华, 张斌, 夏正红, 吴修宏 申请人: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支撑圈(3)、轴套(4)、螺孔(5)、钢珠(6)、钢弹性卡子(7)、进油通道(8)、第一内圈(21)、第二内圈(22)和卡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3)设置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所述轴套(4)与轴承内圈(2)连接;所述螺孔(5)设置于轴承外套(4)上下两侧;所述钢珠(6)设置于支撑圈(3)内,并且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内设置有供钢珠(6)滚动的卡槽;所述轴承内圈(2)由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组成;所述第一内圈(21)和第二内圈(22)通过钢弹性卡子(7)固定卡合;所述进油通道(8)设置于轴承外圈(1)和支撑圈(3)以及轴承内圈(2)和支撑圈(3)之间;所述轴承外圈(1)外端开设有卡槽(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杨小乐李威程耀楠陈炜峰龙松华张斌夏正红吴修宏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