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9391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其中,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压力传感器对动脉位置压力检测的精确度,使得提高脉象准确度,且减小设备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其中,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压力传感器对动脉位置压力检测的精确度,使得提高脉象准确度,且减小设备体积。【专利说明】—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
本技术涉及脉象检测
,具体是涉及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其相关装置、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而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千百年来,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中医切脉是依靠医生指端的触觉、压觉、震动觉感受器来探测脉象局部及整体信息的,现代脉学理论通常用脉位、脉力、脉率、脉律、脉宽、脉长、流利度、紧张度等八维指标来描述刻画脉象特征,通过这八维指标来识别中医常见的28脉。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脉象测量设备也得到初步发展,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脉象检测准确度不高。鉴此,上海中医药大学申请的,专利号:200610119382,一种涉及中医脉搏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步进电机和导向丝杆构成的机械式自动加压机构和各种微调机构组合成一整体的结构。由于该方法基于机械式自动加压机构和各种微调机构,在三部位,利用每个部位的多点式(例如7个压力传感器),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腕部。该装置采用多点式测量提高了准确度,但体积非常大,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其相关装置、通信系统,能够压力传感器对动脉位置压力检测的精确度,使得提高脉象准确度,且减小设备体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力获取模块和脉象分析模块,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压力信号;所述脉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分析获得脉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背设有一上压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设置间隔上设有分割线,以保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受力相互独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对应设置在三个被测部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所述三个被测部的压力。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为硅压阻式传感器或薄膜压阻式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压力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腕带,包括固定于腕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其中,所述脉象检测装置采用可拆卸形式固定所述腕带上,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在所述腕带上的固定位置包括适配左手腕寸关尺的左手固定位置、及适配右手腕寸关尺的右手固定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固定于表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脉象检测装置和终端,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实现所述脉象检测装置与终端间的通信。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创新地采用三个分别套设有弹性气囊的压力传感器以准确获得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变化信息,进而基于三个动脉位置上准确的脉搏变化信息分析得到准确的脉象信息,且无需另设固定机构,减少了装置的体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 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尙传李西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