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868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器芯体。该加热器芯体包括芯体本体、暖风进水管和暖风出水管,其中,所述芯体本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所述芯体本体连通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实施例中的加热器芯体改善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连接处的受力环境,提升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了原本焊接工艺产生的焊接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质量缺陷,提升了暖风水管与加热器芯体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加热器芯体。该加热器芯体包括芯体本体、暖风进水管和暖风出水管,其中,所述芯体本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所述芯体本体连通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实施例中的加热器芯体改善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连接处的受力环境,提升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了原本焊接工艺产生的焊接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质量缺陷,提升了暖风水管与加热器芯体连接的可靠性。【专利说明】一种加热器芯体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芯体。
技术介绍
汽车用加热器芯体可以包括暖风进水管、暖风出水管和芯体本体。现有的加热器芯体中,如图1所示,芯体本体11与暖风进水管12、暖风出水管13之间的连接均为垂直焊接。该连接方式暖风进水管12及暖风出水管13在与芯体本体11连接处的受力方向沿径向,焊缝处容易受力,从而产生断裂、泄漏的风险,而且该连接处的焊接方式较难操作,连接强度较难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器芯体,能够减小连接处产生断裂、泄漏的风险。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加热器芯体,包括芯体本体、暖风进水管和暖风出水管,其中,所述芯体本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所述芯体本体连通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连接管和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芯体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进水连接管通过卡扣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呈直线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呈直线连接。 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施例中的加热器芯体改善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连接处的受力环境,提升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了原本焊接工艺产生的焊接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质量缺陷,提升了暖风水管与加热器芯体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将管路连接工艺由原本的焊接工艺更改为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线对加热器芯体的操作要求和生产节拍,使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的连接装配更为方便,也提升了加热器芯体通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加热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加热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加热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加热器芯体可以包括芯体本体21、暖风进水管22和暖风出水管23。 芯体本体21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该芯体本体21连通的进水连接管211和出水连接管212,进水连接管211与出水连接管212可以相互独立且并排设置,也可以是芯体本体21上延伸出一根管,在该管内分隔开进水连接管211和出水连接管212。进水连接管211和出水连接管212与芯体本体21 —体成型,也就不会有焊接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问题。 进水连接管211与暖风进水管22连接,出水连接管212与暖风出水管23连接。具体的,由于进水连接管211和出水连接管212的延伸方向几乎与暖风进水管22和暖风出水管23平行,所以连接处可以不必采用焊接工艺,而可以采用固定连接件,例如卡扣实现连接。该卡扣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进水连接管211可以通过卡扣一侧的开口与暖风进水管22连接,出水连接管212通过该卡扣的另一侧开口与暖风出水管23连接,该卡扣可以用螺栓固定在芯体本体21上或进水连接管211与出水连接管212之间,在连接处增加密封圈就能达到系统的密封要求。而且,进水连接管211与暖风进水管22呈直线连接;出水连接管212与暖风出水管23呈直线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芯体本体上增设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使得进水连接管与暖风进水管的连接处,以及出水连接管与暖风出水管的连接处管路受力方向几乎与管径垂直,该连接方式强度更高,也更可靠。而且,增设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使得进水连接管与暖风进水管的连接方式,以及出水连接管与暖风出水管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从而避免了管路与加热器芯体焊接时发生的焊接质量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隐患,避免了焊缝断裂导致泄漏的风险,并且,该连接方式不仅便于操作,提高了安装便利性,也提升了加热器芯体的通用性,不同车型的使用仅需要更改暖风管路走向即可。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芯体改善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连接处的受力环境,提升了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了原本焊接工艺产生的焊接不均匀等极难察觉的质量缺陷,提升了暖风水管与加热器芯体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将管路连接工艺由原本的焊接工艺更改为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线对加热器芯体的操作要求和生产节拍,使加热器与暖风水管之间的连接装配更为方便,也提升了加热器芯体通用性。 以上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形状和结构仅为示例,并非限定。并且,以上各部件还可以用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来分别替换,以组合形成更多的技术方案,且这些替换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本体、暖风进水管和暖风出水管,其中,所述芯体本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所述芯体本体连通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连接管和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芯体本体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本体、暖风进水管和暖风出水管,其中,所述芯体本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出与所述芯体本体连通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出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陈昌瑞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