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497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电装置能够抑制供电壳体面的厚度,并抑制异物在供电过程中被加热而变成高温。供电装置(100)中,在壳体(103b)的与受电单元(153)相对的面即上表面(202a),在将供电线圈(103a)向受电单元(153)的方向投影到壳体(103b)时投影供电线圈(103a)的部分,形成有在供电线圈(103a)的径向随着从顶部(205)靠近供电线圈(103a)的内边缘部(211)而渐渐接近供电线圈(103a)的第一倾斜部(203),以及在投影供电线圈(103a)的部分,形成有在供电线圈(103a)的径向,随着从顶部(205)靠近供电线圈(103a)的外周(212)而渐渐接近供电线圈(103a)的第二倾斜部(2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装置能够抑制供电壳体面的厚度,并抑制异物在供电过程中被加热而变成高温。供电装置(100)中,在壳体(103b)的与受电单元(153)相对的面即上表面(202a),在将供电线圈(103a)向受电单元(153)的方向投影到壳体(103b)时投影供电线圈(103a)的部分,形成有在供电线圈(103a)的径向随着从顶部(205)靠近供电线圈(103a)的内边缘部(211)而渐渐接近供电线圈(103a)的第一倾斜部(203),以及在投影供电线圈(103a)的部分,形成有在供电线圈(103a)的径向,随着从顶部(205)靠近供电线圈(103a)的外周(212)而渐渐接近供电线圈(103a)的第二倾斜部(204)。【专利说明】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对设置于车辆的受电单元供电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非接触的供电装置,已知有设置于地面向搭载于车辆的受电单元供电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 在专利文献I中,包括送电单元和受电单元两个单元。送电单元具有环形的送电线圈和容纳该线圈的壳体,设置于驻车空间等车辆停止的位置的路面侧。受电单元具有环形的受电线圈和容纳该线圈的壳体,设置于车辆底面的与设置于地面的送电单元相对的位置。与受电单元相对的送电单元的壳体面(以下称为“上表面”),与送电线圈的径向平行地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4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往的供电装置中,由于送电单元的上表面与送电线圈的径向平行,所以上表面上容易存在异物。存在上表面上的异物因供电过程中穿过许多磁通而被加热成高温的问题。另外,由于异物被加热成高温,导致在与异物接触的部分开孔等而产生上表面的损伤,其结果,从损伤部分进入的异物等会给送电线圈的供电处理带来影响。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供电过程中异物被加热而变成高温的供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供电装置采用以下的结构,利用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对于设置于车辆的受电单元供电,具备:与所述受电单元相对而对所述受电单元供电的环形的供电线圈;以及容纳所述供电线圈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受电单元相对的面即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倾斜部,在将所述供电线圈向所述受电单元的方向投影到所述壳体时投影所述供电线圈的部分,在所述供电线圈的径向,随着从顶部靠近所述供电线圈的内边缘部而渐渐接近所述供电线圈;第二倾斜部,在投影所述供电线圈的部分,在所述供电线圈的径向,随着从所述顶部靠近所述供电线圈的外周而渐渐接近所述供电线圈;以及凹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所述顶部侧不同的端部相连。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供电过程中异物被加热而变成高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充电系统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供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图2的B-B线剖面图。 图6是图2的C-C线剖面图。 标号说明 103供电单元 103a供电线圈 103b 壳体 153受电单元 201 底座 202 罩 202a 上表面 202b 平坦部 202c外侧壁部 203第一倾斜部 204第二倾斜部 205 顶部 206 凹部 207 槽 208增强件 211内边缘部 212 外周 213中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I) <充电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一例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中的充电系统10的结构的方框图。 充电系统10具有供电装置100、车辆150、蓄电池154以及充电装置170。 在地面上设置或埋设供电装置100,以使供电单元103从地表g露出。供电装置100例如设置在驻车空间,在车辆150驻车过程中,与受电单元153相对而向充电装置170供电。此外,关于供电装置100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车辆150具有蓄电池154和充电装置170,以蓄电池154为动力源而行驶。车辆 150例如是 HEV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油电混合动力车)、PHEV (Plug-1n Hybrid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之类的能够利用蓄电池154的电力行驶的汽车。 蓄电池154储存由充电装置170供给的电力。 充电装置170具有车辆侧控制单元151和受电装置160,将从供电装置100供电的电力供给到蓄电池154。此外,关于充电装置170的结构的细节,将后述。 车辆侧控制单元151进行控制,以对受电装置160进行伴随充电的各种处理或伴随充电停止的各种处理。 受电装置160按照车辆侧控制单元151的控制,将从供电装置100供给的电力供给到蓄电池154。此外,关于受电装置160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供电装置的结构〉 供电装置100具有供电侧通信单元101、供电侧控制单元102和供电单元103。 供电侧通信单元101接收来自车辆侧通信单元152的供电开始信号或供电停止信号。供电侧通信单元101将接收到的供电开始信号或供电停止信号输出到供电侧控制单元102。 供电侧控制单元102按照从供电侧通信单元101输入的供电开始信号进行控制,以开始对供电单元103供电。供电侧控制单元102按照从供电侧通信单元101输入的供电停止信号进行控制,以停止对供电单元103供电。 供电单元103具有供电线圈103a。供电单元103按照供电侧控制单元102的控制,对供电线圈103a供给规定的频率的电流,从而利用电磁感应向受电单元153供电。例如以电磁感应方式或磁共振方式进行该供电。此外,关于供电单元103的结构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受电装置的结构〉 受电装置160具有车辆侧通信单元152和受电单元153。 车辆侧通信单元152按照车辆侧控制单元151的控制生成充电开始信号或充电停止信号,将生成的充电开始信号或充电停止信号发送到供电侧通信单元101。 受电单元153设置于车辆150的底部,具有受电线圈153a,并且在对蓄电池154进行充电时,与供电单元103以非接触状态相对。受电单元153按照车辆侧控制单元151的控制,将从供电单元103向受电线圈153a供电的电力供给到蓄电池154。 〈供电单元的结构〉 图2是供电单元103的立体图,图3是从受电单元153的方向观察供电单元103得到的俯视图。另外,图4是图2的A-A线剖面图,图5是图2的B-B线剖面图,图6是图2的C-C线剖面图。以下,主要使用图2及图4对供电单元103的结构进行说明。 供电单元103具有供电线圈103a和壳体103b。 供电线圈103a是空心的环形,载置于壳体103b的内底面(底座)201。供电线圈103a例如连接到商用电源,通过从该电源供给电流而向受电单元153供电。例如通过卷绕金属细线来形成供电线圈103a。 壳体103b由底座201和罩202构成。底座201例如形成为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供电装置,其利用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对于设置于车辆的受电单元供电,具备:与所述受电单元相对而对所述受电单元供电的环形的供电线圈;以及容纳所述供电线圈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受电单元相对的面即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倾斜部,在将所述供电线圈向所述受电单元的方向投影到所述壳体时投影所述供电线圈的部分,在所述供电线圈的径向,随着从顶部靠近所述供电线圈的内边缘部而渐渐接近所述供电线圈;第二倾斜部,在投影所述供电线圈的部分,在所述供电线圈的径向,随着从所述顶部靠近所述供电线圈的外周而渐渐接近所述供电线圈;以及凹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所述顶部侧不同的端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田利树大桥修西尾刚朝冈则明小泉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