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8443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三传感器装置、报警主机、通信装置、用户终端;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和第三传感器装置均通过各自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通过其输出端上的通信装置连接用户终端;报警主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报警喇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感装置与小车的固有电路结合来实现小车警情的监测,不仅耗材少、对车辆改动小,而且安装便利、省时间;并且在出现警情时报警主机在控制报警喇叭本地发出警报的同时通过通信装置拨打电话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使得用户在发生警情时可以及时掌握信息从而快速做出应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三传感器装置、报警主机、通信装置、用户终端;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和第三传感器装置均通过各自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通过其输出端上的通信装置连接用户终端;报警主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报警喇叭;本技术将传感装置与小车的固有电路结合来实现小车警情的监测,不仅耗材少、对车辆改动小,而且安装便利、省时间;并且在出现警情时报警主机在控制报警喇叭本地发出警报的同时通过通信装置拨打电话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使得用户在发生警情时可以及时掌握信息从而快速做出应对。【专利说明】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车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报警方式主要采用铁将军模式,属于前装市场,后装市场少,原因是安装铁将军时需要剪接车上很多信号线和控制线,这样容易损伤原有线路及增加原有线路负载,造成安全隐患;接线时需要拆卸车辆外观很多面板,容易划伤及损坏面板,影响美观;主机报警信号采集需要通过有线方式采集原车信号,新布的线路没有像原车线路那样固定牢固,长期摩擦会裸露金属芯(易发生线路短路),影响行车安全,这种布线安装方式既不安全又很麻烦;报警时,只在车上鸣响警笛,不会打电话并发短信及时告知车主;虽然有些小车防盗报警装置会打电话并发信息告知车主,但其实现方式是利用GPS的部分功能,而GPS对私家车来说,不是很受欢迎,原因是暴露自己车子的行踪,容易影响家庭和睦,另外GPS的安装一样存在上述造成车辆安全和损伤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车辆报警装置对于车辆玻璃被砸、停放车辆时被其它车辆碰撞以及租赁车非法偷换配件没有报警并及时拨打电话告知车主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三传感器装置、报警主机、通信装置、用户终端;所述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和第三传感器装置均包括有无线发送装置,并通过各自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报警主机的输出端;所述报警主机通过通信装置连接用户终端;所述报警主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报警喇叭;所述第一传感装置设置在小车的引擎盖内,第一传感装置通过一行程开关并接到小车的电源上,所述行程开关与引擎盖联动;所述第二传感装置设置在小车的车厢内的顶灯处,第二传感装置并接到顶灯的照明电路;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后备箱内,第三传感器装置并接到后备箱的照明电路。 所述报警喇叭为高响度警笛喇叭。 所述用户终端是手机。 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传感装置与小车的固有电路结合来实现小车警情的监测,传感装置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不仅耗材少、对车辆改动小,而且安装便利、省时间;并且在出现警情时报警主机在控制报警喇叭本地发出警报的同时通过通信装置拨打电话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使得用户在发生警情时可以及时掌握信息从而快速做出应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包括第一传感装置1、第二传感器装置2、第三传感器装置3、报警主机4、通信装置5、用户终端6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1、第二传感器装置2和第三传感器装置3均包括无线发送装置,并通过各自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4 ;所述通信装置5连接报警主机4的输出端;所述报警主机4通过通信装置5连接用户终端6 ;所述报警主机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报警喇叭7 ;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I设置在小车的引擎盖内,第一传感装置I通过一行程开关并接到小车的电源上,所述行程开关与引擎盖联动;所述第二传感装置2设置在小车的车厢内的顶灯处,第二传感装置2并接到顶灯的照明电路;所述第三传感装置3设置在后备箱内,第三传感装置3并接到后备箱的照明电路。 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 第一传感装置I安装固定在引擎盖内一个避开高温的适当位置;第一传感装置I的正极串接一行程开关后连接至小车电瓶的正极,第一传感装置I的负极连接小车电瓶的负极。该行程开关配合引擎盖的开关,通过控制第一传感装置I的通断电来控制其工作与休眠。第一传感装置I自带无线发送装置。第一传感装置I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4。 第二传感装置2安装车厢内顶灯位置处,第二传感装置2大小:长7.0CM、宽 4.2CM、高1.8CM,顶篷与车辆铁皮约有5CM的距离,足够安放芯片设备。第二传感装置2的正负极并接入顶灯线路正负极。第二传感装置2自带无线发送装置。第二传感装置2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4。第二传感装置2选择此安装位置非常便利、省时间,又不用另外拆卸任何前仪表台及前挡风玻璃下工作台面板,从而避免拆卸车厢内仪表台及前挡风玻璃下工作台面板时发生面板折断或划伤现象。 第三传感装置3安装于后备箱内不影响车主日常使用的地方,如后备箱侧壁;第三传感装置3的正负极并接入后备箱照明电路的正负极。第三传感装置3自带无线发送装置。第三传感装置3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4。 报警主机4可以一同安装于后备箱内不影响车主日常使用的地方,如后备箱侧壁;报警主机4的正负极并接入后备箱内的常电线路的正负极;报警主机4还可以放于车外无线信号有效范围内的监控室内或家里等。报警主机4的输出端上连接报警喇叭7和通信装置5。报警主机4在出现警情时,驱动报警喇叭7工作来实现本地现场示警报;报警主机4通过通信装置5向用户终端6拨打电话并发送报警信息,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为手机。 下面分别对不同情况的报警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引擎盖被非法打开时,行程开关自动将第一传感装置I与小车电源接通,使第一传感装置I通电。第一传感装置器I接通电源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并立即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向报警主机4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主机4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立刻启动报警功能驱动其输出端上的报警喇叭7工作,本地鸣响发出警示,同时报警主机4驱动通信装置5拨打预存的电话,向持有作为用户终端6的手机的车主或租赁公司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并发送报警信息告知报警,报警和告知过程在9秒内完成。此功能主要针对小车租赁防引擎盖被非法开启偷换原车电瓶及配件的情况。 当引擎盖关闭时,行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一传感装置I也断电不工作进入休眠,这样既省电又安全和环保,同时延长了设备的工作寿命。 当非法打开车门时,车厢内的照明电路自动接通点亮对应的照明灯,此时车辆自动给与照明电路相并接的第二传感装置2供电。第二传感装置2接通电源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并立即通过其自带的无线发送装置向报警主机4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主机4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立刻启动报警功能驱动其输出端上的报警喇叭7工作,本地鸣响发出警示,同时报警主机4驱动通信装置5拨打预存的电话,向持有作为用户终端6的手机的车主拨打电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小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三传感器装置、报警主机、通信装置、用户终端;所述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和第三传感器装置均包括有无线发送装置,并通过各自的无线发送装置连接报警主机;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报警主机的输出端;所述报警主机通过通信装置无线连接用户终端;所述报警主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报警喇叭;所述第一传感装置设置在小车的引擎盖内,第一传感装置通过一行程开关并接到小车的电源上,所述行程开关与引擎盖联动;所述第二传感装置设置在小车的车厢内的顶灯处,第二传感装置并接到顶灯的照明电路;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后备箱内,第三传感器装置并接到后备箱的照明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李秋萌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新罗区众立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