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203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芯、包裹电芯的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所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在正极片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镍氢电池,可以避免穿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不会减小电池的容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芯、包裹电芯的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所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在正极片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本技术提供的镍氢电池,可以避免穿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不会减小电池的容量。【专利说明】一种镜氢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镍氢电池。
技术介绍
传统的镍氢电池一般通过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重叠在一起后卷绕制得电芯,将电芯放置到壳体中注入电解液后封口制得。卷绕得到的电芯在最外端容易由于正极的毛刺刺穿隔膜致使电池短路。传统的做法是在正极最外端贴隔膜胶布,以防止正极毛刺刺穿隔膜致使电池短路;但使用胶布粘结在电极上会减小电极的有效面积,影响镍氢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极片穿刺,且镍氢电池容量减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氢电池。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镍氢电池其包括电芯、包裹电芯的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所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在正极片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第二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尾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尾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为聚烯烃隔膜、尼龙隔膜或者维尼纶隔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的厚度均为0.08、.2mm。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的长度均为12?40mm。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为方形、椭圆形、菱形或者梯形。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与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与正极尾端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与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与正极尾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的表现密度为0.44g/cnT0.64g/cm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氢电池,其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在正极的尾端设有第二隔离层;在极片的起卷端和尾端分别设有隔离层可以防止正极片的毛刺刺穿隔膜,同时不会影响电池的容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镍氢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镍氢电池电芯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镍氢电池极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氢电池,其包括电芯2、包裹电芯2的壳体1、以及容置在壳体I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2包括依次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21、隔膜22和负极片23 ;在所述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24,在正极片21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25 ;其中隔膜22与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均为聚烯烃隔膜、尼龙隔膜或者维尼纶隔膜中的一种,且第一隔离层的表现密度为0.44g/cnT0.64g/cm2。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24,在正极片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25 ;这样可以防止极片上的毛刺刺穿第一隔离层24和第二隔离层25,从而避免由于第一隔离层24和第二隔离层25被刺穿使得电池短路的问题发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进一步优选,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的厚度均为0.08、.2mm ;在保证极片上的毛刺不会刺穿第一隔离层24和第二隔离层25的同时,可以保证其厚度不会过厚,使得镍氢电池的极芯2体积不会增大太多,进而使得装有该极芯的电池的整体体积不会增大。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24包裹在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24的中心位置;第二隔离层25包裹在正极片21尾端的两侧,且正极片21尾端设置在第二隔离层25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保证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与正极片21、负极片23之间的结合力,使得第一隔离层24与第二隔离层25不易与正极片21、负极片23分离;进一步的优选,第一隔离层24与第二隔离层25的长度均为12?40mm ;这样可以保证第一隔离层24、与第二隔离层25可以完全包住极片的两端,与隔膜22 —起防止极片上的毛刺刺穿隔膜和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防止电池由于极片刺穿而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镍氢电池的安全性;且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还可以避免在电极上粘结胶布,使得电极上的有效面积减小,影响镍氢电池的容量的问题发生,在可以保证电池不会由于发生隔膜、第一隔离层24和第二隔离层25发生被刺穿而导致的短路现象发生的同时,还可以保证镍氢电池的容量保持不变。 本技术提供的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为方形、椭圆形、菱形或者梯形,优选地且为方形,这样第一隔离层24、第二隔离层25的包裹效果更好,防毛刺刺穿效果更好。 优选地,第一隔离层24与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25与正极21尾端活动连接;或者第一隔离层24与正极片21和/或负极片23的起卷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与25正极片21尾端固定连接;当采用活动连接时,只需要制备一种类型的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隔离层,其即可使用多种镍氢电池,装配时只需要将第一个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芯、包裹电芯的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所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包裹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包裹在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的两侧,且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起卷端设置在第一隔离层的中心位置;在正极片尾端包裹第二隔离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