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帮聪专利>正文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183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07
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框架基板作为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通过在框架基板的间隔带的腔室阵列中安装成波纹状连绵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间隔带底部的托架提供上部支撑,进一步由托架的支撑脚均匀分散上部结构受力,平衡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撑,通过可拆卸的接线架提供多个接线安全插口,根据结构连接情况可灵活变动接线架连接方位,太阳能电池板形成连绵的集热阵列围绕框架基板,形成全方位集热装置,在建筑阵列提供建筑屋顶支撑的同时,有效完成太阳能供热,使用前景更加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框架基板作为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通过在框架基板的间隔带的腔室阵列中安装成波纹状连绵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间隔带底部的托架提供上部支撑,进一步由托架的支撑脚均匀分散上部结构受力,平衡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撑,通过可拆卸的接线架提供多个接线安全插口,根据结构连接情况可灵活变动接线架连接方位,太阳能电池板形成连绵的集热阵列围绕框架基板,形成全方位集热装置,在建筑阵列提供建筑屋顶支撑的同时,有效完成太阳能供热,使用前景更加广阔。【专利说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太阳能电池板集成在屋顶的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能源利用在现代环保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技术手段被不断开发沿用到各个领域,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一般多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以来,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但目前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尤其在太阳能采集和转化过程中,存在着电子不稳定现象,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使屋顶建筑阵列作为集太阳能储热供电与结构支撑为一体的综合结构,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太阳能装置存在的缺陷,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框架基板作为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通过在框架基板的间隔带的腔室阵列中安装成波纹状连绵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间隔带底部的托架提供上部支撑,进一步由托架的支撑脚均匀分散上部结构受力,平衡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撑,通过可拆卸的接线架提供多个接线安全插口,根据结构连接情况可灵活变动接线架连接方位,太阳能电池板形成连绵的集热阵列围绕框架基板,形成全方位集热装置,在建筑阵列提供建筑屋顶支撑的同时,有效完成太阳能供热,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环保工程领域。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间隔纹理的独立空间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空间,形成一体式屋顶建筑板均匀集热储能,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框架基板上,框架基板由间隔带在内部围成内围圈,内围圈中央为矩形的镂空空间,间隔带由矩形格纹的复合板将内部空间间隔成独立的腔室,在间隔带的下方连接托架,托架支撑上部间隔带,托架具有支撑脚,均匀间隔在托架的下方,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排列成波纹状相互连接的电池板阵列,固定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在框架基板的一侧连接接线架,接线架为插件结构,具有一排均匀排布的接线口,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传输端口连接在框架基板的一侧,接线口由橡胶制成的套口结构,作为安全接口可拆卸地连接在框架基板的一侧,使屋顶建筑阵列作为集太阳能储热供电与结构支撑为一体的综合结构,实现了这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的具体作用。采用框架基板作为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通过在框架基板的间隔带的腔室阵列中安装成波纹状连绵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电池隐藏在框架基板中,通过间隔带底部的托架提供上部支撑,进一步由托架的支撑脚均匀分散上部结构受力,平衡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撑,通过可拆卸的接线架提供多个接线安全插口,根据结构连接情况可灵活变动接线架连接方位,框架基板中央镂空空间形成结构加载面,便于与建筑其他结构融合,太阳能电池板形成连绵的集热阵列围绕框架基板,形成全方位集热装置,在建筑阵列提供建筑屋顶支撑的同时,有效完成太阳能供热。这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适用于环保建筑结构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框架基板作为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通过在框架基板的间隔带的腔室阵列中安装成波纹状连绵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间隔带底部的托架提供上部支撑,进一步由托架的支撑脚均匀分散上部结构受力,平衡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撑,通过可拆卸的接线架提供多个接线安全插口,根据结构连接情况可灵活变动接线架连接方位,太阳能电池板形成连绵的集热阵列围绕框架基板,形成全方位集热装置,在建筑阵列提供建筑屋顶支撑的同时,有效完成太阳能供热,提升了这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的实际职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图。 图中 1.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2.太阳能电池板,3.框架基板, 4.间隔带,5.镂空空间,6.腔室,7.托架,8.支撑脚,9.接线架,10.接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I采用间隔纹理的独立空间提供太阳能电池板2的安装空间,形成一体式屋顶建筑板均匀集热储能,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在框架基板3上,框架基板3由间隔带4在内部围成内围圈,内围圈中央为矩形的镂空空间5,间隔带4由矩形格纹的复合板将内部空间间隔成独立的腔室6,在间隔带4的下方连接托架7,托架7支撑上部间隔带4,托架7具有支撑脚8,均匀间隔在托架7的下方,将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在间隔带4独立的腔室6内,排列成波纹状相互连接的电池板阵列,固定在间隔带4独立的腔室6内,在框架基板3的一侧连接接线架9,接线架9为插件结构,具有一排均匀排布的接线口 10,作为太阳能电池板2的传输端口连接在框架基板3的一侧,接线口 10由橡胶制成的套口结构,作为安全接口可拆卸地连接在框架基板3的一侧,使屋顶建筑阵列作为集太阳能储热供电与结构支撑为一体的综合结构,实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I的有效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间隔纹理的独立空间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空间,形成一体式屋顶建筑板均匀集热储能,其特征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框架基板上,框架基板由间隔带在内部围成内围圈,内围圈中央为矩形的镂空空间,间隔带由矩形格纹的复合板将内部空间间隔成独立的腔室,在间隔带的下方连接托架,托架支撑上部间隔带,托架具有支撑脚,均匀间隔在托架的下方,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排列成波纹状相互连接的电池板阵列,固定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在框架基板的一侧连接接线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其特征是:接线架为插件结构,具有一排均匀排布的接线口,作为太阳能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板屋顶建筑阵列,采用间隔纹理的独立空间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空间,形成一体式屋顶建筑板均匀集热储能,其特征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框架基板上,框架基板由间隔带在内部围成内围圈,内围圈中央为矩形的镂空空间,间隔带由矩形格纹的复合板将内部空间间隔成独立的腔室,在间隔带的下方连接托架,托架支撑上部间隔带,托架具有支撑脚,均匀间隔在托架的下方,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排列成波纹状相互连接的电池板阵列,固定在间隔带独立的腔室内,在框架基板的一侧连接接线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帮聪
申请(专利权)人:孙帮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