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579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手扶杆、联动杆、圆杆、拨动件、传动件、前驱齿,所述的传动机腔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U形片,U形片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手扶杆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联动杆另一端为转动口,转动口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圆杆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下端的圆孔内,拨动件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拨头置于传动件上的拨动口内,传动件卡入前驱齿内。所述的手扶杆上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的联动杆延伸至传动机腔内,且圆杆、拨动件、传动件与前驱齿均设置于传动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新颖,两驱与四驱之间转换稳定,使用方便,传动快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手扶杆、联动杆、圆杆、拨动件、传动件、前驱齿,所述的传动机腔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U形片,U形片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手扶杆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联动杆另一端为转动口,转动口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圆杆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下端的圆孔内,拨动件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拨头置于传动件上的拨动口内,传动件卡入前驱齿内。所述的手扶杆上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的联动杆延伸至传动机腔内,且圆杆、拨动件、传动件与前驱齿均设置于传动机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新颖,两驱与四驱之间转换稳定,使用方便,传动快捷。【专利说明】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驱动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拖拉机是一种农业耕地机器,拖拉机在平地上形式使用两驱,而在耕地时为使用四驱,由于在耕地时四驱相较两驱更省油,且能够增加轮胎与底面的摩擦力减少打滑现象,然而现在一般的拖拉机上要么为两驱结构要么为四驱结构,使用麻烦,使用时两驱动力不足四驱又耗油,非常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两驱与四驱之间转换稳定、使用方便的驱动转换连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手扶杆、联动杆、圆杆、拨动件、传动件、前驱齿,所述的传动机腔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U形片,U形片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手扶杆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联动杆另一端为转动口,转动口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圆杆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下端的圆孔内,拨动件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拨头置于传动件上的拨动口内,传动件卡入前驱齿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扶杆上套接有防滑套。 作为优选,所述的拨动件相对于传动机腔可相对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动杆延伸至传动机腔内,且圆杆、拨动件、传动件与前驱齿均设置于传动机腔内。 本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新颖,两驱与四驱之间转换稳定,使用方便,传动快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手扶杆与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拨动件与传动件配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1、手扶杆4、联动杆5、圆杆7、拨动件8、传动件12、前驱齿13,所述的传动机腔I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2,连接座2上设有U形片3,U形片3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4,手扶杆4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5,联动杆5另一端为转动口 6,转动口 6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7,圆杆7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8下端的圆孔9内,拨动件8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10,拨头10置于传动件12上的拨动口 11内,传动件12卡入前驱齿13内。所述的手扶杆4上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的拨动件8相对于传动机腔I可相对转动。所述的联动杆5延伸至传动机腔I内,且圆杆7、拨动件8、传动件12与前驱齿13均设置于传动机腔I内。本技术的手扶杆4上套接有防滑套,手握操作时刻防止手滑影响操作效果,两驱时,手扶杆4为竖直状态,耕地时需转换为四驱时,手动操作手扶杆4向右摆动,因为手扶杆4与U形片3为活动式连接,使得手扶杆4能绕U形片3转动,手扶杆4插于联动杆5,带动联动杆5拔出,从而通过联动杆5的转动口 6使得圆杆7被带动,使得圆杆7带动拨动件8转动,让拨动件8上的拨头10在传动件12上的拨动口 11内移动,使得传动件12移动带动前驱齿13与前轮机构配合,从而转换为四驱驱动,传动方便快捷,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I)、手扶杆(4)、联动杆(5)、圆杆(7)、拨动件(8)、传动件(12)、前驱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腔(I)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2),连接座(2)上设有U形片(3),U形片(3)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4),手扶杆(4)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5),联动杆(5)另一端为转动口(6),转动口(6)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7),圆杆(7)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8)下端的圆孔(9)内,拨动件(8 )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10 ),拨头(10 )置于传动件(12 )上的拨动口( 11)内,传动件(12 )卡入前驱齿(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扶杆(4)上套接有防滑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动件(8)相对于传动机腔(I)可相对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杆(5)延伸至传动机腔(I)内,且圆杆(7)、拨动件(8)、传动件(12)与前驱齿(13)均设置于传动机腔(!)内。【文档编号】B60K17/04GK203957879SQ201420268790【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专利技术者】贝永土 申请人:浙江开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转换连接机构,包括传动机腔(1)、手扶杆(4)、联动杆(5)、圆杆(7)、拨动件(8)、传动件(12)、前驱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腔(1)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座(2),连接座(2)上设有U形片(3),U形片(3)上活动式连接有手扶杆(4),手扶杆(4)下端直径逐渐减小,且下端插入联动杆(5),联动杆(5)另一端为转动口(6),转动口(6)呈U形且其内转动式连接圆杆(7),圆杆(7)另一端套接于拨动件(8)下端的圆孔(9)内,拨动件(8)上端一体式设有拨头(10),拨头(10)置于传动件(12)上的拨动口(11)内,传动件(12)卡入前驱齿(1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永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