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电站核岛厂房地下洞室群垂直于山体纵深方向的施工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442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核岛厂房地下洞室群垂直于山体纵深方向的施工布置,包括核反应堆厂房洞室、两个组合洞室、两个电气厂房洞室、两个卸压洞室、支交通洞、侧交通洞、第一主交通洞、第二主交通洞和第三主交通洞,第一主交通洞、第二主交通洞和第三主交通洞均与地表相通,核反应堆厂房洞室、组合洞室、电气厂房洞室和卸压洞室组成核岛厂房洞室群,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顶拱拱脚或顶拱端墙通过顶层支洞体系与地表相通,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边墙墙底通过底层支洞体系与第一主交通洞、第二主交通洞和第三主交通洞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里程短、安全性好、施工方便、投资省、模块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核电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核电站核岛厂房地下洞室群垂直于山体纵深方向的施工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轴线连线与山体纵深方向垂直的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每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两侧分别设有组合洞室与电气厂房洞室(2),两个组合洞室端部相连且布置方向与两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中轴线连线平行,两个电气厂房洞室(2)布置方向与两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中轴线连线平行,每个组合洞室与其对应的电气厂房洞室(2)之间设有卸压洞室(7),两个组合洞室中各洞室外侧分别通过支交通洞(13)与位于两个组合洞室外侧的侧交通洞(14)相连,所述侧交通洞(14)的两端分别与沿山体纵深方向布置的第一主交通洞(8)和第三主交通洞(10)相连,所述第一主交通洞(8)与第三主交通洞(10)分别位于两个组合洞室两个端面的外侧,所述第一主交通洞(8)与第三主交通洞(10)之间设有沿山体纵深方向布置、且与连在一起的两个组合洞室中部相连的第二主交通洞(9),所述第一主交通洞(8)、第二主交通洞(9)和第三主交通洞(10)均与地表相通,所述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组合洞室、电气厂房洞室(2)和卸压洞室(7)组成核岛厂房洞室群,所述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顶拱拱脚或顶拱端墙通过用于施工的顶层支洞体系与地表相通,所述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边墙或端墙墙底通过作为出渣通道的底层支洞体系与第一主交通洞(8)、第二主交通洞(9)和第三主交通洞(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新刘百兴苏利军李锋杨学红张治军缪正建张志国陶铁铃万艳雷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