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551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1:26
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由汽机房(1)、锅炉房(2)、侧煤仓(3)、循环冷却水管道(4)、循环水泵房(5)和冷却塔(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房(2)、煤仓间(3)、循环冷却水管道(4)和循环水泵房(5)均布置在汽机房(1)和冷却塔(6)之间,两个锅炉房(2)和两个侧煤仓间紧邻汽机房(1)布置,并且两个侧煤仓(3)集中布置在两个锅炉房(2)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4)铺设在每个锅炉房(2)和侧煤仓(3)之间,且从锅炉房(2)的朝向汽机房(1)一侧进出,循环水泵房(5)紧邻冷却塔(6)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能节约初期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减小厂区及主厂房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由汽机房(1)、锅炉房(2)、侧煤仓(3)、循环冷却水管道(4)、循环水泵房(5)和冷却塔(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房(2)、煤仓间(3)、循环冷却水管道(4)和循环水泵房(5)均布置在汽机房(1)和冷却塔(6)之间,两个锅炉房(2)和两个侧煤仓间紧邻汽机房(1)布置,并且两个侧煤仓(3)集中布置在两个锅炉房(2)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4)铺设在每个锅炉房(2)和侧煤仓(3)之间,且从锅炉房(2)的朝向汽机房(1)一侧进出,循环水泵房(5)紧邻冷却塔(6)布置。本技术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能节约初期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减小厂区及主厂房占地面积。【专利说明】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地震烈度较高、采用三塔合一的火电厂300MW级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属于火电厂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间接空冷机组是相对于直接空冷机组而言,指汽轮机排汽进入表面式凝汽器,与闭式循环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携带热量的闭式循环水由循环水泵送往空冷塔冷却,冷却后进入凝汽器循环利用。主要由表面式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空冷散热器及其辅助系统组成。三塔合一是指间接空冷机组烟園、冷却塔和脱硫吸收塔三塔合一,将脱硫吸收塔布置在冷却塔内,脱硫后的烟气经冷却塔排向大气,不单独设置烟囱。 间接空冷、三塔合一技术有节约初投资、低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同时有利于环保排放;取消了高大的烟囱,排除了民航对电厂建设高度的束缚,近几年,该技术优势正逐步得到各发电企业的重视,实施的项目也逐步增加。但现有300MW级间接空冷机组主厂房布置循环冷却水管道大多为A列方向进出,工程量偏大;煤仓间配置方式有前煤仓结构和侧煤仓结构,采用前煤仓结构,在两炉之间需要设置集控楼,土建部分初投资偏大;汽轮机与锅炉之间由于有煤仓间的存在,距离相对较大,热机部分管道工程量也偏大;采用侧煤仓结构,主厂房布置紧凑,无集控楼,土建投资减小,汽轮机与锅炉之间的距离减小,热机部分管道工程量也减小,特别是进口材质的四大管道工程量的减少,对降低初投资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采用侧煤仓结构,利用侧煤仓两侧和侧煤仓与汽机房之间的空间布置电气、热控等相关专业设备,结构紧凑,初投资也相应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新建电厂节约初期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减小厂区及主厂房占地面积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技术了一种间接空冷、三塔合一、侧煤仓两炉之间集中布置、循环冷却水管道侧煤仓两侧布置炉后进出的布置结构,包括汽机房、锅炉房、煤仓间、循环冷却水管道布置的优化组合。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由汽机房、锅炉房、侧煤仓、循环冷却水管道、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房、煤仓间、循环冷却水管道和循环水泵房均布置在汽机房和冷却塔之间,两个锅炉房和两个侧煤仓间紧邻汽机房布置,并且两个侧煤仓集中布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铺设在每个锅炉房和侧煤仓之间,且从锅炉房的朝向汽机房一侧进出,循环水泵房紧邻冷却塔布置。 其中所述汽机房采用单排架结构,汽机部分全部辅机及除氧器均布置在排架内。 其中所述侧煤仓采用三排柱双框架结构,布置于两锅炉房之间,从锅炉房后部上煤。 其中还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上部与低压缸排汽口柔性连接,下部刚性支撑在汽轮机机座底板上,汽机排汽先进入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管道采用双进双出,直埋敷设,布置于侧煤仓两侧,从锅炉房引出后通过引风机室中间空地直接进入循环水泵房,由循环水泵升压后进入冷却塔冷却,冷却后送入汽轮机凝汽器循环利用。 其中在两锅炉房间利用侧煤仓两侧及侧煤仓与汽机房之间的空间布置常规方案集控楼内的设备。 其中在所述空间的设备布置包括:0.0Om层布置采暖加热站、钢瓶间、精处理再生间、加药间、药品库、加氧间、蓄电池室及直流屏室;6.30m层布置化学酸碱贮存间、气体钢瓶间、低温仪表盘间、高温盘间、电气配电间;12.6m层布置集中控制室、锅炉电子设备间、SIS机房、工程师室、交接班室和现场检修间。 其中冷却塔、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合为一体,脱硫塔布置于冷却塔内,脱硫后烟气经吸收塔顶部烟囱排入冷却塔内,在冷却塔内与热空气混合后排向大气。 本技术结合烟塔合一或三塔合一的冷却塔炉后布置特点,尽可能节约初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减小占地面积,将间冷凝汽器较常规方案旋转180°,循环冷却水管道从炉后进出,考虑高地震烈度对结构的要求,兼顾循环冷却水管道布置需要,煤仓间布置方式采用侧煤仓两炉之间集中布置,这样既满足了循环冷却水管道布置要求,同时也减小了主厂房的占地面积,厂区原循环冷却水管道通廊也取消,厂区整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减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技术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技术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由汽机房1、锅炉房2、侧煤仓3、循环冷却水管道4、循环水泵房5和冷却塔6组成,其中锅炉房2、煤仓间3、循环冷却水管道4和循环水泵房5均布置在汽机房I和冷却塔6之间,两个锅炉房2和两个侧煤仓间3紧邻汽机房I布置,并且两个侧煤仓3集中布置在两个锅炉房2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4铺设在每个锅炉房2和侧煤仓3之间,且从锅炉房2的朝向汽机房I 一侧进出,循环水泵房5紧邻冷却塔6布置。 本技术的布置结构还可以包括除尘器7和引风机室8。 汽机房I的跨度32m,其中9m柱距13个、1m柱距2个和12m柱距I个,每台机组占用7个柱距,中间I个9m柱距为两台机组的检修场地,两机之间留有I个1.2m的伸缩缝,汽机房总长150.2m。汽轮发电机组采用纵向顺列布置,机头朝向扩建端。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距A列轴线13m。在汽机房I的8?9号柱之间设有一个零米检修场地,其大小可满足大件起吊及汽轮机翻缸的需要。汽机房I的天车轨顶标高为24.6m,屋架下弦标高为27.4m,汽机房I安装2台80/20t的天车。 汽机房I结构横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汽机房I横向排架柱与汽机平台采用刚接,形成运转层以下为框架、运转层以上为排架的结构型式。横向排架柱与汽机平台框架梁刚接,既可以有效地减小柱计算长度,又可以增强汽机房横向的抗侧刚度。汽机房I纵向采用框架一支撑结构。 侧煤仓3考虑高地震烈度影响,采用双框架结构,即为三排柱,布置于两锅炉房2之间,宽22m,长度方向为6个9m柱距,总长54m,从锅炉房2后部上煤。 侧煤仓3结构为双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侧煤仓3各层楼板采用钢次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屋面采用实腹钢梁、金属保温复合板。 在低压缸下方布置凝汽器(未示出),凝汽器上部与低压缸排汽口柔性连接,下部刚性支撑在汽轮机机座底板上。汽机排汽先进入凝汽器,循环水管道采用双进双出,公称直径为DN1800,间冷系统采用单元制,循环冷却水管道4从锅炉房2朝向汽机房I的方向进出。管道采用直埋敷设,布置于侧煤仓3两侧。从锅炉房2后引出后通过引风机室8中间空地直接进入循环水泵房5,由循环水泵升压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由汽机房(1)、锅炉房(2)、侧煤仓(3)、循环冷却水管道(4)、循环水泵房(5)和冷却塔(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房(2)、煤仓间(3)、循环冷却水管道(4)和循环水泵房(5)均布置在汽机房(1)和冷却塔(6)之间,两个锅炉房(2)和两个侧煤仓间紧邻汽机房(1)布置,并且两个侧煤仓(3)集中布置在两个锅炉房(2)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4)铺设在每个锅炉房(2)和侧煤仓(3)之间,且从锅炉房(2)的朝向汽机房(1)一侧进出,循环水泵房(5)紧邻冷却塔(6)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张智强魏巍严志勇寇建玉王君王小春苏擘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