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锅片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148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锅片侧板,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导热柱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换热水室内均布有扰流板,扰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副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也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锅片侧板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热柱设置成四棱锥形,增大了吸热面积,使热量传导均恒,两个进水管设置,换热水室无死角,使得换热水室内的水受热均匀,供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换热锅片侧板,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导热柱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换热水室内均布有扰流板,扰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副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也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锅片侧板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本技术导热柱设置成四棱锥形,增大了吸热面积,使热量传导均恒,两个进水管设置,换热水室无死角,使得换热水室内的水受热均匀,供暖效果好。【专利说明】 换热锅片侧板
本技术涉及换热锅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换热锅片侧板,应用于室内供暖。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采暖或生活热水用锅炉,一般都采用铸铁锅炉,传统的换热锅片的内侧表面上的导热柱分布不均匀,导热柱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状,导热柱的表面积小,传导热量慢,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锅片侧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锅片侧板本体、主进水管、副进水管、出水管、固定板、支腿、换热水室、扰流板、导热柱,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的外侧表面为平面,锅片侧板本体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导热柱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换热水室内均布有扰流板,扰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副进水管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也与换热水室相通,锅片侧板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锅片侧板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锅片侧板本体、主进水管、副进水管、出水管、固定板、支腿、扰流板、导热柱为一体式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导热柱设置成四棱锥形,增大了吸热面积,吸热面积超过原来的2/3以上,使热量传导均恒,两个进水管设置,换热水室无死角,使得换热水室内的水受热均匀,供暖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实施例锅片侧板本体带有导热柱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实施例锅片侧板本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实施例锅片侧板本体B— 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锅片侧板本体1、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换热水室7、扰流板8、导热柱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锅片侧板本体1、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换热水室7、扰流板8、导热柱9,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I的外侧表面为平面,锅片侧板本体I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9,导热柱9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I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7,换热水室7内均布有扰流板8,扰流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7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I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2,主进水管2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3,副进水管3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也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6,锅片侧板本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5,锅片侧板本体1、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 4、固定板5、支腿6、扰流板8、导热柱9为一体式结构。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换热锅片侧板,包括锅片侧板本体(I)、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换热水室(7)、扰流板(8)、导热柱(9),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I)的外侧表面为平面,锅片侧板本体(I)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9),导热柱(9)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I)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7),换热水室(7)内均布有扰流板(8),扰流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7)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I)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2),主进水管(2)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3),副进水管(3)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也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6),锅片侧板本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5),锅片侧板本体(I)、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扰流板(8)、导热柱(9)为一体式结构。【文档编号】F24H9/00GK203949375SQ201420398811【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专利技术者】鲍光勇 申请人:德州奥卡顿热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换热锅片侧板,包括锅片侧板本体(1)、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换热水室(7)、扰流板(8)、导热柱(9),其特征在于锅片侧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为平面,锅片侧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上均布有导热柱(9),导热柱(9)的形状为四棱锥体,锅片侧板本体(1)的内部为中空的换热水室(7),换热水室(7)内均布有扰流板(8),扰流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换热水室(7)的内壁上,锅片侧板本体(1)的右下角设置有主进水管(2),主进水管(2)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1)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副进水管(3),副进水管(3)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1)的左上角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也与换热水室(7)相通,锅片侧板本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支腿(6),锅片侧板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5),锅片侧板本体(1)、主进水管(2)、副进水管(3)、出水管(4)、固定板(5)、支腿(6)、扰流板(8)、导热柱(9)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奥卡顿热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