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7062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5:22
一种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它属于服装加工机械领域,它包括一个机架,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削棉模型机构、用于驱动削棉模型机构转动的模型转动机构、切削刀具和切削刀具传动机构;所述的削棉模型机构包括在机架上分上、下层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组,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在所述的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削棉模型凹槽和与削棉模型凹槽形状相同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削棉模型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内衣用海绵切削批量生产,切削精度高、稳定性好、易操作,能更大化的节省物料与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它属于服装加工机械领域,它包括一个机架,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削棉模型机构、用于驱动削棉模型机构转动的模型转动机构、切削刀具和切削刀具传动机构;所述的削棉模型机构包括在机架上分上、下层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组,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在所述的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削棉模型凹槽和与削棉模型凹槽形状相同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削棉模型凸起。本技术可实现内衣用海绵切削批量生产,切削精度高、稳定性好、易操作,能更大化的节省物料与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专利说明】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
: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它属于服装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女士内衣用海绵的切削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 海绵是内衣用罩杯、棉垫、臀垫等的常用材质,依据内衣造型的需求对于它的各种加工则变得尤其重要,现有削棉装置基本是半自动的机械装置,仅仅能满足形状和质量的需求,每次切削只能完成一个切削任务,既一次切削一片海绵,而且由于涉及人工操作,切削动作不连贯,加工效率低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半自动的,切削效率低下,仅能实现单一的海绵切削的装置无法在效率上满足批量化持续生产的需求。现有的单一的海绵切削装置还存在另一个缺陷,既人工手持喂料,整块海绵送入切削装置,由于必须切削出内衣需要的形状,所以被切削后,会产生很多的边角料,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批量化持续切削海绵,且易操作的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它包括一个机架,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削棉模型机构、用于驱动削棉模型机构转动的模型转动机构、切削刀具和切削刀具传动机构;所述的削棉模型机构包括在机架上分上、下层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组,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在所述的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削棉模型凹槽和与削棉模型凹槽形状相同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削棉模型凸起;设置在上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凹槽的位置与设置在下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凸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与模型转动机构的电机联接,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和下层削棉模型滚轮之间设置有带轮转动机构;所述的切削刀具传动机构包括切削电机和由切削电机带动的垂直设置的刀定转轮;所述的切削刀具为带状刀片,所述的带状刀片套在设置于机架两端的刀定转轮上,所述的带状刀片与位于上层削棉模型滚轮与下层削棉模型滚轮之间。 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构成上、下两层,前、后两组的削棉模型滚轮组合;在每一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之间设置一个切削刀具及一个切削刀具传动机构;在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削棉模型凸起和与削棉模型凸起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削棉模型凹槽;在所述的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与上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第一削棉模型凸起和第一削棉模型凹槽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削棉模型凸起和第二削棉模型凹槽;所述的模型转动机构包括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上层的前削棉模型滚轮的齿轮组,所述的齿轮组的轴承通过皮带轮组连接在下层的前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上;所述的前、后削棉模型滚轮之间的轮轴之间设置有前后皮带传动机构。 在所述的前、后削棉模型滚轮之间的轮轴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张力轮,所述的张力轮与前、后削棉模型滚轮之间的轮轴呈等腰三角形分部,所述的前后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经过张力轮。 所述的切削刀具传动机构通过一个固定架固定在机架上。 在所述的刀定转轮处设置有一个用于保证切削刀具张力的刀张紧机构;所述的刀张紧机构一个张力框架和设置在张力框架上的张力调节杆件,所述的刀定转轮的轮轴置于张力框架中。 在所述的机架上切削刀具接近的位置处设置一个磨刀机构。 所述的磨刀机构包括呈上、下夹紧状的片状磨刀器和磨刀器的支撑架。 所述的磨刀的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活动支撑连接杆和设置在活动支撑连接杆上的夹扣;所述的片状磨刀器带有一个连接柄,所述的连接柄垂直插入夹扣中。 本技术可实现内衣用海绵切削批量生产,切削精度高、稳定性好、易操作,能更大化的节省物料与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模型转动机构中的带轮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一个机架,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在所述的机架I上设置有削棉模型机构3,所述的削棉模型机构3包括在机架上分上、下层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组,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构成上、下两层,前、后两组的削棉模型滚轮组合,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既由上前削棉模型滚轮32和下前削棉模型滚轮39构成第一滚轮组,上后削棉模型滚轮35和下后削棉模型滚轮40构成第二滚轮组。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需要两个滚轮组中的上、下两个削棉模型滚轮相向转动,设计了用于驱动削棉模型机构3转动的模型转动机构2。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与模型转动机构2的电机21联接,既在整个模型转动机构2设置一个电机21,所述的模型转动机构2包括将电机21的动力传递给上前削棉模型滚轮32的齿轮组22,所述的齿轮组22的轴承通过皮带轮组23连接在下前削棉模型滚轮39的轮轴上,如图4所示。所述的前、后削棉模型滚轮之间的轮轴之间的传动则是通过前后皮带传动机构完成,所述的前后皮带传动机构是在前、后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之间设置传动皮带25。由于皮带传动时间长后会发生松弛现象,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前、后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张力轮26,所述的张力轮26与前、后削棉模型滚轮之间的轮轴呈等腰三角形分部,所述的前后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经过张力轮后得到张紧。 为了实现本技术同时切削出多个内衣用海绵,且充分利用材料的目的,在所述的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削棉模型凹槽和与削棉模型凹槽形状相同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削棉模型凸起;设置在上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凹槽的位置与设置在下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凸起的位置相对应;既在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削棉模型凸起37和与削棉模型凸起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削棉模型凹槽38 ;在所述的下层削棉模型滚轮39的表面设置有与上层削棉模型滚轮32表面的第一削棉模型凸起和第一削棉模型凹槽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削棉模型凸起33和第二削棉模型凹槽34。利用上述的削棉模型凹槽和削棉模型凸起,当海绵运行在上、下削棉模型滚轮之间时,就会将海绵塑造成为需要切削的形状。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在装配时,需要保证滚轮的外轮廓处于基本接触状态。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切削目的,本技术设计了切削刀具6和切削刀具传动机构5,所述的切削刀具传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衣用海绵切削装置,它包括一个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削棉模型机构(3)、用于驱动削棉模型机构(3)转动的模型转动机构(2)、切削刀具(6)和切削刀具传动机构(5);所述的削棉模型机构(3)包括在机架上分上、下层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组,所述的上、下层削棉模型滚轮组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削棉模型滚轮,在所述的削棉模型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削棉模型凹槽和与削棉模型凹槽形状相同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削棉模型凸起;设置在上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凹槽的位置与设置在下层削棉模型滚轮表面的削棉模型凸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的轮轴与模型转动机构(2)的电机(21)联接,所述的上层削棉模型滚轮和下层削棉模型滚轮之间设置有带轮转动机构;所述的切削刀具传动机构(5)包括切削电机和由切削电机带动的垂直设置的刀定转轮(54);所述的切削刀具(6)为带状刀片,所述的带状刀片套在设置于机架两端的刀定转轮(54)上,所述的带状刀片与位于上层削棉模型滚轮(35)与下层削棉模型滚轮(3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碧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