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6565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流装置,尤其是尿液的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及环形侧壁;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还设有遮挡体。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的,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为分体时,可通过配合固定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障与之配合的储液管卫生干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导流装置,尤其是尿液的导流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及环形侧壁;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还设有遮挡体。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的,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为分体时,可通过配合固定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上。本技术具有保障与之配合的储液管卫生干净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流装置,尤其是尿液的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尿液导液装置对与之配合使用的储液管没有保护,导致采液过程中,尿液溅落在储液管上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采液过程中避免尿液溅落在储液管上的液体导流装置。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及环形侧壁;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 ;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还设有遮挡体。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的,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为分体时,可通过配合固定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上。 所述遮挡体包括遮挡侧壁;所述遮挡侧壁环绕所述出液口 < 360°。 当所述遮挡侧壁环绕所述出液口为0°时,所述遮挡侧壁为平板;当所述遮挡侧壁环绕所述出液口小于360°时,所述侧挡侧壁为C形;当所述遮挡侧壁环绕所述出液口360°时,所述侧挡侧壁为管状;所述遮挡侧壁还可环绕所述出液口一周多,其中部分遮挡侧壁之间叠合;所述遮挡侧壁的目的是保护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配合的储液管不被尿液弄脏,故只要能实现保护储液管卫生功能的遮挡侧壁均在此列,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体还包括位于所述遮挡侧壁底端的底封体。所述底封体与所述遮挡侧壁可以是一体的,也可是分体的。所述底封体与所述遮挡侧壁为一体时,所述遮挡体为筒状。当所述遮挡体为筒状时,所述遮挡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配合固定。所述底封体与所述遮挡侧壁分体时,可以是所述底封体通过配合固定于所述遮挡侧壁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壁上设有聚液板。所述聚液板作用为:在采液过程中,避免尿液溅落,尽量将尿液聚拢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中。在所述导液通道的环形侧壁上还设有防溅层,在采集尿液的过程中,防溅层可有效降低尿液溅洒在导液通道外。所述防溅层由表面具有多孔或凹陷特征的材质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体包括甲部和乙部,所述甲部和所述乙部为活动连接。所述甲部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可以是一体的,也可是分体式配合。所述甲部和乙部可以是套接、卡接或螺纹配合,旋扣配合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导流装置还包括隔断和排气通道;所述隔断用于分隔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导液通道,所述隔断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为出气口,另一端为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还包括隔断体;所述隔断体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低于所述排气口的最低点。所述隔断体与所述隔断可以是一体成型,由所述隔断向下延伸形成;所述隔断体与所述隔断也可以是分体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液口不在同一平面。可以是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出液口在同一平面,也可以是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不在一个平面。所述排气口可以是多个,所述排气口可以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也可以是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侧面,所述排气口也可同时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和所述排气通道的侧面。为了提高采液过程中液体导流的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述排气通道的流量可略大于所述导流通道的流量。 本技术具有保障与之配合的储液管卫生干净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体为分体式管状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体为分体式C型的示意图。 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不设排气通道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不设排气通道的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为筒状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C型遮挡体与液体导液装置为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体设有甲部和乙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体为分体式筒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体为管状且与液体导流装置100 —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12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不设排气通道,遮挡体为管状且与液体导流装置为一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设有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和隔断体的示意图。 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排气口位于排气通道侧面的示意图-1。 图1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排气口位于排气通道侧面的示意图_2。 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的排气口和出液口在同一平面的示意图。 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排气口同时位于排气通道侧面和底端的示意图_2。 图中: 100液体导流装置,A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 I环形侧壁, 2导液通道, 21 进液口,22 出液口, 3排气通道, 31 出气口,32 排气口, 4 隔断, 41隔断体, 5聚液板, 6遮挡体, 61遮挡侧壁,62底封体,63甲部,64乙部,65手柄, 7 手柄, 8导液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专利技术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排气通道3、环形侧壁1、隔断4以及遮挡体6。 导液通道2的一端为进液口 21,另一端为出液口 22。 排气通道3的一端为出气口 31,另一端为排气口 32。 导液通道2和排气通道3之间通过隔断4分隔。排气口 32与出液口 22不在同一平面,排气口 32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22的之上方。 液体导流装置100的环形侧壁I上设有手柄7,手柄7的拿捏部高于进液口 21,排气通道的出气口 31与手柄7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同一侧。 液体导流装置100的环形侧壁I上还设有聚液板5,聚液板5用于防止采液过程中尿液向外溅洒。聚液板5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可分列在手柄7的两侧,也可只在手柄7的一侧设置,也可不设聚液板5。 遮挡体6设有遮挡侧壁61,遮挡侧壁61为管状且环绕出液口 22及排气口 32为360°,遮挡体6与液体导流装置100配合固定,使液体导流装置下部A的出液口 22和排气口 32位于所述遮挡体6中,遮挡体6上设有手柄65。 实施例2: 结合图5、图6、及图12所示可知: 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环形侧壁I以及遮挡体6。 环形侧壁I和遮挡体6为一体成型。 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生型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及环形侧壁; 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还设有遮挡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希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