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源技术

技术编号:1065998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其的背光源,属于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出光杯、荧光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出光杯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还包括:光均匀结构,位于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所述光均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上方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光均匀面;所述光均匀面从中部向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侧部倾斜向下地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其的背光源,属于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
,其可解决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均匀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出光杯、荧光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出光杯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还包括:光均匀结构,位于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所述光均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上方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光均匀面;所述光均匀面从中部向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侧部倾斜向下地延伸。【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源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09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010294536.0、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源”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
,尤其涉及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具其的背光源。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因其耗电低、寿命长、相应速度快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中,如图1所示,在导光板11 一边有多个位于电路板12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13,每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3主要照射导光板11边上的一段距离。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3如图2、图3所不,包括出光杯16,出光杯16底部设有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5,出光杯16中有用于将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5封装起来的长形的封装件14,该封装件14通常为环氧树脂,其中还可掺杂有不同颜色的荧光颗粒,用于将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5发出的单色光混合为白光。 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图3所示,由于封装件14的折射率高于空气,故从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5发出的光9从封装件14的上表面出射时会向两侧分散,且越靠侧部的光9分散程度越大;同时,由于反射率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越靠侧部(即入射角越大)的光9被反射回封装件14内的比例就越大,出射的比例就越小,直到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9被全部反射;另外,从侧部出射的光9的光程长,能量损失较大。由于上述原因,从封装件14上表面发出的光9的相对强度如图4所示,随出光角(指从封装件14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即发光二极管光源13发出的光9中间强度高而两侧强度低,均匀性差;从而还会导致背光源的发光均匀性差(虽然导光板11上对应发光二极管光源13侧部的位置同时受到两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3的照射,但如图4所示,在出射角为60度时相对光强已降低到0.4,即使叠加也不能达中部的光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其发光均匀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以及: 光均勻结构,位于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 所述光均匀结构包括: 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上方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光均匀面;所述光均匀面从中部向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侧部倾斜向下地延伸。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上具有光均匀结构,因此其发光均匀性好。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其发光均匀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源中具有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因此其发光均匀性好。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造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方法,其所制造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均匀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造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方法,包括: 固定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 用封装材料封装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 在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形成光均匀结构; 所述光均匀结构包括: 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上方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光均匀面;所述光均匀面从中部向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侧部倾斜向下地延伸。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制造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方法中包括制造上述光均匀结构的步骤,因此其所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均匀性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结构式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结构式意图; 图3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4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出光角与相对光强的关系曲线;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结构式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三棱镜结构使光线均匀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剖面结构式意图; 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式意图; 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制造背光源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1、导光板;12、电路板;13、发光二极管光源;14、封装件;15、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6、出光杯;17、光均匀片;81、三棱镜结构;82、光均匀面;83、三棱镜结构;84、三棱镜结构间的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以及: 光均匀结构,位于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上具有光均匀结构,因此其发光均匀性好。 实施例一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如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长形的出光杯16 ;设在出光杯16底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15 ;位于出光杯16中的由环氧树脂构成(其中还可含有荧光颗粒)的长形的封装件14 ;位于封装件14上表面上的由聚乙烯构成的光均匀片17。 该光均匀片17厚度在0.1?0.2mm,其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各有多个三棱镜结构(光均匀结构)81,这些三棱镜结构81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并排地排列,各三棱镜结构81的底面向下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出光杯、荧光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出光杯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还包括:光均匀结构,位于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的位置处;所述光均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上方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光均匀面;所述光均匀面从中部向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长度方向的侧部倾斜向下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威刘佳蔡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