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716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面部固定板、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面部固定板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一端分别穿过面部固定板两侧内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的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咬合固定板和固定板,咬合固定板向上倾斜,咬合固定板外侧面为圆弧面,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有间隙,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形成夹紧固定槽;面部固定板两端均开有捆扎带连接孔,一个捆扎带连接孔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的捆扎带,捆扎带另一端设有魔术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患者使用舒适,对舌体压迫力小,能左右调节,降低了舌体压疮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面部固定板、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面部固定板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一端分别穿过面部固定板两侧内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的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咬合固定板和固定板,咬合固定板向上倾斜,咬合固定板外侧面为圆弧面,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有间隙,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形成夹紧固定槽;面部固定板两端均开有捆扎带连接孔,一个捆扎带连接孔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的捆扎带,捆扎带另一端设有魔术扣。本技术患者使用舒适,对舌体压迫力小,能左右调节,降低了舌体压疮发生率。【专利说明】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必须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固定,从而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移位、脱出。 目前,气管插管固定的方式已经从普通的医用胶布发展到各种功能结构的气管插管专用固定器,虽然现有的固定器已经解决了面部湿润情况下的气管插管固定的问题,能有效预防管道脱落、预防患者面部非骨骼压疮、方便护士吸痰等,但临床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弊端:(1)因为固定器的咬合板长时间持续放置会对舌面造成持续压迫,极易引起口腔、舌体的压疮;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咬合板为长方体硬质塑料板,外侧面转交位置不光滑;二是咬合板在口腔中的放置位置固定,不能左右调整位置;三是咬合板与面部贴合板的口腔接触面之间为90度垂直角度(面部贴合板的中间部分为口腔接触部,两侧部分为面颊接触部),放入口腔后与正常口腔舌体解剖结构不符,使咬合板对舌体的压迫力加大; (2)固定螺栓端部与气管插管的接触长度为1cm,接触面积小,固定不牢靠,容易造成气管插管移位lcm-3cm ; (3)两侧的捆扎带尼通过尼龙搭扣在患者颈后进行固定,不方便调整松紧,不便于护士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咬合固定板在形状和安装角度方面更符合人体口腔舌体解剖结构,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咬合固定板对患者舌体的压迫力,咬合固定板和固定板能左右调节,降低了对患者舌体的压疮发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固定板、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所述面部固定板的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的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所述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的另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设置在开口推动调节槽外,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对称设置,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的第一推动调节螺杆的端部固定有咬合固定板,所述咬合固定板向上倾斜且与面部固定板的口腔接触面之间形成25°?35°夹角,所述咬合固定板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咬合固定板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内的第二推动调节螺杆的端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板与咬合固定板之间形成与气管插管的外表面相吻合且用于将气管插管夹紧固定的夹紧固定槽;所述面部固定板的两端均开有捆扎带连接孔,其中一个捆扎带连接孔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连接的捆扎带,所述捆扎带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魔术扣。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引导板,所述塑料引导板的一端开有供捆扎带穿过的捆扎带穿出孔。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固定槽的长度为1.2cm?1.6cm0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固定板上且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刻度条。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固定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靠近咬合固定板处的开口推动调节槽内侧面为与咬合固定板外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固定板与面部固定板的口腔接触面之间形成30°夹角。 上述的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为棉质捆扎带。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技术咬合固定板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且咬合固定板向上倾斜且与面部固定板的口腔接触面之间形成25°?35°夹角,使得咬合固定板在形状和安装角度方面更符合人体口腔舌体解剖结构,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咬合固定板对患者舌体的压迫力。 3、本技术通过在面部固定板的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面部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推动调节螺杆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实现了咬合固定板和固定板的左右位置移动,减少了咬合固定板在患者口腔固定位置持续放置对舌面造成持续压迫,降低了对患者舌体的压疮发生率。 4、本技术通过对夹紧固定槽长度的增加,增大了对气管插管的夹紧固定面积,使得气管插管固定牢靠,减少了气管插管的移位机率。 5、本技术通过中上部开有的开口推动调节槽,增大了吸痰管插入的范围,更有利于彻底吸取口腔分泌物。 6、本技术通过增加塑料引导板,方便捆扎带从患者脖颈后通过,改进了捆扎带的使用方法,方便调整松紧,减少对患者头颈部的搬动,减少牵拉,方便护士操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去除捆扎带和塑料引导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一面部固定板;2—开口推动调节槽; 3—第一推动调节螺杆; 4一第二推动调节螺杆;5—咬合固定板;6—固定板; 7—夹紧固定槽;8—调节刻度条;9 一捆扎带连接孔; 10—捆扎带;11一魔术扣;12—塑料引导板; 13—捆扎带穿出孔;14 一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面部固定板1、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所述面部固定板I的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2,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I的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所述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I的另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另一端均设置在开口推动调节槽2外,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对称设置,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的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的端部固定有咬合固定板5,所述咬合固定板5向上倾斜且与面部固定板I的口腔接触面之间形成25°?35°夹角,所述咬合固定板5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咬合固定板5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的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端部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咬合固定板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板6与咬合固定板5之间形成与气管插管的外表面相吻合且用于将气管插管夹紧固定的夹紧固定槽7 ;所述面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压疮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固定板(1)、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所述面部固定板(1)的中上部开有开口推动调节槽(2),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1)的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所述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一端穿过面部固定板(1)的另一侧且端部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另一端均设置在开口推动调节槽(2)外,所述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和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对称设置,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的第一推动调节螺杆(3)的端部固定有咬合固定板(5),所述咬合固定板(5)向上倾斜且与面部固定板(1)的口腔接触面之间形成25°~35°夹角,所述咬合固定板(5)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咬合固定板(5)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位于开口推动调节槽(2)内的第二推动调节螺杆(4)的端部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咬合固定板(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板(6)与咬合固定板(5)之间形成与气管插管的外表面相吻合且用于将气管插管夹紧固定的夹紧固定槽(7);所述面部固定板(1)的两端均开有捆扎带连接孔(9),其中一个捆扎带连接孔(9)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连接的捆扎带(10),所述捆扎带(10)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魔术扣(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敏李敏玲李会玲李宁宋晔赵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