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速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627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快速充电方法,包括:步骤1:判断适配器充电电流I0、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电电流Imax;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Ii;步骤3:根据充电电流I0及Ii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I0不小于设定阈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步骤4:在智能充电模式下,检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Tb时,则进行第一次智能调节;步骤5: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时,进行第二次智能调节;步骤6:当充电温度X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且充电电流I0小于预先设定的充电电流Ii时,退出智能充电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到的产品温度,进行充电电流的智能调节,不仅保证了大电流充电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大电流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步骤1:判断适配器充电电流I0、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电电流Imax;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Ii;步骤3:根据充电电流I0及Ii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I0不小于设定阈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步骤4:在智能充电模式下,检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Tb时,则进行第一次智能调节;步骤5: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时,进行第二次智能调节;步骤6:当充电温度X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且充电电流I0小于预先设定的充电电流Ii时,退出智能充电模式。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到的产品温度,进行充电电流的智能调节,不仅保证了大电流充电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大电流充电的安全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充电电子产品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设计充电管理的电子产品实施方案中,对于充电管理都是通过充电芯片对 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其中,充电的调节均是被动的依赖充电芯片的调节。智能充 电是一种在现有充电管理基础上的充电管理技术。产品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实 时、智能地检测产品温度,调节充电电流,从而控制产品的温度。 在目前的充电管理芯片中,其中的大电流充电阶段都是充电芯片进行调节,并且 在大电流充电的过程中,电流一直不变。使得对于大电流充电的设备,在充电时温度会过 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大电流充电阶段进行实时监控充电设备 的温度,进而进行充电电流控制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进行适配器的适配检测,判断适配器当下充电电流L、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 电电流; 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Ii ; 步骤3 :根据充电电流L及L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L不小于设定阈 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 步骤4 :检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Tb时,则进行第一次智能调 节; 步骤5 :实时监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时,进行第二次智能 调节; 步骤6 :当充电温度X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且充电电流L小于预先设定的充电电流 Ii时,退出智能充电模式; 所述步骤3在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后执行步骤4,否则不做动作;所述第一次 智能调节主要是切断电流,停止充电;所述第二次智能调节是通过减小充电电流从而降低 充电温度X。 充电温度X为适配器的板间温度TK1与充电芯片温度TK2的温度平均值。 所述第一温度设定值Tb与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的关系是:T b > Τρ > 0,其中Tb表示 着该适配器已经进入了温度极限,为极危险状态;τρ表示着该适配器温度比较高,处于危险 状态。 检测板间温度TK1与充电芯片温度ΤΚ2主要通过检测连接在板间或者充电芯片上的 热敏电阻的电阻变化来实现的。 在第二次智能调节该充电设备应该达到还原温度值Τκ,所述还原温度值Τκ小于第 二温度设定值Τ ρ。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在进行大电流充电时, 实时的检测产品温度。通过检测到的产品温度,进行充电电流的智能调节。不仅保证了大 电流充电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大电流充电的安全性。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后的软件流程图; 图3Α为本专利技术充电芯片的充电温度检测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3Β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板间的充电温度检测硬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1 :进行适配器的适配检测,判断适配器充电电流L ;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电电 Α 丨 L Imax〇 该充电电流L是适配器的实时充电电流,该电流的大小主要用于判断该适配器是 否出与大电流充电方式下。 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L ; 步骤3 :根据充电电流L及L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L不小于设定阈 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 一般情况下Ii基本上与大小相同,但随着该适配器应用时间以及老化问题,其Ii 与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当该适配器在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其中Ii就是该适配器设 置好的认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的阈值电流。 所述步骤3在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后执行步骤4,否则不做动作。 步骤4 :检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Tb时,则进行第一次智 能调节; 所述第一温度设定值Tb表示着该适配器已经进入了温度极限,为极危险状态,存在损 毁爆炸的危险;该第一温度是经过多次实验获得的适配器极限温度值,是在控制过程中提 前设定好的一个温度阈值。一旦超过该第一温度设定值T b该适配器就应该直接终止充电。 所述第一次智能调节主要是切断电流,停止充电。 步骤5 :实时监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时,进行第二次 智能调节; 所述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表示着该适配器温度比较高,处于危险状态,电路工作可能受 影响;该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也是提前设定的一个温度阈值。 所述第二次智能调节是通过减小充电电流从而降低充电温度X。在第二次智能调 节后,该充电设备应该达到还原温度值Τ κ,所述还原温度值Τκ小于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所 述还原温度值Τ κ是经过充电电流的智能控制后要达到的正常温度,是预先根据电路设计设 定好的。 所述第一温度设定值Tb与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的关系是:T b > Τρ > 0。 步骤6 :当充电温度X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Τρ且充电电流L小于预先设定的充电 电流Ii时,退出智能充电模式。 充电温度X为适配器的板间温度TK1与充电芯片温度TK2的温度平均值。 参阅图3Α及图3Β,是具体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其中检测板间温度TK1与充电芯片温度ΤΚ2主要通过检测连接在板间或者充电芯片 上的热敏电阻札/%的电阻变化来实现的。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进行适配器的适配检测,判断适配器当下充电电流L、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 电电流; 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Ii ; 步骤3 :根据充电电流L及L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L不小于设定阈 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 步骤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快速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进行适配器的适配检测,判断适配器当下充电电流I0、测定适配器额定最大充电电流Imax;步骤2、根据Imax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时的设定阈值电流Ii;步骤3:根据充电电流I0及Ii大小确定是否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如果I0不小于设定阈值电流Ii则进入智能充电模式;步骤4:检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Tb时,则进行第一次智能调节;步骤5:实时监测充电温度,当充电温度X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时,进行第二次智能调节;步骤6:当充电温度X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Tp且充电电流I0小于预先设定的充电电流Ii时,退出智能充电模式;所述步骤3在确定适配器进入智能充电模式后执行步骤4,否则不做动作;所述第一次智能调节主要是切断电流,停止充电;所述第二次智能调节是通过减小充电电流从而降低充电温度X。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域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