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载体的金属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558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51
带载体的金属箔(1)具备:板状的载体(3);在载体(3)的至少一个面层压的金属箔(5);以及相互固定载体(3)的周围(7)和金属箔(5)的周围(7)的固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载体的金属箔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层压基板(无芯基板、全层积层基板)的制造中使用的带载体的金属箔。
技术介绍
相关的例子I近几年,对更轻、更薄以及更小的电子设备等的需求不断,作为该电子设备等的基本部件的印刷布线板的多层化、金属箔电路的高密度化、以及将基板的厚度减薄至极限的厚度变薄的需求强烈。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相关的基板,在被称作CCL(CopperCladLaminate)的覆铜层压板,层压了预成型料(用环氧树脂浸渍玻璃纤维布并使之半固化而成)以及铜箔之后,反复进行电路形成等工序(积层工序),从而形成多层构造。但是,随着层压基板的厚度变薄,对CCL的厚度也要求厚度变薄。近几年,开发了厚度20μm左右的极薄CCL,在极薄基板的量产工序中采用。CCL具有作为形成多层构造时的底板(用于保持平坦的支承体)的功能,但随着CCL的厚度变薄,CCL失去作为用于保持平坦的支承体的功能,从而在量产工序中产生各种问题。相关的例子II尝试了使用SUS(StainlessUsedSteel)中间板之类的金属板作为底板。具体而言是如下无芯基板,即、使用粘着剂在金属板粘合铜箔,并在其上形成累积层。如图1(a)~(d)、图2(a)~(c)、图3(a)~(d)所示,首先,使用粘着剂104在金属(SUS)=基材101的两面层压铜箔103。接下来,在层压预成型料(PP)102以及铜箔103之后进行外形加工,并进行通孔加工(ビア加工)、电路形成(积层工序)。通过反复进行上述过程来生产由全层积层构成的无芯基板(虽未图示,但在每个层压层进行外形加工)。该工序中,使用SUS中间板作为无芯基板的载体。由于在该载体的表背分别一张一张形成无芯基板,所以有例如在一次镀层工序中能够加工两张基板的优点,从而生产率变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25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如上述的相关的例子I那样,在使用了极薄的CCL的情况下,由于CCL是如纸那样薄的材料,所以无法通过一般的蚀刻线。特别是,在用辊搬运极薄基板时,CCL因其自重而折弯,在辊间脱落,从而在层压作业中容易产生皱纹、折叠,而产生合格率恶化的问题。另外,极薄的CCL包括内部形变。也就是说,在CCL制造时预成型料因聚合而移至C阶段(最终阶段的固化)并固化稳定,但此时伴随固化收缩。由于CCL包括该收缩形变,所以在CCL的三层构造中,因对称效果(铜箔从两面支承的状况)而不产生翘曲、收缩,但在蚀刻除去的情况下,在该部分产生翘曲以及收缩,从而在下一工序的刻画图案时的对准(图案的对位)作业、以及缩放比例作业(针对掩膜的倍率设定)变为不可行。例如,蚀刻除去单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极薄CCL释放预成型料的收缩形变,并且变形为筒状,从而下一工序的加工变得困难。并且,如相关的例子II那样,在使用了金属板的方法中,由于电路形成时的蚀刻或者镀层工序而洗提金属成分,从而产生污染蚀刻或者镀层溶液的问题。另外,在使用了金属板的方法中,在基材101与铜箔103之间具有微粘着层。这是由于在生产无芯基板100后需要容易剥离基材101。在使用了金属板的方法中,由于在外形加工工序中使金属板端部露出,所以成为微粘着结构的金属板与铜箔103之间的界面容易剥离,从而当在蚀刻或者镀层加工中浸渍于药液时,药液从金属板与铜箔103的微粘着部界面侵入,而对后工序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最终工序的拆卸时,优选铜箔103层与金属板的界面容易剥离。也就是说,在生产工序中成为希望尽量稳固地粘合使药液不侵入、但在拆卸时需要容易剥离的权衡的关系。并且,在拆卸后的无芯基板100的表面残留粘着剂104,但由于粘着剂104一般是非水溶性的,所以需要通过物理研磨或者化学研磨工序来将其除去。然而,均匀地除去粘着剂104是困难的,并且不可避免地对后工序的电路形成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层压基板的制造作业性的带载体的金属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主旨在于,具备:板状的载体;在上述载体的至少一个面层压的金属箔;以及相互固定上述载体的周围和上述金属箔的周围的固定部。另外,优选上述固定部是设置在上述载体与上述金属箔之间且上述载体的周围和上述金属箔的周围的粘着剂。另外,优选即使产生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伸缩差,上述粘着剂也与上述伸缩差对应地流动,缓和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内部应力而继续保持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另外,优选在上述载体与上述金属箔之间,且在上述载体以及上述金属箔的整个面设有粘着剂,通过使上述粘着剂在上述载体的周围起作用,来构成上述固定部,上述粘着剂在上述载体的除周围以外的中央部位不起作用。另外,优选即使产生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伸缩差,上述粘着剂也与上述伸缩差对应地流动,缓和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内部应力而继续保持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另外,优选上述带载体的金属箔还具备空隙填补材料,该空隙填补材料形成为厚度与上述粘着剂的厚度相等的板状,设置在上述载体与上述金属箔之间且除设有上述粘着剂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另外,优选在上述载体的周围形成有微小的凹凸,上述载体的中央部位成为镜面。另外,优选上述带载体的金属箔在设有上述粘着剂的上述载体的部位,具备与上述粘着剂的厚度大小相应地变薄上述载体的厚度的凹部。另外,优选上述带载体的金属箔在比固定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上述固定部靠内侧进行切断。根据上述结构,起到可提供能够提高层压基板的制造作业性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相关的无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图2是表示相关的无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图3是表示相关的无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简要结构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IVb-IVb剖面的图,图4(c)是简化表示图4(b)的图。图5是表示带载体的金属箔和无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图6是表示带载体的金属箔和无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图7是将带载体的金属箔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说明图,图7(a)是用于说明切断线的俯视图,图7(b)是用图7(a)的切断线切断后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简要结构的图,是与图4(b)对应的图。图9是表示其它变形例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简要结构的图,是与图4(b)对应的图。图10是表示其它变形例的带载体的金属箔的简要结构的图,是与图4(b)对应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载体的金属箔1用于层压基板2(参照图6(b))等的制造。如图4所示,带载体的金属箔1具备载体3、金属箔5、以及粘着剂(粘着材料)9。载体3例如由预成型料(在碳纤维等纤维覆盖有热固化性树脂而成)构成,形成为厚度0.2mm~1mm左右、纵横尺寸300mm~500mm左右的板状(例如矩形的平板状)。作为载体3,也可以代替预成型料而采用铟板等金属材料、其它的材料。金属箔5例如由厚度2μm~50μm左右的薄的平板状的铜箔(更具体而言,电解铜箔)构成。金属箔5在板状的载体3的至少一个面(厚度方向的一个面或厚度方向的两面)层压。作为金属箔5,也可以代替铜箔而采用铝、镍、锌等的箔。粘着剂(例如微粘着剂)9在载体3与金属箔5之间设于载体3和金属箔5的周围7。而且,载体3和金属箔5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载体的金属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载体的金属箔,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载体;在上述载体的至少一个面层压的金属箔;以及相互固定上述载体的周围和上述金属箔的周围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06 JP 2012-048847;2012.08.24 JP 2012-185391.一种带载体的金属箔,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载体;在上述载体的至少一个面层压的金属箔;以及粘着剂,其设置在上述载体与上述金属箔之间且至少包围上述载体的中央部位的周围和包围上述金属箔的中央部位的周围,相互固定上述载体的上述周围和上述金属箔的上述周围,上述载体的上述中央部位与上述金属箔的上述中央部位不粘着,在比固定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上述粘着剂靠内侧进行了切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金属箔,其特征在于,即使产生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伸缩差,上述粘着剂也与上述伸缩差对应地流动,缓和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的内部应力而继续保持上述载体和上述金属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金属箔,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着剂设在上述载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边治
申请(专利权)人:福利家麦克罗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