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533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自动追踪得到PP波层位线;根据给定的速度比值乘以PP波层位线得到PS波的比拟层位线,自动追踪得到第一PS波层位线并将其和PS波的比拟层位线之差作为PS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并对PS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初次剩余静校正;在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上利用互相关算法得到第二PS波层位线,并将其与第一PS波层位线之差作为PS波的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将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进行叠加得到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并对PS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地表起伏较大或低、降速带复杂的地区,高效精确地提取转换波的剩余静校正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多波勘探逐渐得到重视,转换波的地震资料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转换波处理与传统的纵波处理有很多不同,其中静校正量的求取是关键步骤之一。转换波静校正量是由炮点的纵波静校正量和检波点的横波静校正量组成,转换波炮点静校正可以用传统方法求得,而检波点横波静校正则需要专门的方法进行求取。这是因为与纵波相比,横波受近地表潜水面的影响非常小,因此纵波和横波静校正量不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使用纵波静校正量乘以某一系数来对横波静校正量进行近似通常无法精细成像。检波点横波静校正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方法是通过获得地表的速度结构,将横向速度不均勻体产生的异常时差予以校正,这种方法一般又统称为一次静校正或长波长静校正;另一类方法是直接基于地震数据得到,利用相邻地震道上信号的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求取各道间的时差以达到消除这种时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地震信号处理领域一般又称为剩余静校正。目前对于转换波剩余静校正,一般的做法是利用基于共接收点道集的相关统计剩余静校正方法解决,即共检波点叠加相干法。该方法虽然在求取静校正量的方法上得到了最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在转换波资料信噪比低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和校正,在实际生产中不利于规模应用,仅适用于构造较为简单,资料信噪比高的情况。在公开号为CN101907727B,公开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面波多分量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属于勘探石油领域中对地震资料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炮记录中的瑞雷面波,通过面波的提取、频散曲线反演求取浅层的地层分层及横波速度,进而精确计算转换波检波点静校正量。Cary和Eaton(CaryP.W.andEatonD.W.S.,1993,Asimplemethodforresolvinglargeconverted-wave(P-SV)statics.Geophysics,58(3):p429-433)提出利用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法来初步确定较大的静校正量,该法适用于构造平缓地区,直接求出接收点的横波静校正量。郭桂红等(郭桂红、王德利、何樵登等,转换波的静校正,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542-544页)提出的利用共接收点叠加道确定总的接收点静校正量,然后用圆滑的方法得到对构造起伏的估计,再用总的接收点静校正量减去构造起伏便得到了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由于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共接收点道集的模型道相关统计分析,它也是转换波静校正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横波反射信号较弱,频率较低,难以同噪音和纵波反射准确区分开,而且在地表复杂地区,例如山区,由于高差的变化使得相邻检波点的走时差异很大,或者因为地下介质存在横向速度不均匀而造成相邻检波点的时差较大难以直接利用相关分析法进行转换横波的剩余静校正或者求取出的剩余静校正量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地表起伏较大或低、降速带复杂的地区,提取转换波的剩余静校正量以对转换横波进行剩余静校正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选择满足预定条件的层位线,在所述层位线拾取多个种子点且所述种子点位于层位线走向发生改变之处,然后连接所述多个种子点生成一条连线,将所述连线沿着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一时窗,然后在第一时窗内进行反射纵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反射纵波层位线;根据给定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与反射纵波层位的速度比值将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将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沿着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二时窗,然后在所述第二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初次剩余静校正,得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在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上,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沿着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三时窗,然后在所述第三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将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进行叠加,得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根据本专利技术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的自动追踪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拾取所述第一时窗内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振幅能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或者,将所述第一时窗内的第i道地震数据与第i+1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i从1取到N-1且i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然后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或者,将所述第一时窗内的第i-n道至第i+n道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种子道,然后将所述种子道与第i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i从n取到N-n且i为正整数,1≤n≤N且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然后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根据本专利技术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窗内进行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步骤包括:拾取所述第二时窗内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振幅能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或者,将所述第二时窗内的第i道地震数据与第i+1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i从1取到N-1且i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然后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或者,将所述第二时窗内的第i-n道至第i+n道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种子道,然后将所述种子道与第i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i从n取到N-n且i为正整数,1≤n≤N且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根据本专利技术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时窗内进行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步骤包括:拾取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选择满足预定条件的层位线,并在所述层位线上拾取多个种子点且所述种子点位于层位线走向发生改变之处,连接所述多个种子点生成一条连线,将所述连线沿着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一时窗,在第一时窗内进行反射纵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反射纵波层位线;根据给定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与反射纵波层位的速度比值将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将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沿着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二时窗,在所述第二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初次剩余静校正,得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在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上,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沿着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三时窗,然后在所述第三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将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进行叠加,得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选择满足预定条件的层位线,并在所述层位线上拾取多个种子点且所述种子点位于层位线走向发生改变之处,连接所述多个种子点生成一条连线,将所述连线沿着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一时窗,在第一时窗内进行反射纵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反射纵波层位线;根据给定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与反射纵波层位的速度比值将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投影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将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沿着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二时窗,在所述第二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比拟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的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初次剩余静校正,得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在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上,将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沿着所述初次剩余静校正后的临时剖面表示时间的纵轴上下移动预定时间后构成第三时窗,然后在所述第三时窗内进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得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将所述第二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和所述第一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线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为反射转换横波的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将初次剩余静校正量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进行叠加,得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利用所述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最终剩余静校正量对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进行第二次剩余静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的自动追踪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拾取所述第一时窗内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振幅能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或者,将所述第一时窗内的第i道地震数据与第i+1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其中,i从1取到N-1且i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或者,将所述第一时窗内的第i-n道至第i+n道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种子道,然后将所述种子道与第i道地震数据做互相关运算,i从n取到N-n且i为正整数,1≤n≤N且为正整数,N为地震道总数,然后拾取互相关运算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相关量所对应的时间并投影到反射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上,得到所述反射纵波层位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转换横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窗内进行的反射转换横波层位的自动追踪步骤包括:拾取所述第二时窗内每一道地震数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晶璇何光明陶正喜刘鸿巫骏朱晨陈爱萍罗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