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最终热处理即渗碳淬火后,在其齿面硬度达到HRC58~62的情况下,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用HPG刀具进行齿面刮削,再通过滚检来检查出接触区的位置从而确定下一步接触区向齿形的上、下、左、右中的哪个方向调整,然后据此调整方向,在下一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硬切后圆锥齿轮轴小端的干涉痕迹消除;2、硬切后圆锥齿轮轴接触区质量提高;3、圆锥齿轮轴的外观质量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按照目前的工艺,克林根贝圆锥齿轮轴硬切后在小端都留下一块黑皮(参见附图1中上下两处黑色三角形区域),硬切刀刮削不上,调整硬切参数也消除不掉,从产品质量来说,零件在加载的工况条件下,接触区延伸,黑皮会影响到接触精度,使减速器噪音加大,从外观来说,硬刮完的圆锥齿轮轴粗糙度达到0.8,小端带一块黑皮,影响到产品外观。如图1所示的干涉痕迹出现在渗碳淬火、硬切后的齿面上,由于干涉部位已经出现多余切削现象,按常规调整方法,调整硬切切齿参数不能改变和消除干涉现象,只能在软切过程中提前调整,但软切滚检时干涉现象发现不了,因此,要调整好接触区,消除干涉现象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能够改善渗碳淬火后硬切的接触区形状,消除硬切后形成的接触区干涉现象。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最终热处理即渗碳淬火后,在其齿面硬度达到HRC58~62的情况下,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用HPG刀具进行齿面刮削,再通过滚检来检查出接触区的位置从而确定下一步接触区向齿形的上、下、左、右中的哪个方向调整,然后据此调整方向,在下一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其中提前调整软切参数具体是指在避免齿端接触的前提下,将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软切凸、凹头滚检接触区位置都向小端偏移。其中软切参数具体是指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并且每次调整量应控制在0.03mm以内。其中在前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调整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的基础上,通过硬切滚检来确定接触区的位置,在下一批圆锥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软切时,将软切刀盘的外刀半径减小不超过0.20mm,并且在调整过程中软切刀盘的内刀半径值不变。其中硬切时调整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HPG硬切刀头的安装角ΔM和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硬切刀位Ex值,将凸面接触区调整到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齿长的中间位置,其中安装角ΔM调整量每次不超过3′,Ex值每次调整不超过0.20mm。其中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当硬度达到HB220~260的情况下,用普通高速钢刀具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硬切后圆锥齿轮轴小端的干涉痕迹消除;2、硬切后圆锥齿轮轴接触区质量提高;3、圆锥齿轮轴的外观质量得到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克林根贝圆锥齿轮轴硬切后的示意图;附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克林根贝圆锥齿轮轴硬切后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批圆锥齿轮轴硬切后接触区的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1中第二批圆锥齿轮轴硬切后接触区的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1中第三批圆锥齿轮轴硬切后接触区的示意图;附图6为实施例1中第四批圆锥齿轮轴硬切后接触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首先对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最终热处理即渗碳淬火后,在其齿面硬度达到HRC58~62的情况下,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用HPG刀具进行齿面刮削,再通过滚检来检查出接触区的位置从而确定下一步接触区向齿形的上、下、左、右中的哪个方向调整,然后据此调整方向,在下一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其中提前调整软切参数具体是指在避免齿端接触的前提下,将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软切凸、凹头滚检接触区位置都向小端偏移。其中软切参数具体是指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并且每次调整量应控制在0.03mm以内。其中在前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调整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的基础上,通过硬切滚检来确定接触区的位置,在下一批圆锥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软切时,将软切刀盘的外刀半径减小不超过0.20mm,并且在调整过程中软切刀盘的内刀半径值不变。其中硬切时调整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HPG硬切刀头的安装角ΔM和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硬切刀位Ex值,将凸面接触区调整到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齿长的中间位置,其中安装角ΔM调整量每次不超过3′,Ex值每次调整不超过0.20mm。其中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当硬度达到HB220~260的情况下,用普通高速钢刀具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具体调整方法如下:附图3为某型号的第一批圆锥齿轮轴硬切后滚检接触区的情况,图中黑色三角部分是发生干涉的部位。剖面线部分为齿轮副的接触区痕迹。在下一批(第二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软切时,调整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0.03mm,渗碳淬火后硬切滚检时凸凹面的接触区痕迹都沿轴的齿长方向伸长,干涉面积有轻微的减少。如附图4所示。在接下来的第3批圆锥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软切时,将软切刀盘的外刀半径减小,0.20mm。调整过程中不得改变软切刀盘的内刀半径值。渗碳淬火后硬切滚检时,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已完全消除,凸面的接触区干涉痕迹也比上一批有所减少。如附图5所示。根据附图5所示硬切后的接触区的滚检情况,在本批圆锥齿轮轴硬切时,将调整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HPG硬切刀头的安装角ΔM和克林根贝格切齿机的硬切刀位Ex值,使凸面接触区调整到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圆锥齿轮轴齿长的中间位置,ΔM调整量每次3′,Ex值每次调整0.20mm。滚检接触区情况如附图6所示。在第1步和第3步的调整过程中,可以根据干涉痕迹的面积大小和接触区的情况,先调整其中一项内容或同时调整2项内容。最后一批调整接触区合格后,可在下一批的圆锥齿轮轴生产中将所有的调整项目一次调整到位。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克林根贝圆锥齿轮轴硬切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克林根贝圆锥齿轮轴硬切后的示意图,很明显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硬切后圆锥齿轮轴小端的干涉痕迹消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最终热处理即渗碳淬火后,在其齿面硬度达到HRC58~62的情况下,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用HPG刀具进行齿面刮削,再通过滚检来检查出接触区的位置从而确定下一步接触区向齿形的上、下、左、右中的哪个方向调整,然后据此调整方向,在下一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接触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一批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进行最终热处理即渗碳淬火后,在其齿面硬度达到HRC58~62的情况下,在克林根贝格切齿机上用HPG刀具进行齿面刮削,再通过滚检来检查出接触区的位置从而确定下一步接触区向齿形的上、下、左、右中的哪个方向调整,然后据此调整方向,在下一批齿轮轴渗碳淬火前,进行粗切齿的软切时提前调整软切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圆锥齿轮轴凹面的干涉现象;其中提前调整软切参数具体是指在避免齿端接触的前提下,将克林根贝格圆锥齿轮轴软切凸、凹头滚检接触区位置都向小端偏移;其中软切参数具体是指鼓形量Cb值和偏心距EExz,并且每次调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燕芳,王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