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100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0~40份,薏苡仁20~30份,龙胆草15~25份,败酱草5~15份,黄芪5~15份,积雪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本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本药物对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流脓等症状以及眩晕、呕吐、高热等并发症,起效快、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的中药材,配方合理,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慢性中耳炎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0~40份,薏苡仁20~30份,龙胆草15~25份,败酱草5~15份,黄芪5~15份,积雪草5~15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本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本药物对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流脓等症状以及眩晕、呕吐、高热等并发症,起效快、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的中药材,配方合理,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慢性中耳炎之用。【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涉及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为最常见的 耳部疾病,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隙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甚至可引起严重的颅内、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本病多因急性 化脓性中耳炎误治或失治所致。中医称本病为"脓耳",临床辩证可分为脾虚湿困、肾阴亏虚 两个证型。 目前,慢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局部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 药物混合液,这些药物和激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不宜长 期使用,从而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的内服中药组 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0?40 份,薏该仁20?30份,龙胆草15?25份,败酱草5?15份,黄苗5?15份,积雪草5? 15份。 作为优选组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2?38份,薏苡仁22?28份,龙胆 草17?23份,败酱草7?13份,黄芪7?13份,积雪草7?13份。 作为优选组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4?36份,薏苡仁24?26份,龙胆 草19?21份,败酱草9?11份,黄苗9?11份,积雪草9?11份。 作为较佳组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5份,薏苡仁25份,龙胆草20份,败 酱草10份,黄苗10份,积雪草10份。 本专利技术中药的服用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600ml,浸泡1 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150ml ;二煎加热水6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 煎5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2小时各服150ml,温开水送服。服 药期间忌食腥辣及寒凉食物。 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药理:虎耳草,味微苦、辛, 性寒,具有消肿解毒之功效;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清热排脓;龙胆草,味苦,微 甘、性寒,清热解毒;败酱草,解毒消肿,排脓祛瘀;黄英,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积雪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半 夏,散结消肿、燥湿止痛。以上药物合用,共奏利湿排脓,消肿祛瘀之功效,使湿瘀分化,脓排 肿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治慢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表明, 对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流脓等症状以及眩晕、呕吐、高热等并发症,起效快、效果显著;采用 天然的中药材,配方合理,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处方,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0份,薏苡仁20份,龙胆草25份,败酱草10 份,黄苗5份,积雪草10份。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在早晚饭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1 :滕先生,40岁,农民,2013年5月就诊。反复右侧外耳道流脓,听力记 忆力下降,伴头痛头昏、口干咽干痛,夏季或感冒、上火时加重。最近又因天气炎热病情加 重,右耳流脓不止,听力减退,经服抗炎药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未见好转,痛苦不堪。查体 : 外耳道见较多脓液,鼓膜轻微穿孔,舌质淡红,苔腻,微黄,脉缓。服用本实施例中药一个疗 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一个疗程诸症消失,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实施例2 处方,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40份,薏苡仁30份,龙胆草15份,败酱草5份, 黄苗5份,积雪草5份。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在早晚饭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2 :康女士,30岁,工人,2013年7月就诊。患慢性中耳炎,经常流脓,咽 异物感、粘稠痰多,尤其工作劳累时,同时偏头痛,长期服用抗生素收效甚微。查体:左侧外 耳道大量脓性分泌物,质稀,鼓膜轻微穿孔,舌淡红苔黄腻,脉缓而弦。服用本实施例中药一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一个疗程诸症消失,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实施例3 处方,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5份,薏苡仁25份,龙胆草20份,败酱草10 份,黄芪10份,积雪草10份。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在早晚饭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3:林先生,50岁,工人。2013年8月就诊。自述反复左侧外耳道流脓, 听力减退20年,每因感冒及上火时症状加重。近日因情志不遂,症状加重,故来诊,要求服 中药治疗。查体:两耳侧外耳道大量脓性分泌物,鼓膜穿孔,舌淡红苔黄腻,脉缓而弦。服用 本实施例中药一疗程后,脓液减少,继服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应当指出,以上案例仅是本专利技术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性。【权利要求】1. 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 草30?40份,薏苡仁20?30份,龙胆草15?25份,败酱草5?15份,黄芪5?15份, 积雪草5?1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 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2?38份,薏苡仁22?28份,龙胆草17?23份,败酱草7?13 份,黄芪7?13份,积雪草7?13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 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4?36份,薏苡仁24?26份,龙胆草19?21份,败酱草9?11 份,黄苗9?11份,积雪草9?11份。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 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5份,薏苡仁25份,龙胆草20份,败酱草10份,黄芪10份,积雪 草10份。【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4147448SQ201410436740【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蔡炜 申请人:蔡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虎耳草30~40份,薏苡仁20~30份,龙胆草15~25份,败酱草5~15份,黄芪5~15份,积雪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蔡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