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容专利>正文

一种木片传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648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1:57
一种木片传送机,包括机架、升降货架、钉棍、控制棍、导航棍、导航板、助航压花棍、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下限感应装置、物料感应装置、抬升气缸、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和控制箱;控制箱为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气缸的电磁阀、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以及下限感应装置的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木片传送机,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输送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很少需人工参与,利于安全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木片传送机,包括机架、升降货架、钉棍、控制棍、导航棍、导航板、助航压花棍、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下限感应装置、物料感应装置、抬升气缸、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和控制箱;控制箱为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气缸的电磁阀、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以及下限感应装置的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一种木片传送机,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输送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很少需人工参与,利于安全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 一种木片传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片传送机。
技术介绍
在木料复合板的制作中,对木片进行过胶处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现在普遍使用的过胶方法是人工将木片送至过胶机的木片入口,这样一来,不仅耗费人力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依靠人手输送甚至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有违于安全生产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木片传送机。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木片传送机,包括机架、升降货架、钉棍、控制棍、导航棍、导航板、助航压花棍、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下限感应装置、物料感应装置、气缸、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和控制箱;所述升降货架设置在机架底部,货架提升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方,货架提升电机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货架上、下移动;助航压花棍、导航棍、控制棍和钉棍从前至后依次可转动地平行设置在一活动架上,活动架的前方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的前框上,活动架的后方铰接气缸的活塞杆,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后框上;木片传送电机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助航压花棍和钉棍的转动;上限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其触碰感应头向下伸出一定的长度;所述物料感应装置设置在活动架上,其正下方的升降货架的平台上开设孔洞;所述上限感应装置设置在机架前框上方,起升降货架的上升高度极限保护作用;所述下限感应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框架下方,起升降货架的下降限位作用;所述控制箱为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气缸的电磁阀、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以及下限感应装置的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钉棍在活动架上并列平行设置两个,两个钉棍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其触碰感应头穿过两钉棍之间的空隙向下伸出一定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与升降货架之间通过压力弹簧弹性连接,使平台在竖直方向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导航板在导航棍的下方并列设置8块,每一块下方均设有弹簧,依靠弹簧的弹力使导航板与导航棍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输送效率高;2、自动化程度高,很少需人工参与,利于安全生产;3、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右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3是活动架被抬升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视图;图5是钉棍立体图;图6是升降货架的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木片传送机,如图所示,包括机架1、升降货架2、钉棍3、控制棍4、导航棍5、导航板6、助航压花棍7、上限位装置8、上限感应装置9、下限感应装置10、物料感应装置11、气缸12、货架提升电机13、木片传送电机14和控制箱(图中没有画出)。升降货架2设置在机架I底部,货架提升电机13设置在机架I上方,货架提升电机13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货架2上、下移动(其具体工作结构原理是在机架I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个链轮,和货架提升电机13传动连接的变速箱带动上方链轮转动,上方链轮通过链条15与下方链轮传动连接,升降货架2的平台201与链条15上一点固定连接,通过链条15的环绕转动来实现升降货架2的上的平台201的升降功能)。助航压花棍7、导航棍5、控制棍4和钉棍3从前至后依次可转动地平行设置在一活动架16上,活动架16的前方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I的前框上,活动架16的后方铰接气缸12的活塞杆,气缸12设置在机架I的后框上。如图2和图4所示,助航压花棍7的下方还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弹性支撑的水平棍18,弹性支撑的水平棍18受到压力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弹性上下移动,使得助航压花棍7和弹性支撑的水平棍18之间的间隙大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进而使形状、厚度均略有不同的木片都能够顺利的通过缝隙送往过胶机。木片传送电机14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助航压花棍7和钉棍3的转动。上限位装置8设置在机架I上方,其触碰感应头向下伸出一定的长度。物料感应装置11设置在活动架16上,其正下方的升降货架的平台201上开设孔洞202。平台201与升降货架2之间通过压力弹簧弹性连接(四角处各设置一个弹簧,共设4个弹簧,图中没有画出),从而使得平台201在竖直方向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位移,避免与上限位装置8的探头刚性碰撞而损坏探头或其它装置,同时也减轻了上面钉棍与平台201之间的压力。上限感应装置9设置在机架I的前框上方,起到升降货架2的上升高度极限保护作用。下限感应装置10设置在机架I的后框架下方,起到升降货架2的下降限位作用。控制箱为货架提升电机13、木片传送电机14、气缸12的电磁阀、上限位装置8、上限感应装置9以及下限感应装置10的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钉棍3在活动架上并列平行设置两个,两个钉棍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上限位装置8设置在机架I上方,其触碰感应头穿过两钉棍3之间的空隙向下伸出一定的长度。 工作前,先将木片若干张整齐地堆叠在升降货架2的平台201上,通过控制箱开动机器,货架提升电机13带动链条15的转动,进而带动升降货架2的平台201向上升起。当平台201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其上面堆叠的木片碰触到上限位装置8的触碰感应头,升降货架2停止升降,并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开动木片传送电机14,带动助航压花棍7和钉棍3转动,钉棍3转动将最上一层木片向前方扒送,扒送至预设距离时,气缸12的活塞杆向上顶起将活动架16抬起,钉棍3不再接触木片,木片经过助航压花棍7与弹性支撑的水平棍18之间的缝隙继续向前传送至过胶机进行下一步的过胶处理。控制棍4控制木片在向前扒送的过程中不至于从上方翘起,导航棍5和导航板6起到对木片的导航和限进作用(每次只能进一片,并且将木片准确的引导到助航压花棍7与弹性支撑的水平棍18之间),导航板6在导航棍5的下方并列设置8块,每一块下方均设有弹簧601,依靠弹簧601的弹力使导航板6与水平面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角度,也使得导航板6与导航棍5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从而使得每一次只能通过一片木片,如图2所示。由于导航板6与导航棍5之间的缝隙是通过弹簧601的弹力来维持的,8块导航板6每一块与导航棍5之间的缝隙都可在一定程度内弹性变化,即便木片的形状不太平整(例如:呈波浪形)仍可以顺利的通过。当一片木片被输送走后,上限位装置8的触碰感应头不再接触到木片,升降货架2会继续上升直至最上方木片再次碰触上限位装置8的触碰感应头时停止。在机架I的前框上还设有机头物料感应装置17,当过胶机接取木片后,机头物料感应装置17感应到机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片传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货架、钉棍、控制棍、导航棍、导航板、助航压花棍、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下限感应装置、物料感应装置、气缸、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和控制箱;所述升降货架设置在机架底部,货架提升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方,货架提升电机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货架上、下移动;助航压花棍、导航棍、控制棍和钉棍从前至后依次可转动地平行设置在一活动架上,活动架的前方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的前框上,活动架的后方铰接气缸的活塞杆,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后框上;木片传送电机通过变速箱及链传动机构带动助航压花棍和钉棍的转动;上限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其触碰感应头向下伸出一定的长度;所述物料感应装置设置在活动架上,其正下方的升降货架的平台上开设孔洞;所述上限感应装置设置在机架前框上方,起升降货架的上升高度极限保护作用;所述下限感应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框架下方,起升降货架的下降限位作用;所述控制箱为货架提升电机、木片传送电机、气缸的电磁阀、上限位装置、上限感应装置以及下限感应装置的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容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