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慧专利>正文

转运急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611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麻醉复苏室的转运急救箱,属于具有保持或支托外科器具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和通过卡扣与之扣合的箱盖,箱盖的外侧面设置轴向翻折的提手,箱体内设置储物盘,储物盘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和分格式隔板分为多个储物格的上层储物盘,经提手式隔板均分为两个储物格的下层储物盘,箱体对应内侧壁分别形成支撑储物盘的阶梯状支撑柱,上层储物盘的每个储物格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多个槽架。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医生转运病人途中,由于病床存放抢救物品有限,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抢救不及时引发抢救事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用快捷、携带方便,为转运急救提供充足药品和物资,杜绝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麻醉复苏室的转运急救箱,属于具有保持或支托外科器具的装置。本技术包括箱体和通过卡扣与之扣合的箱盖,箱盖的外侧面设置轴向翻折的提手,箱体内设置储物盘,储物盘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和分格式隔板分为多个储物格的上层储物盘,经提手式隔板均分为两个储物格的下层储物盘,箱体对应内侧壁分别形成支撑储物盘的阶梯状支撑柱,上层储物盘的每个储物格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多个槽架。这样设计的本技术,有效避免医生转运病人途中,由于病床存放抢救物品有限,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抢救不及时引发抢救事故的不足。本技术取用快捷、携带方便,为转运急救提供充足药品和物资,杜绝安全隐患。【专利说明】转运急救箱
本技术涉及具有保持或支托外科器具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麻醉复苏室的转运急救箱。
技术介绍
医院里除局麻外的所有手术病人,术后均需要转运至复苏室进行监护观察,待病人麻醉完全苏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普通病房。 每天复苏室护士要转运40至50个病人回普通病房,由于工作量大,转运路途长,转运途中可能发生患者躁动,恶心呕吐,输液器管路脱出,液体输完等各种突发情况,另有一些危重病人常因病情需要或进一步治疗而进行院内转运和外出检查,而转运过程中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均可增加病人猝死的风险。如在转运病人的途中没有周密的应急预案和齐备的抢救物品,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医院只是将一些需要使用的抢救物品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由于抢救物品存放数量受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给医生抢救带来了很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转运病人时将抢救物品放置在病床上,由于存放数量受限,一旦有突发情况由于抢救物品不足而不能及时抢救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层放置抢救物品,储存充足,能及时满足抢救需要的转运急救箱。 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运急救箱,包括箱体和通过卡扣与之扣合的箱盖,箱盖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翻折的提手,箱体内设置储物盘,所述储物盘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和分格式隔板分为多个储物格的上层储物盘,经提手式隔板均分为两个储物格的下层储物盘,箱体对应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支撑储物盘的阶梯状支撑柱,上层储物盘的每个储物格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多个槽架,所述提手式隔板的高度大于储物盘的高度,且各自分别形成在储物盘的长度或宽度中心线上。 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克服了医生转运病人途中,由于病床存放抢救物品有限,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抢救不及时,易引发事故的不足,本技术箱体内储存物品充足,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进行抢救,提高了抢救效率,且制作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上层储物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下层储物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箱盖 2a、提手3、卡扣 4、储物盘4a、上层储物盘 4b、下层储物盘5a、5b、提手式隔板 5c、分格隔板6、储物格 7、支撑柱7a、第一支撑柱 7b、第二支撑柱8、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转运急救箱,包括箱体I和通过卡扣3与之扣合的箱盖2,箱盖2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翻折的提手2a,箱体I内设置储物盘4,所述储物盘4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5a和分格式隔板5c均分为六个储物格6的上层储物盘4a,经提手式隔板5b均分为两个储物格6的下层储物盘4b,箱体对应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支撑储物盘4的阶梯状支撑柱7,上层储物盘4a的每个储物格6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5个并排槽架8,所述提手式隔板5a、5b的高度大于储物盘4的高度,且各自分别形成在储物盘4的长度或宽度中心线上。 所述箱体I对应的内侧壁是前后内侧壁,或左右内侧壁分别对应形成支撑储物盘4的阶梯状支撑柱7。 所述阶梯状支撑柱7 —体形成的第一支撑柱7a与向外凸出的第二支撑柱7b形成有段位差(阶梯高度),所述段位差>具有提手式隔板5b的下层储物盘4b整体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柱7a支撑上层储物盘4a,第二支撑柱7b支撑下层储物盘4b。 第一支撑柱7a截面为长方形,第二支撑柱7b截面为第一支撑柱7a截面加倍的方形。 所述上层储物盘4a大于下层储物盘4b的长度和宽度。 使用本技术时,将医用瞳孔灯一支,听诊器一支,加压吸氧面罩,口咽通气道等,分别放置在箱体I内下部的储物仓内;拿取下层储物盘4b的提手式隔板5b放入箱体I内,使第二支撑柱7b支撑下层储物盘4b的底面,不同型号的空针、安尔碘、棉签、3M粘膏,纱布,输液器,治疗敷贴等抢救物品放置在下层储物盘4b的两个储物格6内;将盐酸肾上腺素注射剂,硫酸阿托品注射剂,盐酸多巴胺,尼可刹米,利多卡因,得普利麻等易碎的抢救药物安瓿放置在上层储物盘4a形成有并排槽架8的储物格6内;分类放好后,拿取上层储物盘4a的手提式隔板5a放入箱体I内,使第一支撑柱7a支撑上层储物盘4a的底面;将箱盖2盖上,卡扣3扣合连接,防止转运途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箱盖2被打开,抢救物品掉落;可将箱体I内的物品名称和数量打印在卡片上贴在箱体I的外侧,便于护士使用时进行抢救物品数量确认,打开提手2a即可准备使用。医生需要转运病人时,拿取箱盖2的提手2a,将箱体I放置在转运病人的病床边上,当病人遇到突发情况时,打开卡扣3,翻开箱盖2,即可取用箱体I中储物盘4内存放的抢救物品,拿取提手式隔板5a即可将上层储物盘4a取出,拿取提手式隔板5b即可将下层储物盘4b取出,由于储存的抢救物品充足,不会给抢救带来任何困扰,当病人生命体征正常后,将抢救物品按先后次序放回储物盘4内,再把储物盘4按先后顺序放入箱体I内,用卡扣3扣合好后将箱体I再放回转运病人的病床边上,然后继续进行病人转运。 这样设计的本技术采用白色透明塑料制作,充分利用了箱体内和储物盘的储物空间,将抢救物品分类存放,取用时一目了然,保证抢救工作的及时进行,箱体密封性好,转运过程中的颠簸不会造成箱内抢救物品的损坏,本技术取用快捷、携带方便,为转运途中的急救提供了充足的药品和物资,确保了麻醉后复苏病人及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转运急救箱,包括箱体(I)和通过卡扣(3)与之扣合的箱盖(2),箱盖(2)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翻折的提手(2a),箱体(I)内设置储物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盘(4)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5a)和分格式隔板(5c)分为多个储物格(6)的上层储物盘(4a),经提手式隔板(5b)均分为两个储物格(6)的下层储物盘(4b),箱体(I)对应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支撑储物盘(4)的阶梯状支撑柱(7),上层储物盘(4a)的每个储物格(6)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多个槽架(8),所述提手式隔板(5a)、(5b)的高度大于储物盘(4)的高度,且各自分别形成在储物盘(4)的长度或宽度中心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对应的内侧壁是前后内侧壁,或左右内侧壁分别对应形成支撑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运急救箱,包括箱体(1)和通过卡扣(3)与之扣合的箱盖(2),箱盖(2)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翻折的提手(2a),箱体(1)内设置储物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盘(4)至少为两个,分别为经提手式隔板(5a)和分格式隔板(5c)分为多个储物格(6)的上层储物盘(4a),经提手式隔板(5b)均分为两个储物格(6)的下层储物盘(4b),箱体(1)对应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支撑储物盘(4)的阶梯状支撑柱(7),上层储物盘(4a)的每个储物格(6)内形成有防止安瓿滑落的多个槽架(8),所述提手式隔板(5a)、(5b)的高度大于储物盘(4)的高度,且各自分别形成在储物盘(4)的长度或宽度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慧齐华英苗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田慧齐华英苗桂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