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510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生态屋,包含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平台、设置在平台上由房屋骨架和墙体构成的房屋主体,还包含:设置在房屋主体上方的房顶;其中,平台的任意一侧向地面进行延伸,形成抵在地面上的楼梯梯段;该生态屋还包含:分布在平台底部的支撑梁;其中,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撑柱进行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向平台的外缘进行延伸直至抵住平台。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地面上设有支撑柱,且在支撑柱上设有平台,并且在支撑柱与平台的外缘部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平台的支撑梁,使得整套房屋的搭建可完全远离地面,保证了施工人员可在不砍伐任何树木的条件下完成对房屋的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生态屋,包含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平台、设置在平台上由房屋骨架和墙体构成的房屋主体,还包含:设置在房屋主体上方的房顶;其中,平台的任意一侧向地面进行延伸,形成抵在地面上的楼梯梯段;该生态屋还包含:分布在平台底部的支撑梁;其中,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撑柱进行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向平台的外缘进行延伸直至抵住平台。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地面上设有支撑柱,且在支撑柱上设有平台,并且在支撑柱与平台的外缘部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平台的支撑梁,使得整套房屋的搭建可完全远离地面,保证了施工人员可在不砍伐任何树木的条件下完成对房屋的建造。【专利说明】 生态屋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提高,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生态屋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住宅。它不仅节约寸土寸金的市区地面,形成立体绿化,更能发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热岛效应、循环利用雨水、净化空气、节约能源等一系列功能。 但由于生态屋在目前主要是作为旅游度假的景区别墅,所以一般在建造时大多会采用比较大型的建筑群体,以保证整片建筑群体能够与景区更好的融合,给居住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目前,针对一些建造在树林或森林中的生态屋,由于在建造之前需要大面积的砍伐树木,以保证具有足够空旷的区域来建造房屋,所以当整片房屋建造完成后,对森林或树林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从而影响了整个树林或森林的生态环境。 如何保证在不砍伐任何树木的条件下,在树林或森林中建造房屋,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屋,可在不砍伐任何树木的条件下完成房屋的搭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生态屋,包含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由房屋骨架和墙体构成的房屋主体,还包含:设置在所述房屋主体上方的房顶; 其中,所述平台的任意一侧向所述地面进行延伸,形成抵在所述地面上的楼梯梯段; 所述生态屋还包含:分布在所述平台底部的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向所述平台的外缘进行延伸直至抵住所述平台。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在地面上设有支撑柱,且在支撑柱上设有用于建造房屋的平台,并且在支撑柱与平台的外缘部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平台的支撑梁,使得整套房屋的搭建可完全远离地面,直接在平台上完成即可,保证了施工人员可在不砍伐任何树木的条件下完成对房屋的建造,从而确保了整片树林或森林的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并且,由于平台的一侧还具有一个抵在地面上的楼梯梯段,从而方便了居住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通过楼梯梯段在平台与地面之间进行走动,使得本技术的生态屋更具头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外缘有部分向外扩张形成抵住所述支撑梁的凸缘部。由于支撑梁是抵在支撑柱的凸缘部上的,使得支撑柱在对支撑梁进行支撑时,通过凸缘部可对支撑梁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原本施加在支撑柱上的应力,使得支撑梁和支撑柱在对平台进行支撑时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部向所述地面进行延伸直至抵在所述地面上,通过地面对所述凸缘部进行支撑,以减小原本施加在凸缘部上的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柱和支撑梁在对平台进行支撑时的支撑效果。 另外,所述平台的四周设有扶手围栏。通过扶手围栏可提高行人在平台上行走时的安全性。 另外,所述房顶为由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构成的尖顶结构,且所述第一板材和/或所述第二板材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玻璃窗的镂空区。从而使得外界的光线可通过第一板材和/或第二板材上的镂空区射入房屋内,提高了房屋内的采光,从而使得居住者在白天时,可直接采用外界所射入房屋内的光线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以此降低采用白炽灯、节能灯等日常照明的概率,使得整个生态屋在日常居住时更加节能环保。 另外,所述房屋骨架包含M组钢结构组件,其中所述M为自然数,相邻两组钢结构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结构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由于房屋骨架是由多组钢结构组件依次连接组成,且每相邻两组钢结构组件之间是采用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并且连接件与钢结构组件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整套房屋骨架的组装能够完全在现场完成,以使得整套房屋骨架的搭建更为简化,缩短了整套房屋施工的时间。另外,由于整套房屋的钢结构骨架可在现场进行施工,所以使得整套房屋在运输时可直接对房屋的各钢结构组件进行单独运输,以减小运输整套房屋骨架所占的体积,所以在一次运输的过程中,可直接运输搭建3至4套房屋骨架所用的钢结构组件,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输时所投入的成本。 其中,连接件为双通、三通或四通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的每一通路形成能够被所述钢结构组件的端部插入的内螺纹段,而所述钢结构组件的端部形成连接所述连接件内螺纹段的外螺纹段。由于连接件为多通结构,且连接件的每一通路形成内螺纹,而每组钢结构组件的端部形成外螺纹段,在实际组装时,只需将每组钢结构组件的端部直接旋进相应连接件的每个通路的内螺纹段内,即可完成整套房屋骨架的组装。并且,为了满足实际的组装需求,所述连接件也可采用螺栓,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相邻两组钢结构组件之间也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施工人员可根据整套房屋骨架的特性、图纸要求以及实际的组装需求进行选择。 另外,所述墙体包含N块墙体板材,由N块墙体板材依次拼接构成,其中所述N为自然数。由于房屋的内墙是由多块墙体板材依次拼接而成,从而使得整套房屋的墙体组装能够在现场完成,并且在运输时,可直接对各墙体板材进行运输,进一步减少了运输时所投入的成本。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块墙体板材之间可采用扣合的方式依次拼接或采用粘合剂进行拼接,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的装配需求进行选择。 并且,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所述墙体板材与所述房屋骨架之间采用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或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而当墙体板材与所述房屋骨架之间选择采用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并且每块墙体板材之间也同样采用扣合的方式依次拼接时,由于无需采用任何连接件,所以可使整套房屋内墙的组装更为简便,进一步缩短了整套房屋施工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板材包含聚苯颗粒水泥板、设置在所述聚苯颗粒水泥板两侧的硅酸钙板。由于墙体板材是由硅酸钙板和聚苯颗粒水泥板组合构成,从而使得整块墙体板材不易吸水,确保了整套房屋在现场施工时不会因天气因素或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墙体板材出现破损或腐烂的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态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房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墙体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态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房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钢结构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屋,其特征在于:包含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由房屋骨架和墙体构成的房屋主体,还包含:设置在所述房屋主体上方的房顶;其中,所述平台的任意一侧向所述地面进行延伸,形成抵在所述地面上的楼梯梯段;所述生态屋还包含:分布在所述平台底部的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向所述平台的外缘进行延伸直至抵住所述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尚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