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199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包括上方开口的方形房体(1),所述房体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后墙板(3)、左墙板(4)、前墙板(5)、右墙板(6)和活动墙(7),房体内设置有2个工作间(8,9),后墙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床,所述房体上方设置有顶板(2),顶板(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前墙板(5)或后墙板(3)活动链接,顶板(2)由两块板状结构通过合页装置连接而成,其连接线与顶板(2)和房体(1)的连接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移动住宅
本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移动住宅。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房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住房,尤其是那些刚刚毕业工资不高又不愿意接受父母帮助的年轻人,因此很多人选择了蜗居。经过一些调研,我们了解到现在的蜗居存在很多的问题,房间阴暗不通风,面积狭小,储藏空间不够,空间单一没有趣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移动住宅,集多种可变化家具于一体,节省了空间面积的同时有又具有趣味性,它还具有可变化的墙面和屋顶,使其可以很好的进行采光和通风。 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方形房体(I ),所述房体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后墙板(3 )、左墙板(4 )、前墙板(5 )、右墙板(6 )和活动墙(7 ),房体内设置有2个工作间(8,9),后墙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床,活动床(14)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后墙板(3)收起和放下,左墙板(4)和与其相对的右墙板(6)上分别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进和滑出的空洞,左墙板(4)或右墙板(6)上设置有顶部悬挂的推拉门(10),前墙板(5)上设置有容纳活动墙(7)的孔洞,活动墙(7)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前墙板(5)收起和放下;所述房体上方设置有顶板(2),顶板(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前墙板(5)或后墙板(3)活动链接,顶板(2)由两块板状结构通过合页装置连接而成,其连接线与顶板 (2)和房体(I)的连接线平行;所述工作间(8,9)为方形,其面向房体内部的一面开放。 所述前墙板(5)内壁下方中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桌板(11),桌板(11)下方设置有抽屉。 所述桌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书架(16),书架(16)的高度与桌板(11)高度一致。 所述抽屉的高度与活动床(14)和后墙板(3)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工作间(8,9)和底板之间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动的轨道。 所述前墙板(5)上的孔洞和活动墙的尺寸一致。 所述工作间(8,9)上设置有工作板(12)和容纳桌板的孔洞,孔洞设置在与工作间(8,9)开放面相对的一面上,工作板(12)的下端和工作间活动链接,工作间中与开放面相邻的2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板的支撑件(13)。 所述支撑件(13)的高度与工作板和工作间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住宅的底板下方设置有供住宅移动的轮子。 其中房顶是一个可变化的房顶,是有两块板状结构拼接而成,房顶通过与房体的连接轴可进行转动,使房顶从平面状变为两坡状,增大了采光和通风; 工作间是可以移动的,使用时,可将工作间向外推,接口形成一个舒适且温馨的工作环境。 前墙板(5)上的活动墙(7)可根据情况向外旋转,即可当做躺板进行休闲娱乐。 前墙板(5)内壁下方中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桌板(11),桌板(11)下方设置有抽屉,可在桌板两侧分别放置长方体的板凳,板凳和桌板组合成榻榻米状,使用时,将桌板拉伸开即可。 板凳为空心的,可起到储存收纳的作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现在蜗居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小型住宅的设计方向,可以根据住户的不同需求更改室内的家具组成,但是根本目的是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小面积中挖掘更多的空间可以使用,同时创造有趣的变化。本设计可以模数化,进行量产,在用途上不仅可以作为住宅,通过改造还可以用作公园的移动报亭,奶茶店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不使用时外观图; 图2、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工作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活动墙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中活动床的使用状态结构体; 图9为本技术中桌板和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房体(1),顶板(2),后墙板(3)、左墙板(4)、前墙板(5)、右墙板(6),活动墙(7 ),工作间(8,9 ),推拉门(10 ),桌板(11),工作板(12 ),支撑件(13 ),活动床(14 ),抽屉 (15),书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方形房体(I ),所述房体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后墙板(3 )、左墙板(4 )、前墙板(5 )、右墙板(6 )和活动墙(7 ),房体内设置有2个工作间(8,9),后墙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床,活动床(14)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后墙板(3)收起和放下,左墙板(4)和与其相对的右墙板(6)上分别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进和滑出的空洞,左墙板(4)或右墙板(6)上设置有顶部悬挂的推拉门(10),前墙板(5)上设置有容纳活动墙(7)的孔洞,活动墙(7)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前墙板(5)收起和放下;所述房体上方设置有顶板(2),顶板(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前墙板(5)或后墙板(3)活动链接,顶板(2)由两块板状结构通过合页装置连接而成,其连接线与顶板 (2)和房体(I)的连接线平行;所述工作间(8,9)为方形,其面向房体内部的一面开放。 所述前墙板(5)内壁下方中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桌板(11),桌板(11)下方设置有抽屉。 所述桌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书架(16),书架(16)的高度与桌板(11)高度一致。 所述抽屉的高度与活动床(14)和后墙板(3)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工作间(8,9)和底板之间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动的轨道。 所述前墙板(5)上的孔洞和活动墙的尺寸一致。 所述工作间(8,9)上设置有工作板(12)和容纳桌板的孔洞,孔洞设置在与工作间(8,9)开放面相对的一面上,工作板(12)的下端和工作间活动链接,工作间中与开放面相邻的2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板的支撑件(13)。 所述支撑件(13)的高度与工作板和工作间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住宅的底板下方设置有供住宅移动的轮子。 本实施例中活动墙由两块组成,可根据情况选择放下其中一块或两块都放下; 所述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书架,可根据需要在桌板周围放置长方体凳子,桌板、书架、长方体凳子可组成榻榻米状。 书架的高度同收叠后的桌板同高,书架分上下三层,上层比较矮,并且中间由竖木板左右隔开,里面封闭的部分可布置地灯,外侧可放置植物,第二层和第三层可以放置书本。书架的最上层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透出地灯的光。 可折叠的桌子下是个柜体可以储物,里面有一个抽屉,抽屉抽出后,竖向放置可以支撑翻开的桌子。 睡觉时,将两个工作间外推,抽出桌板下方的抽屉,放下活动床,使活动床的活动端位于抽屉上,即可休息,这样在床不使用时,可减少床对空间的占用。 住宅的底板下方设置有供住宅移动的轮子可让本技术可以自由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方形房体(1),所述房体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后墙板(3)、左墙板(4)、前墙板(5)、右墙板(6)和活动墙(7),房体内设置有2个工作间(8,9),后墙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床,活动床(14)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后墙板(3)收起和放下,左墙板(4)和与其相对的右墙板(6)上分别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进和滑出的空洞,左墙板(4)或右墙板(6)上设置有顶部悬挂的推拉门(10),前墙板(5)上设置有容纳活动墙(7)的孔洞,活动墙(7)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前墙板(5)收起和放下;所述房体上方设置有顶板(2),顶板(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前墙板(5)或后墙板(3)活动链接,顶板(2)由两块板状结构通过合页装置连接而成,其连接线与顶板(2)和房体(1)的连接线平行;所述工作间(8,9)为方形,其面向房体内部的一面开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移动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方形房体(1),所述房体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后墙板(3 )、左墙板(4 )、前墙板(5 )、右墙板(6 )和活动墙(7 ),房体内设置有2个工作间(8,9),后墙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动床,活动床(14)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后墙板(3)收起和放下,左墙板(4)和与其相对的右墙板(6)上分别设置有供工作间(8,9)滑进和滑出的空洞,左墙板(4)或右墙板(6)上设置有顶部悬挂的推拉门(10),前墙板(5)上设置有容纳活动墙(7)的孔洞,活动墙(7)通过其下端的活动轴可相对于前墙板(5)收起和放下;所述房体上方设置有顶板(2),顶板(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前墙板(5)或后墙板(3)活动链接,顶板(2)由两块板状结构通过合页装置连接而成,其连接线与顶板(2)和房体(I)的连接线平行;所述工作间(8,9)为方形,其面向房体内部的一面开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移动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板(5)内壁下方中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桌板(11),桌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雁豆琪高航黄晓荷窦智陈喜智唐驰进曹婧妮廖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