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淑贞专利>正文

骨灰艺术化、人性化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224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遗体火化后骨灰进一步艺术化、人性化处理方法。通过将骨灰碾成粉末加入能塑形的材料,再根据不同要求,塑成不同形状胚体后进一步加工制成能重现逝者坐姿立位、音容笑貌或逝者生前崇拜、向往的某一形象,这时骨灰将作为一件艺术品、纪念品、珍藏品与生者永伴,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清明等祭扫时人力、物力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遗体火化后骨灰的处理方法,具体说是将火化后的骨灰作进一步艺术化、人性化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每一个人在生命的终点都必经火化,然后将骨灰盛盒墓葬或寄存,也有少数供奉家中,由于中国十三亿人口,每年有无数人死亡,若干年后许多风景胜地被毁林造墓、水土流失,远远望去成一片白茫茫石碑耸立。寄存同样占用地理空间,供奉家中平添凄凉哀伤和恐惧感。每年清明祭扫时,大量人力、财力、时间都耗费在交通堵塞上,车祸频繁发生。焚烧祭品污染环境,海葬虽节约,但随着最后一撒,海水带去了不尽的思念,也留下了对亡父母不孝的阴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骨灰经过艺术化、人性化处理,不再占用山林土地,污染环境,作为一件艺术品、纪念品、珍藏品与生者永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把青山绿地留于后人,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节省每年清明冬至祭扫的财力、物力,并让逝去亲人的骨灰作为一件艺术品、纪念品、珍藏品和生者永伴的目的,采用骨灰进一步处理。具体方案将骨灰碾成粉末和树脂及高强度石膏粉混合成浆,浇注在模具型腔内,固化后脱膜即成某一形状胚体,也可雕塑成某一形状胚体,再根据各人要求打磨、上光、着色、彩绘或金泊贴面,以达到重现逝者生前坐姿立位、音容笑貌,使与生者永伴。也可塑成逝者曾经向往、追求、崇拜的某一形象以完成未竟宿愿。把幼年夭折的小儿的骨灰塑成天使,给父母带来无限慰藉。还可配置各种形状、材质的底座,加刻姓名、生卒年月、功绩、坐佑铭等。具体实施例方式固定的塑形,如观世音菩萨、英雄人物、天使,将骨灰碾成粉末加树脂和高强度石膏粉混合成浆,浇注在选定的模具型腔内,固化后脱膜,单色的在浇注前与颜料拌匀,彩色的脱膜后上色彩绘。特殊式样塑形,如要求与生者生前容貌相同,可根据照片、电脑等技术处理后再制成特制模具型腔,将混合成浆的骨灰、树脂、高强度石膏注入型腔内,固化后进一步雕塑成型。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加工如打磨、上光、着色、彩绘或金泊贴面等。再根据不同的要求配置不同形状材质的底座。一份骨灰可制成多个塑形。造价便宜,人们能普通接受,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将提供大量再就业岗位。权利要求遗体火化后骨灰的艺术化、人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将骨灰碾粉加入其它能塑形的材料,根据不同要求塑成不同形状的胚体,进一步加工制成逝者坐姿立位或逝者生前向往、崇拜的某一形象,使之成为一件或多件艺术品、珍藏品、纪念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遗体火化后骨灰进一步艺术化、人性化处理方法。通过将骨灰碾成粉末加入能塑形的材料,再根据不同要求,塑成不同形状胚体后进一步加工制成能重现逝者坐姿立位、音容笑貌或逝者生前崇拜、向往的某一形象,这时骨灰将作为一件艺术品、纪念品、珍藏品与生者永伴,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清明等祭扫时人力、物力浪费。文档编号B44C3/06GK1631686SQ20041006802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龚淑贞 申请人:龚淑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遗体火化后骨灰的艺术化、人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将骨灰碾粉加入其它能塑形的材料,根据不同要求塑成不同形状的胚体,进一步加工制成逝者坐姿立位或逝者生前向往、崇拜的某一形象,使之成为一件或多件艺术品、珍藏品、纪念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淑贞
申请(专利权)人:龚淑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