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2070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50%的氧化剂、10~40%的结合剂、5~15%的催化剂、5~15%的乳化剂和5~15%的渗透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液态燃煤助燃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助燃效果好,提高了热能转换率,减少了煤耗,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在燃煤的同时对空气污染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50%的氧化剂、10~40%的结合剂、5~15%的催化剂、5~15%的乳化剂和5~15%的渗透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液态燃煤助燃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助燃效果好,提高了热能转换率,减少了煤耗,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在燃煤的同时对空气污染大大降低。【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化工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用煤大国,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0%以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煤炭仍将在我国能源利用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十分必要。 目前使用煤助燃材料是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主要途径,煤用催化助燃剂大致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强氧化剂为主;第二类以各种金属氧化物及尾矿为主;第三类以低分子醇类为主;第四类以金属羧酸盐类为主。但是,这些助燃剂均存在不少问题:1、不能保证助燃剂在加工、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2、催化助燃效率低环境污染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液态燃煤助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50%的氧化剂、10~40%的结合剂、5~15%的催化剂、5~15%的乳化剂和5~15%的渗透剂。 其中,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1~3混合而成,优选的,按体积比I~2混合。 其中,所述结合剂为吐温;优选吐温20或吐温80。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优选用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按质量比I~3:1~3:1混合;更优选的,采用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按质量比2:3:1混合。 其中,乳化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用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I~2:1~3混合;更优选的,采用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1:2混合。 其中,所述渗透剂为脂肪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磷酸酯。 制备上述任一液态燃煤助燃材料的方法,按配方量取各个原料,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降低碳氧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煤炭的着火点。降低排烟的黑度,并使二氧化硫通过化学反应变为多种硫酸盐被固定在残渣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煤炭清洁燃烧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破坏了煤炭中原有的碳链,使原有的长链分解为短的碳链,增加煤的透气性,易于燃烧,提高热效率达到节煤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质量百分数为40 %的氧化剂、30 %的结合剂、5 %的催化剂、15 %的乳化剂和10%的渗透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1混合,所述结合剂为吐温20,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所述乳化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渗透剂为脂肪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实施例2: 取质量百分数为30%的氧化剂、40%的结合剂、10%的催化剂、10%的乳化剂和10%的渗透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2混合,所述结合剂为吐温80,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铁,所述乳化剂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所述渗透剂为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实施例3: 取质量百分数为35%的氧化剂、30%的结合剂、15%的催化剂、5%的乳化剂和15%的渗透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3混合,所述结合剂为吐温20,所述催化剂为二氧化锰,所述乳化剂为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1:2混合,所述渗透剂为单十二烷基磷酸酯。 实施例4: 取质量百分数为45 %的氧化剂、10 %的结合剂、15 %的催化剂、15 %的乳化剂和15%的渗透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2混合,所述结合剂为吐温80,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按质量比2:3:1混合,所述乳化剂为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2:3混合,所述渗透剂为脂肪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实施例5: 取质量百分数为50%的氧化剂、25%的结合剂、10%的催化剂、10%的乳化剂和5%的渗透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1混合,所述结合剂为吐温20,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按质量比2:2:1混合,所述乳化剂为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1:3混合,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权利要求】1.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50%的氧化剂、10~40%的结合剂、5~15%的催化剂、5~15%的乳化剂和5~15%的渗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硝基苯酚和四甘醇单甲醚按体积比1:1~3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吐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吐温20或吐温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 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按质量比I~3:1~3:1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按体积比I~2:1~3混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脂肪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磷酸酯。10.制备上述任一液态燃煤助燃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方量取各个原料,在常温常压下混合10~15分钟,后静置I~3小时,通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2~4小时即可。【文档编号】C10L9/12GK104130820SQ201410310515【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专利技术者】朱美娟, 刘财军 申请人:江苏华科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燃煤助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50%的氧化剂、10~40%的结合剂、5~15%的催化剂、5~15%的乳化剂和5~15%的渗透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娟刘财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科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