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1982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像素、数据线、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第二电流补偿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用以提供第一电流经由数据线至所述像素。第一电流用以补偿数据线流出的漏电流。第二电流补偿单元用以从所述像素经由数据线汲取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用以补偿流入数据线的漏电流。控制单元用以根据数据线的电压,控制第一电流补偿单元提供第一电流或控制第二电流补偿单元汲取第二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偿漏电流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目前的主动式矩阵显示器而言,如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ActiveMatrixLiquidCrystalDisplay,AMLCD)、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器等,其内部设置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ArraySubstrate)。请参照图1,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晶体管阵列100的示意图。晶体管阵列100电性耦接于M条扫描线S1~SM以及N条数据线D1~DN。另外,晶体管阵列100包含M*N个像素晶体管T11~TMN,每一个像素晶体管电性耦接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每一个像素晶体管对应像素阵列(未示出于图中)中的一个像素。如图1所示,多个像素晶体管耦接于一条数据线。当数据线的其中一个像素晶体管开启时,数据线的其它像素晶体管是关闭的。然而,虽然像素晶体管被控制在关闭的状态,却仍然会有发生漏电流的情况,以至于当提供数据信号给开启的像素晶体管时,在相应的像素中形成的像素电压不完全。像素晶体管发生漏电流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情况为像素晶体管产生的漏电流拉走数据线的电流,举例来说,当提供数据信号给像素晶体管T11时,若像素晶体管T21产生的漏电流拉走数据线D1上的电流,会导致晶体管T11相应的像素形成的像素电压不足;第二种情况为像素晶体管产生的漏电流反馈到数据线,举例来说,当提供数据信号给像素晶体管T11时,若像素晶体管T21产生的漏电流反馈到数据线D1时,会导致晶体管T11相应的像素形成的像素电压过大。换言之,当像素晶体管有发生漏电流的情况时,会导致像素中形成的像素电压不完全,使得像素无法显示正确的亮度,造成色偏或是影像失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显示装置以及像素驱动方法,借以补偿流入数据线或从数据线流出的漏电流,使得电性耦接于数据线的像素可以根据提供的数据电流形成正确的像素电压。本揭示内容的一态样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像素、数据线、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第二电流补偿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数据线电性耦接所述像素。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并用以根据数据线的电压提供第一电流经由数据线至所述像素。第一电流用以补偿数据线流出的漏电流。第二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并用以根据数据线的电压从所述像素经由数据线汲取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用以补偿流入数据线的漏电流。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数据线的电压,控制第一电流补偿单元提供第一电流或控制第二电流补偿单元汲取第二电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像素驱动方法,借由提供第一电流经由数据线至像素阵列中的像素或从像素阵列中的像素经由数据线汲取第二电流,可以补偿像素阵列中在所述数据线的像素发生漏电流的情况。因此,当驱动电路提供数据电流经由数据线至像素时,驱动电路在像素上形成的像素电压可以达到额定电压,使像素显示正确的亮度。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晶体管阵列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偿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偿模块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偿模块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偿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偿模块的示意图;以及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像素驱动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0:晶体管阵列S1~SM:扫描线D1~DN:数据线T11~TMN:像素晶体管200:显示装置210:驱动电路211、300、400、500、600、700:补偿模块212:信号源220:像素阵列P11~PMN:像素P1N、P2N:像素310、410、510、710:第一电流补偿单元320、420、520、720:第二电流补偿单元330、430、530、620:控制单元531:第一微分器532:第一积分器533:第二微分器534:第二积分器535:开关610、740:电流驱动单元630、760:选择器730:第一控制单元750:第二控制单元ID:数据电流IS:驱动电流I1:第一电流I2:第二电流IC1:第一控制信号IC2:第二控制信号IC3:第三控制信号V1:第一工作电压V2:第二工作电压V3:第三工作电压Q1:第一晶体管Q2:第二晶体管Q3:第三晶体管Q4:第四晶体管Q5:第五晶体管Q6:第六晶体管Q7:第七晶体管Q8:第八晶体管Q9:第九晶体管OP1:第一运算放大器OP2:第二运算放大器OP3:第三运算放大器OP4:第四运算放大器OP5:第五运算放大器OP6:第六运算放大器OP7:第七运算放大器OP8:第八运算放大器OP9:第九运算放大器OP10:第十运算放大器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S:储存电容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电阻SW1、SW2、SW3:开关S801、S803、S805、S807、S809、S811: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效果的装置,皆为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另外,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还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请参照图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0包含驱动电路210、像素阵列220以及N条数据线D1~DN,数据线D1~DN电性耦接于驱动电路210和像素阵列220。驱动电路210包含N个补偿模块211和N个信号源212。N个补偿模块211分别电性耦接数据线D1~DN,且N个信号源212分别电性耦接数据线D1~DN。像素阵列220还包含N列M行的M*N个像素P11~PMN,其中N列像素分别电性耦接于数据线D1~DN。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可以是具有晶体管阵列(TransistorArray)的显示装置,如: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ActiveMatrixLiquidCrystalDisplay,AMLCD)、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器等,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操作中,由于补偿模块211电性耦接于相应的一条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像素;一数据线,电性耦接该些像素;一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提供一第一电流经由该数据线至该些像素,以补偿从该数据线流出的漏电流;一第二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从该些像素经由该数据线汲取一第二电流,以补偿流入该数据线的漏电流;以及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控制该第一电流补偿单元提供该第一电流或控制该第二电流补偿单元汲取该第二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08 TW 10310069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像素;一数据线,电性耦接该些像素;一第一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提供一第一电流经由该数据线至该些像素,以补偿从该数据线流出的漏电流;一第二电流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数据线,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从该些像素经由该数据线汲取一第二电流,以补偿流入该数据线的漏电流;以及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该数据线的电压,控制该第一电流补偿单元提供该第一电流或控制该第二电流补偿单元汲取该第二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流补偿单元包含:一第一电容;以及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一第一端电性耦接该第一电容的一端并用以接收一第一工作电压,该第一晶体管的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该第一晶体管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数据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流补偿单元包含:一第二电容;以及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一第一端电性耦接该第二电容的一端并用以接收一第二工作电压,该第二晶体管的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该第二晶体管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数据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一第一端接收该第一工作电压,该第三晶体管的一控制端接收一重置信号,该第三晶体管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一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的一第一端接收该第二工作电压,该第四晶体管的一控制端接收该重置信号,该第四晶体管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其中当该重置信号导通该第三晶体管和该第四晶体管时,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分别经由该第三晶体管和该第四晶体管放电。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单元包含:一第一运算放大器,具有一第一非反相输入端、一第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第一输出端,其中该第一非反相输入端电性耦接该数据线,该第一输出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反相输入端和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一第二运算放大器,具有一第二非反相输入端、一第二反相输入端以及一第二输出端,其中该第二非反相输入端电性耦接该数据线,该第二输出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反相输入端和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一第三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一非反相输入端和该数据线;以及一第四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二非反相输入端和该数据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运算放大器,具有一第三非反相输入端、一第三反相输入端以及一第三输出端,其中该第三非反相输入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工作电压,该第三反相输入端经由一第一电阻电性耦接该第一输出端,该第三输出端经由一第二电阻电性耦接该第三反相输入端;一第四运算放大器,具有一第四非反相输入端、一第四反相输入端以及一第四输出端,其中该第四非反相输入端用以接收该第一工作电压,该第四反相输入端经由一第三电阻电性耦接该第二输出端,该第四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傑张华罡陈致成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