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592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能够在具有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容易地安装防雨罩。婴儿车用的防雨罩40包括前面部分41、一对侧面部分42及背面部分43。在各个侧面部分42上设有一对缝隙46a、46b,侧面部分42被缝隙46a、46b划分为侧面本体42A和翻盖45。婴儿车的操作用把手30被插入到前方缝隙46a、后方缝隙46b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能够在具有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容易地安装防雨罩。婴儿车用的防雨罩40包括前面部分41、一对侧面部分42及背面部分43。在各个侧面部分42上设有一对缝隙46a、46b,侧面部分42被缝隙46a、46b划分为侧面本体42A和翻盖45。婴儿车的操作用把手30被插入到前方缝隙46a、后方缝隙46b内。【专利说明】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婴儿车上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通常,婴儿车具有包括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本体以及安装在婴儿车本体上的车蓬。 在这样的婴儿车上,有时也安装有覆盖婴儿车本体和车篷的防雨罩。 然而,虽然婴儿车本体的操作用把手摇动自如地被安装在婴儿车上,但是根据操作用把手的位置,会有难以安装防雨罩的情况。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一日本特开2007-0624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这些问题而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操作用把手的位置位于哪个位置都能容易且简单地安装在婴儿车上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以及婴儿车。 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防雨罩,其安装在具有婴儿车本体和车篷的婴儿车上,该婴儿车本体包括操作用把手,其特征在于,具有:前面部分;与前面部分相连结的一对侧面部分;以及与前面部分和各个侧面部分相连结的背面部分,其中,在各个侧面部分上形成有从下端向上方延伸并且使得操作用把手插入的缝隙。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操作用把手被安装在婴儿车本体上,使得能够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摇动自如,在各个侧面部分上形成有从下端向上方延伸并且将侧面部分分离成侧面本体和翻盖的一对缝隙,处于前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被插入到前方的缝隙中,而处于后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被插入到后方的缝隙中。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在设置在各个侧面部分上的各个缝隙近旁的侧面本体以及翻盖中,在其中一个上设有扣合部,在另一个上设有与扣合部相扣合的扣定部,通过使该扣合部和扣定部扣合来将该缝隙闭合。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前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由透明材料所构成。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前面部分和至少一个侧面部分通过分割线被分割,该分割线通过拉链被闭合。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在拉链的上端形成有开口,该拉链的开口通过覆盖片从外侧被覆盖。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各个侧面部分的侧面本体中,在翻盖上方的部分上设有I?3mm大小的复数个开孔。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中,设置在侧面本体上的各个开孔具有内径为I?3mm的圆形形状。 本技术还通过一种婴儿车,具有:包括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本体;安装在婴儿车本体上的车篷,以及覆盖婴儿车本体和车篷的防雨罩,其中,防雨罩具有:前面部分;与前面部分相连结的一对侧面部分;以及与前面部分和各个侧面部分相连结的背面部分,在各个侧面部分上形成有在从下端向上方延伸并且使得操作用把手进入的缝隙。 在本技术的婴儿车中,操作用把手可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摇动自如地被安装在婴儿车本体上,在各个侧面部分上形成有从下端向上方延伸并且将各个侧面部分分离成侧面本体和翻盖的一对缝隙,处于前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被插入到前方的缝隙中,而处于后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被插入到后方的缝隙中。 技术效果 根据本技术,能够在具有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上容易且简单地安装防雨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防雨罩且具有处于后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防雨罩且具有处于前方位置的操作用把手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3(a)?(d)是用于说明防雨罩的安装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4(a)?(C)是用于说明操作用把手的切换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操作用把手的把手锁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说明将孩子放入婴儿车和从婴儿车中抱出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显示设置在防雨罩侧面的开孔的图; 图8 (a)、(b)是显示设置在防雨罩侧面的拉链的图; 图9是显示本技术的变形例所示的具有防雨罩的婴儿车的概略图。 10婴儿车 11婴儿车本体 20框架部 30操作用把手 30a把手锁部 40 防雨罩 41前面部分 41a透明材料 42侧面部分 42A侧面本体 42a透明材料 43背面部分 45 翻盖 46a前方缝隙 46b后方缝隙 48开孔 50车篷 55车篷布 60车篷骨 61扣合部 62扣定部 72拉链 73覆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9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防雨罩(rain cover)以及婴儿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在图1和图2中,为了方便起见,显示了后述的防雨罩被取下的状态下的婴儿车的整体结构。如图1、图2及图3(a)?(d)所示,婴儿车10具有:可折叠的婴儿车本体11 ;安装在婴儿车本体11上的车篷50 ;以及覆盖婴儿车本体11和车篷50的防雨罩40。图示的婴儿车本体11具有框架(frame)部20和操作用把手(handle) 30。框架部20具有一对前腿22、一对后腿24、一对扶手(armrest) 28及一对连接(link)构件26。操作用把手30通过摇动轴34可摇动地与框架部20相连接。车轮(前轮)16被安装在婴儿车本体11的各个前腿22的下端,车轮(后轮)18被安装在婴儿车本体11的各个后腿24的下端。并且,在框架部20上载置有座椅21,该座椅21具有座部21a和背部21b。 在图1、图2及图3(a)?⑷所示的婴儿车10中,前腿22的上方端部和后腿24的上方端部可转动(可摇动)地与配置在对应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28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构件26的上方部分可转动(可摇动)地与配置在对应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28的后方部分相连接。 另外,框架部20还具有左第二连接构件27和右第二连接构件27,左第二连接构件27将左后腿24和左第一连接构件26连结,右第二连接构件27将右后腿24和右第一连接构件26连结。各个第二连接构件27中的一部分可转动(可摇动)地与后腿24的中间部分相连接,其他部分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构件26的下方部分相连接。 操作用把手30可摇动地连接在具有这样结构的框架部20上。把手30的U字的两端部可转动(可摇动)地与对应一侧的第二连接构件27相连接。把手30在图1所示的背面推压位置(后方位置)以及图2所示的对面推压位置(前方位置)通过把手锁(handlelock)部30a被固定。使把手30相对于框架部20可摇动这样的结构是已知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JP2008-254688A中公开的结构。另外,图示的婴儿车10及婴儿车本体11的结构只是例示,还可以采用代替图示的例子的各种结构。 并且,在婴儿车本体11的各前腿22之间设有脚踏(st印)19。进一步,在一对扶手28的前端安装有防护(guard)部件29。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婴儿车10、婴儿车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用的防雨罩,安装在具有婴儿车本体和车篷的婴儿车上,该婴儿车本体包括操作用把手,其特征在于,具有: 前面部分; 与前面部分相连结的一对侧面部分;以及 与前面部分和各个侧面部分相连结的背面部分, 其中,在各个侧面部分上形成有从下端向上方延伸并且使得操作用把手插入的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纪裕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