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195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层结构,特别是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清水池的底部由四层组成,第一层为粘土层,第二层为煤焦油层,第三层为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第四层为水泥混凝土层,煤焦油层作为第二层铺设在第一次层上,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铺设在第二层上,最上层为第四层水泥混凝土层;所述的轮胎块为将轮胎裁剪为10平方厘米的轮胎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方便施工,造价合理,又能满足清水池底部防水要求的结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防水层结构,特别是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清水池的底部由四层组成,第一层为粘土层,第二层为煤焦油层,第三层为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第四层为水泥混凝土层,煤焦油层作为第二层铺设在第一次层上,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铺设在第二层上,最上层为第四层水泥混凝土层;所述的轮胎块为将轮胎裁剪为10平方厘米的轮胎块,本技术提供一种既方便施工,造价合理,又能满足清水池底部防水要求的结构。【专利说明】一种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层结构,特别是一种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 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根据消防要求,高层建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消防用水的储存,供消防急用,同时,需要提供高层建筑内人们日常消耗的使用水量。因此,与高层建筑配套的钢筋混凝土清水池的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而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底部一般只采用一层的防水混凝土,可是防水混凝土由于施工或者混凝土配比不合适,造成颗粒间的微小空隙不能被充分填充时,会给水池留下渗漏水的隐患,另一方便,混凝土在硬化形成强度的过程中,初期由于水和水泥之间发生反应形成结晶体,这种晶体化合物的体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水池底部的防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清水池的底部由四层组成,第一层为粘土层,第二层为煤焦油层,第三层为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第四层为水泥混凝土层,煤焦油层作为第二层铺设在第一次层上,沥青和轮胎块混合层铺设在第二层上,最上层为第四层水泥混凝土层;所述的轮胎块为将轮胎裁剪为10平方厘米的轮胎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宗海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