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696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7:28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埋设于地下2米~10米深处的壳体,壳体上端固设有至少工作井,工作井上端与地表面相通,工作井下端与壳体相通,壳体内设置有兼氧池、膜池、清水池和设备间,壳体上端临近兼氧池一侧设有进水口,兼氧池底部和膜池底部相通,膜池底部设有回流泵,回流泵通过第一导水管与兼氧池上端连接,设备间内设有鼓风机和自吸泵,自吸泵的输入口连接有第一吸水管,第一吸水管的另一端与膜池内的膜过滤装置上端连接,自吸泵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清水池的上端连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埋设在地下2米~10米深处,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结冰而使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埋设于地下2米~10米深处的壳体,壳体上端固设有至少工作井,工作井上端与地表面相通,工作井下端与壳体相通,壳体内设置有兼氧池、膜池、清水池和设备间,壳体上端临近兼氧池一侧设有进水口,兼氧池底部和膜池底部相通,膜池底部设有回流泵,回流泵通过第一导水管与兼氧池上端连接,设备间内设有鼓风机和自吸泵,自吸泵的输入口连接有第一吸水管,第一吸水管的另一端与膜池内的膜过滤装置上端连接,自吸泵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清水池的上端连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埋设在地下2米~10米深处,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结冰而使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用在较暖和的南方比较多,由于北方温度低,污水容易结冰,因此,污水处理设备很难在温度较低的北方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低温限制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埋设于地下2米?10米深处且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设有至少一工作井,所述工作井上端与地表面相通,所述工作井下端与所述壳体相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兼氧池、一膜池、一清水池和一设备间,所述壳体上端临近所述兼氧池一侧设有一用于向所述兼氧池输送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兼氧池底部和所述膜池底部相通,所述膜池底部设有一用于将所述膜池里的污水回流到所述兼氧池内的回流泵,所述回流泵通过一第一导水管与所述兼氧池上端连接,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兼氧池内的污水和所述膜池内的污水进行鼓风曝气的鼓风机、一用于将所述膜池内过滤的水输送到所述清水池的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入口连接有一第一吸水管,所述第一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膜池内的一膜过滤装置上端连接,所述自吸泵的输出口连接有一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兼氧池中部横向和纵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形软性纤维填料,所述兼氧池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曝气管,各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 具体地,所述软性纤维填料为醛化纤纶。 进一步地,所述膜过滤装置由若干横向和纵向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水管和若干竖直设置的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构成,各所述第二导水管相互连接构成用于固定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的方形导水框架,各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水框架的上下两端相互对应的横向所述第二导水管上,所述导水框架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吸水管与所述自吸泵连接; 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由若干间隔设置的中空纤维膜丝组成,各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外圆周上布满有用于过滤污水的微孔,各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内孔上下两端分别与横向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内孔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膜池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二曝气管,各所述第二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各所述第二曝气管分别设于所述膜池的底部,各所述第二曝气管分别与一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之间设有若干第三曝气管,各所述第三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各所述第三曝气管临近各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下端设置,各所述第三曝气管一端分别与纵向设置的所述导水管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三曝气管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间内还设有一用于对所述中空式纤维膜丝进行反清洗的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输入口连接有一第二吸水管,所述第二吸水管一端与所述反洗泵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底端连通,所述反洗泵的的输出口连接有一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另一端与各所述过滤装置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还开设有一用于通过所述反洗泵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水排出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一栅格。 本技术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埋设在地下2米?10米深处,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结冰而使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另外,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上端还设有和地面相通的工作井,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井进入污水处理设备内部检修故障或者更换污水处理设备的零件,同时通过工作井还可以向污水处理设备提供空气,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工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埋设于地下2米?10米深处且封闭的壳体1,壳体I上端固设有至少一工作井2,工作井2上端与地表面相通,工作井2下端与壳体I相通,壳体I内设置有一兼氧池11、一膜池12、一清水池13和一设备间14,壳体I上端临近兼氧池11 一侧设有一用于向兼氧池11输送污水的进水口 15,兼氧池11底部和膜池12底部相通,膜池12底部设有一用于将膜池12里的污水回流到兼氧池11内的回流泵121,回流泵121通过一第一导水管122与兼氧池11上端连接,设备间14内设有一用于对兼氧池11内的污水和膜池12内的污水进行鼓风曝气的鼓风机141、一用于将膜池12内过滤的水输送到清水池13的自吸泵142,自吸泵142的输入口连接有一第一吸水管143,第一吸水管143的另一端与膜池12内的一膜过滤装置上端连接,自吸泵142的输出口连接有一第一排水管144,第一排水管144的另一端与清水池13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兼氧池11中部横向和纵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形软性纤维填料111,兼氧池11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管112,各第一曝气管112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未示出),软性纤维填料111用于挂载污水中的污泥,培养细菌,培养的细菌是兼氧池11内进行生化反应的主体,是脱氮除磷的关键,第一曝气管112用于提供兼氧池11内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使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加迅速彻底。 具体地,所述软性纤维填料111的优选醛化纤纶,醛化纤纶具有表面积大、利用率闻、空隙可变不堵塞、适用范围广、造价低、运费少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膜过滤装置由若干横向和纵向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水管124和若干竖直设置的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125构成,各第二导水管124相互连接构成用于固定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125的方形导水框架,各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125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导水框架的上下两端相互对应的横向第二导水管124上,导水框架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未示出),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吸水管143与自吸泵142连接; 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125由若干间隔设置的中空纤维膜丝126组成,各中空纤维膜丝126外圆周上布满有用于过滤污水的微孔(未示出),各中空纤维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埋设于地下2米~10米深处且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设有至少一工作井,所述工作井上端与地表面相通,所述工作井下端与所述壳体相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兼氧池、一膜池、一清水池和一设备间,所述壳体上端临近所述兼氧池一侧设有一用于向所述兼氧池输送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兼氧池底部和所述膜池底部相通,所述膜池底部设有一用于将所述膜池里的污水回流到所述兼氧池内的回流泵,所述回流泵通过一第一导水管与所述兼氧池上端连接,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兼氧池内的污水和所述膜池内的污水进行鼓风曝气的鼓风机、一用于将所述膜池内过滤的水输送到所述清水池的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入口连接有一第一吸水管,所述第一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膜池内的一膜过滤装置上端连接,所述自吸泵的输出口连接有一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义陈晓东彭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宏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