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238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4:53
一种变焦摄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镜群、一光圈及一第二镜群。该第一镜群具有负屈光力,包含一第一镜片、一第二镜片及一第三镜片;该第一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三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镜群具有正屈光力,包含一第四镜片、一第五镜片、一第六镜片及一第七镜片;该第四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并由一正屈光力透镜及一负屈光力透镜胶黏形成;该第六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该第七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变焦摄像镜头自广角状态变成望远状态时,该第二镜群自像侧方向往物侧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变焦摄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镜群、一光圈及一第二镜群。该第一镜群具有负屈光力,包含一第一镜片、一第二镜片及一第三镜片;该第一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三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镜群具有正屈光力,包含一第四镜片、一第五镜片、一第六镜片及一第七镜片;该第四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并由一正屈光力透镜及一负屈光力透镜胶黏形成;该第六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该第七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变焦摄像镜头自广角状态变成望远状态时,该第二镜群自像侧方向往物侧方向移动。【专利说明】变焦摄像镜头
本技术与光学镜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变焦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摄像装置(如监视器、闭回路电视等)的发展,连带促进了镜头模块的市场需求。为了提供摄像装置的安装的方便性与隐匿性,市场普遍希望在维持质量的情况下,朝小型化、轻量化发展。 随着近年来这摄像装置的小型化,上述摄像装置以及应用在摄像装置的镜头模块的体积,也被大幅地缩小。另外,由于摄像装置的像素(Pixel)愈来愈高,用以配合这些摄像装置使用的光学镜头,也要能够具有更高的光学效能,才能使这些影像捕获设备达成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展现。因此,小型化、高光学效能同时具有变焦效果,是摄像装置的镜头不可缺的几个要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摄像镜头,可提供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外,与的需求外,亦能有效提升光学效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变焦摄像镜头包含有沿一光轴且由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群、一光圈以及一第二镜群。其中,该第一镜群具有负屈光力,且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片、一第二镜片以及一第三镜片;该第一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三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镜群具有正屈光力,且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四镜片、一第五镜片、一第六镜片以及一第七镜片;该第四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并由一具有正屈光力透镜以及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胶黏形成,且该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较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接近该物侧;该第六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且凸面朝向该物侧,而凹面朝向该像侧;该第七镜片具有正屈光力。 由此,该变焦摄像镜头自一广角(Wide)状态变成一望远(Tekphoto)状态时,该第二镜群于该光圈与该像侧之间,自该像侧的方向往该物侧的方向移动。另外,该变焦摄像镜头对焦时,该第一镜群沿该光轴相对该光圈移动。 其中,该第一镜片为凸凹透镜,且凸面朝向该物侧,凹面朝向该像侧;该第二镜片为双凹透镜;该第三镜片为凸凹透镜,且凸面朝向该物侧,凹面朝向该像侧。 其中,该第四镜片为双凸透镜;该第七镜片为双凸透镜。 其中,该第四镜片的至少一镜面皆为非球面表面。 其中,该第七镜片的至少一镜面为非球面表面。 其中,该第五镜片最靠近该物侧的镜面为凸面,且最靠近该像侧的镜面为凹面。 其中,该第五镜片中,该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为凸凹透镜,而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为凸凹透镜。 其中,该第五镜片中,该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为双凸透镜,而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为双凹透镜。 其中,该第五镜片还满足下列条件:(C11+C12)/(C11_C12) < I ;其中,Cll为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朝向该物侧的镜面的曲率;C12为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朝向该像侧的镜面的曲率。 其中,该第四镜片还满足下列条件:Vd4 > 70 ;其中,Vd4为该第四镜片的阿贝系数。 其中,该第七镜片还满足下列条件:65 > Vd7 > 45 ;其中,Vd7为该第七镜片的阿贝系数。 通过上述变焦摄像镜头的设计,除可提供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外,亦同时具有高光学效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于广角状态时镜片排列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于望远状态时镜片排列图; 图3A为图1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纵向球差图; 图3B为图1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场曲图; 图3C为图1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畸变图; 图4A为图2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纵向球差图; 图4B为图2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场曲图; 图4C为图2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畸变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于广角状态时镜片排列图; 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于望远状态时镜片排列图; 图7A为图5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纵向球差图; 图7B为图5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场曲图; 图7C为图5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畸变图; 图8A为图6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纵向球差图; 图8B为图6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场曲图; 图8C为图6于光线波长为587纳米时的畸变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变焦摄像镜头;G1第一镜群;L1第一镜片;L2第二镜片;L3第三镜片;ST光圈;G2第二镜群;L4第四镜片;L5第五镜片;L51透镜;L52透镜;L6第六镜片;L7第七镜片;S1?S17面;Z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焦摄像镜头I包含有沿一光轴Z且由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群G1、一光圈ST以及一第二镜群G2。其中: 该第一镜群Gl具有负屈光力,且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片L1、一第二镜片L2以及一第三镜片L3。该第一镜片LI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且凸面SI朝向该物侧,凹面S2朝向该像侧。该第二镜片L2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双凹透镜。该第三镜片L3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凸凹透镜,且凸面S5朝向该物侧,凹面S6朝向该像侧。 该第二镜群G2具有正屈光力,且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四镜片L4、一第五镜片L5、一第六镜片L6以及一第七镜片L7。该第四镜片L4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且两个镜面S8、S9皆为非球面表面。该第五镜片L5具有负屈光力,并由一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L51以及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L52胶黏形成,且该透镜L51较该透镜L52接近该物侧。于本实施例中,该透镜L51为凸凹透镜,且凸面SlO朝向该物侧,凹面Sll朝向该像侧,而该透镜L52同样为凸凹透镜,凸面Sll朝向该物侧,凹面S12朝向该像侧,而使得该第五镜片L5最靠近该物侧的镜面SlO为凸面,且最靠近该像侧的镜面S12为凹面。该第六镜片L6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且凸面S13朝向该物侧,而凹面S14朝向该像侦U。该第七镜片L7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且两个镜面S15、S16皆为非球面表面。 由此,该变焦摄像镜头I自一广角状态(如图1)变成一望远状态(如图2)时,该第二镜群G2于该光圈ST与该像侧之间,自该像侧的方向往该物侧的方向沿该光轴Z移动。另外,该变焦摄像镜头I对焦时,该第一镜群Gl沿该光轴Z相对该光圈ST移动。 另外,除上述该些镜群Gl、G2的结构设计外,于本实施例中,该变焦摄像镜头I更满足以下条件式: (l)Vd4 > 70 ; (2) (C11+C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摄像镜头,其特征是,包含有沿一光轴且由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群、一光圈以及一第二镜群,其中: 该第一镜群具有负屈光力,且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镜片、一第二镜片以及一第三镜片;该第一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三镜片具有正屈光力; 该第二镜群具有正屈光力,包含有由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四镜片、一第五镜片、一第六镜片以及一第七镜片;该第四镜片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并由一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以及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胶黏形成,且该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较该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接近该物侧;该第六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凸凹透镜,且凸面朝向该物侧,而凹面朝向该像侧;该第七镜片具有正屈光力; 由此,该变焦摄像镜头自一广角状态变成一望远状态时,该第二镜群于该光圈与该像侧之间,自该像侧的方向往该物侧的方向移动;另外,该变焦摄像镜头对焦时,该第一镜群沿该光轴相对该光圈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磷
申请(专利权)人: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