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845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它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轴、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转轴的上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相连。其特点是还包括翻板,该翻板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内壁铰接在一起。转轴有扇形凹槽。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外侧翻动时,翻板的一端伸出到壳体外,伸出到壳体外的那端翻板上有挂锁孔,该挂锁孔的轴线与翻板铰接点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完全位于壳体外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轴的扇形凹槽内,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内侧翻动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从转轴的扇形凹槽中脱离。该电动操作机构在进行分闸保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它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轴、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转轴的上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相连。其特点是还包括翻板,该翻板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内壁铰接在一起。转轴有扇形凹槽。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外侧翻动时,翻板的一端伸出到壳体外,伸出到壳体外的那端翻板上有挂锁孔,该挂锁孔的轴线与翻板铰接点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完全位于壳体外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轴的扇形凹槽内,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内侧翻动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从转轴的扇形凹槽中脱离。该电动操作机构在进行分闸保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方便。【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说是与断路器配套使用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 电动操作机构。 -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气行业内都知道,断路器在分闸检修时,为了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止断路器因 外力的作用进行合闸,断路器通常都会配套使用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目前,行业内采用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转动盘、滑板和一 半圆形齿盘,所述转动盘一侧设置一手柄,所述转动盘另一侧延伸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上 开设一固定槽,所述半圆形齿盘嵌入固定槽内并与转动座套接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转动盘 上开设一缺口,所述滑板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按钮,所述推动按钮上开设一挂锁孔,所述滑板 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当滑板向后移动时,卡勾扣在转动盘的缺口内。传统的带分闸保护的 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在进行分闸保护时,先利用推动按钮将滑板向外滑动,使滑板上的 卡勾扣到转轴上的缺口内,接着在挂锁孔上挂上锁,防止滑板退回,从而确保断路器不会因 外力的作用而合闸。由于该电动操作机构是采用滑板与滑槽配合的滑动机构来限制转轴 的转动的,为了不影响该电动操作机构的整体尺寸,滑板不能做的太厚,因此滑板自身的强 度往往较低,其本身或挂锁在收到外力撞击时,容易造成滑板的断裂,失去保护效果,在进 行分闸保护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安装时,断路器以及电动操作机构通常都是嵌入到墙 面中,即电动操作机构中有滑板的一面通常都与墙面或者配电机柜的面板齐平或略突出, 这样,滑板的滑动以及挂锁的位置很容易与墙面或者配电机柜的面板干涉,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该电 动操作机构在进行分闸保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轴、电机和齿轮 减速机构。所述转轴的外侧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 速机构相连。其特点是还包括翻板,该翻板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内壁铰接在一起。所 述转轴沿其轴向中部的外壁有扇形凹槽。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外侧翻动时,翻板的一端 伸出到壳体外,伸出到壳体外的那端翻板上有挂锁孔,该挂锁孔的轴线与翻板铰接点的轴 线平行,当挂锁孔完全位于壳体外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轴的扇形凹槽内, 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内侧翻动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从转轴的扇形凹槽中脱离。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有限位槽,使得翻板向壳体内侧翻 动到极限位置时,翻板有挂锁孔的那一端的外侧进入到该限位槽内。这一结构使得翻板向 壳体内侧翻动时,不会完全进入壳体内,其挂锁端不会与扇形齿轮干涉,同时也有利于再次 进行分闸保护动作。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的翻板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 体内壁铰接在一起,转轴沿其轴向中部的外壁有扇形凹槽,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外侧翻 动时,翻板的一端伸出到壳体外,伸出到壳体外的那端翻板上有挂锁孔,该挂锁孔的轴线与 翻板铰接点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完全位于壳体外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 轴的扇形凹槽内,当翻板沿铰接点向壳体内侧翻动时,翻板位于壳体内的那一端从转轴的 扇形凹槽中脱离。所以在需要挂锁时,将翻板沿其与壳体的铰接点向壳体外侧翻动,使翻板 上有挂锁孔的那一端伸出到壳体外,接着在挂锁孔上挂上锁即可。该电动操作机构上翻板 的厚度不受限制,可较容易的采用增加翻板厚度的方法来加强翻板的强度,使得翻板不易 产生断裂,进而使得该电动操作机构在进行分闸保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该分闸保护 机构的翻板是向其所在面的壳体外侧翻动,其动作不会受到安装墙面或配电机柜面板的限 制,翻板的翻动以及挂锁操作容易,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 设置有转轴2、电机3、齿轮减速机构4和翻板6,壳体1的侧壁上加工有限位槽9。所述转 轴2的外侧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5,扇形齿轮5与电机3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4 相连。所述翻板6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1内壁铰接在一起。所述转轴2沿其轴向 中部的外壁有扇形凹槽7。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外侧翻动时,翻板6的一端伸出到 壳体1外,伸出到壳体1外的那端翻板6上有挂锁孔8,该挂锁孔8的轴线与翻板6铰接点 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8完全位于壳体1外时,翻板6位于壳体1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轴2 的扇形凹槽7内,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内侧翻动时,翻板6位于壳体1内的那一端从 转轴2的扇形凹槽7中脱离,当翻板6向壳体1内侧翻动到极限位置时,翻板6有挂锁孔8 的那一端的外侧进入到所述限位槽9中。 当该电动操作机构需要对断路器进行分闸保护时,首先,将翻板6向壳体1的外侧 翻动,使翻板6上的挂锁孔8完全露出到壳体1外,接着在挂锁孔8上挂上锁,就完成了对 断路器的分闸保护。【权利要求】1. 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 ),壳体(1)内有转轴(2)、电 机(3)和齿轮减速机构(4);所述转轴(2)的外侧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5),扇形齿轮(5)与 电机(3)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4)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板(6),该翻板(6)为 "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1)内壁铰接在一起;所述转轴(2)沿其轴向中部的外壁有扇形 凹槽(7);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外侧翻动时,翻板(6)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 伸出到壳体(1)外的那端翻板(6)上有挂锁孔(8),该挂锁孔(8)的轴线与翻板(6)铰接点 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8)完全位于壳体(1)外时,翻板(6)位于壳体(1)内的那一端伸入 到转轴(2)的扇形凹槽(7)内,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内侧翻动时,翻板(6)位于 壳体(1)内的那一端从转轴(2)的扇形凹槽(7)中脱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的侧壁上有限位槽(9),使得翻板(6)向壳体(1)内侧翻动到极限位置时,翻板(6)有挂 锁孔(8)的那一端的外侧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有转轴(2)、电机(3)和齿轮减速机构(4);所述转轴(2)的外侧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5), 扇形齿轮(5)与电机(3)的输出轴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4)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板(6),该翻板(6)为“7”字形,其弯折部与壳体(1)内壁铰接在一起;所述转轴(2)沿其轴向中部的外壁有扇形凹槽(7);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外侧翻动时,翻板(6)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伸出到壳体(1)外的那端翻板(6)上有挂锁孔(8),该挂锁孔(8)的轴线与翻板(6)铰接点的轴线平行,当挂锁孔(8)完全位于壳体(1)外时,翻板(6)位于壳体(1)内的那一端伸入到转轴(2)的扇形凹槽(7)内,当翻板(6)沿铰接点向壳体(1)内侧翻动时,翻板(6)位于壳体(1)内的那一端从转轴(2)的扇形凹槽(7)中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锋胡寅毅秦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智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