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928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本体和辅助功能模块;主机本体设有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警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各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头,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设有与电连接插头适配的电连接插孔;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并排固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本体和辅助功能模块;主机本体设有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警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各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头,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设有与电连接插头适配的电连接插孔;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并排固定设置。本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成本。【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供电系统无功补偿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 统。 -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电池巡检产品,都是整机型产品,一般包括MCU控制电路、检测电路、 报警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通信电路等,各电路模块集中设置在整机中,但是 生产厂家从成本上考虑,一般多采用小型继电器作为其巡检支路的开关和采样点选择,存 在机械磨损、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设备对电池维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目前的继电器检测式电池巡检的性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很多重要设备对电池维护和 电池供电支路工作状态判断的要求。 另外,根据待检蓄电池组的容量大小、个数多少的需求,可能需要很多巡检之路, 传统上采用多个整机来处理确定数量的蓄电池,这就导致客户需要另外配置线路把各电池 巡检产品的检测信息汇总,使得机柜内的布线更加复杂;另外从成本上,也浪费了众多的相 同电路模块,比如浪费了众多的人机操作界面,导致整体成本的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有效降低成本的电力蓄电 池监控系统。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本体和辅 助功能模块;主机本体设有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警 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各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 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头,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 设有与电连接插头适配的电连接插孔;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并排固定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用电连接插头和电连接插孔是兼具数据通信连接和弱电连接的多 孔式插拔端子,各辅助功能模块彼此之间以及与主机本体之间通过所述多孔式插拔端子进 行数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孔式插拔端子设有卡接部,各辅助功能模块彼此之间以及与 主机本体之间通过该具有卡接部的多孔式插拔端子固定连接。 本技术通过采用模块化组装结构,使得整机功能和模块数量能够依据客户的 实际需求,进行特供式生产制造,从而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另外, 本技术对于具有数量众多蓄电池的客户来说,由于可接节省较多的相同部件,比如人 机界面,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成本。此外,由于安装导轨可以旋转出来,并外露于主机本体的 安置腔,从而可以更为便利的把各辅助功能模块安装固定在该安装导轨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监控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监控系统中辅助功能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 一种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监控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监控系统 中辅助功能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见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主机本体1和辅助 功能模块2 ;主机本体设有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11,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 警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且可拆卸的设置在主机本体上。 辅助功能模块包括检测电路模块21、辅助电源模块22、通信电路模块23、温度监 控模块24、和用于通断外接蓄电池电源的C45型塑壳断路器25。各辅助功能模块设有C45 安装卡轨,各功能辅助模块卡装固定在C45安装导轨上,并通过插拔式接线端子与主机本 体电连接。本实施例设有两个温度监控模块,因为具体实践中,需要设置多个温度监控器, 从而需要链两个温度监控模块。 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外形轮廓相一致,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 并排固定设置,且各辅助功能模块邻接主机本体的尾端设置。 本实施例中,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头31, 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32,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设有与电连接插头31适配的电连接插孔 32。这种结构在组装起来,比实施例1还要更为便利。所用电连接插头31和电连接插孔32 优选采用兼具数据通信连接和弱电连接的多孔式插拔端子,从而满足各辅助功能模块彼此 之间以及与主机本体之间的数据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 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本体(1)和辅助功能模块(2);主机本体设有 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11 ),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警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各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 端设有电连接插头(31 ),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32),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设有与电连接 插头适配的电连接插孔(32);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并排固定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用电连接插头和电连 接插孔是兼具数据通信连接和弱电连接的多孔式插拔端子,各辅助功能模块彼此之间以及 与主机本体之间通过所述多孔式插拔端子进行数据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式插拔端子设 有卡接部,各辅助功能模块彼此之间以及与主机本体之间通过该具有卡接部的多孔式插拔 端子固定连接。【文档编号】G01R31/36GK203909247SQ201420306846【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专利技术者】刘开成 申请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蓄电池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本体(1)和辅助功能模块(2);主机本体设有MCU控制电路,人机操作界面(11),以及与MCU控制电路相连的报警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各辅助功能模块单独一体制成,各辅助功能模块的前后两侧的两个邻接端,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头(31),另一端设有电连接插孔(32),所述主机本体后端也设有与电连接插头适配的电连接插孔(32);主机本体和各辅助功能模块依次并排固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