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278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所述行波管阴极结构包括:阴极基体(1),所述阴极基体(1)设置成筒状结构,所述阴极基体(1)的底面外侧呈凹形;第一盖子(6),所述第一盖子(6)封接所述阴极基体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盖子(6)上设置有开孔;以及热子组件(2),所述阴极基体(1)底面内侧与第一盖子(6)夹紧所述热子组件(2),所述热子组件(2)包括多条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从所述开孔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第一盖子(6)的使用减少了温度的散失,从而保证了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行波管阴极结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所述行波管阴极结构包括:阴极基体(1),所述阴极基体(1)设置成筒状结构,所述阴极基体(1)的底面外侧呈凹形;第一盖子(6),所述第一盖子(6)封接所述阴极基体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盖子(6)上设置有开孔;以及热子组件(2),所述阴极基体(1)底面内侧与第一盖子(6)夹紧所述热子组件(2),所述热子组件(2)包括多条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从所述开孔引出。本技术避免了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第一盖子(6)的使用减少了温度的散失,从而保证了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行波管阴极结构的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
本技术涉及行波管,具体地,涉及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
技术介绍
Ku波段行波管最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制备工作温度低、发射电流密度大、阴极 活性好及可靠性高的球面阴极组件。随着Ku波段行波管日益提高要求,原有传统的球面阴 极组件发射工作稳定性不高的劣势日益跟不上形势发展,所以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稳定工作 的Ku波段行波管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 结构克服了原有Ku波段行波管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工作的Ku波段行波 管阴极结构。 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包括:阴极基体,所述阴极基体设置成筒状结构,所 述阴极基体的底面外侧呈凹形;第一盖子,所述第一盖子封接所述阴极基体的开口且所述 第一盖子上设置有开孔;以及热子组件,所述阴极基体底面内侧与第一盖子夹紧所述热子 组件,所述热子组件包括多条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从所述开孔引出。 优选地,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还包括:杯形组件,所述杯形组件设置在所 述阴极基体外表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杯形组件包括:第一杯形件,所述第一杯形件呈一级阶梯状结 构,所述第一杯形件包括:第一杯形件宽端和第一杯形件窄端,其中,所述第一杯形件窄端 的内表面固接于所述阴极基体开口所在一端的外表面;第二杯形件,所述第二杯形件的一 端的内表面固接于所述第一杯形件宽端外表面;第三杯形件,所述第三杯形件内表面固接 于所述第二杯形件外表面;第四杯形件,所述第四杯形件呈一级阶梯状结构,所述第四杯形 件包括:第四杯形件宽端和第四杯形件窄端,其中,所述第四杯形件窄端外表面固接于所述 第二杯形件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以及第五杯形件,所述第五杯形件呈二级阶梯状结构,所述 第五杯形件包括:第五杯形件宽端、第五杯形件中端和第五杯形件窄端,其中,所述第五杯 形件窄端的内表面固接于所述第三杯形件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杯形件、所述第五杯形件以及所述第一盖子的固接处为锯齿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陶瓷管,所述多个陶瓷 管相对应地套于所述多条引出线之外;以及第二盖子,所述第二盖子设置成固接于所述第 一杯形件宽端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盖子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陶瓷管相配合的孔。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条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其中,所述第 一引出线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钽箔片,所述第二引出线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钽箔片;以及所述 多个陶瓷管包括:第一陶瓷管和第二陶瓷管,其中,所述第一陶瓷管套于所述第一引出线 夕卜,所述第二陶瓷管套于所述第二引出线外。 优选地,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还包括:第三钽箔片和第四钽箔片,所述第 三钽箔片和第四钽箔片设置成"U"形,其中,所述第三钽箔片夹住所述第一钽箔片且所述第 三钽箔片固接于所述第一陶瓷管,所述第四钽箔片夹住所述第二钽箔片且所述第四钽箔片 固接于所述第二陶瓷管。 优选地,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还包括:多个卡箍,所述多个卡箍配置成将 相应的所述多个陶瓷管与所述第二盖子固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阴极基体的底面外侧呈球面,所述球面的半径为4. 6毫米, 所述球面的深度为1. 11毫米,所述球面的外径为6. 3毫米。 优选地,所述热子组件包括热子和瓷件,所述热子通过螺旋绕制方式固定在所述 瓷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避免了 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 起的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第一盖子的设计减少了温度的散失,提高了热效率,从而保证 了 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行波管阴极结构的工作效率。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阴极基体 2热子组件 3第四杯形件 4第二杯形件 5第三杯形件 6第一盖子 7第一杯形件 8第五杯形件 9第二盖子 10卡箍 11第一陶瓷管 12第三钽箔片 13第一钽箔片 14第二钽箔片 15第四钽箔片 16第二陶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 结构可以包括:阴极基体1,所述阴极基体1设置成筒状结构,所述阴极基体1的底面外侧 呈凹形;第一盖子6,所述第一盖子6封接所述阴极基体1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盖子6上设置 有开孔;以及热子组件2,所述阴极基体1底面内侧与第一盖子6夹紧所述热子组件2,且阴 极基体1和第一盖子6的接触面平整,所述热子组件2包括多条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从所 述开孔引出,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多条引出线相配合的方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避免了 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 起的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第一盖子6的设计减少了温度的散失,提高了热效率,从而保 证了 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行波管阴极结构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还包括:杯形组件,所述杯形组件设置在所 述阴极基体1外表面,以使得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保温性更好,且能够方便该结构 与其他装置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杯形组件包括:第一杯形件7,所述第一杯形件7呈一级阶梯 状结构,所述第一杯形件7包括:第一杯形件7宽端和第一杯形件7窄端,也可以表示成阶 梯状结构为大环接小环(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杯形件7的左端和右端),其中,所述第一杯形 件窄端(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杯形件7的右端)内表面固接于所述阴极基体1开口所在一端 的外表面;第二杯形件4,所述第二杯形件4的一端的内表面固接于所述第一杯形件宽端外 表面;第三杯形件5,所述第三杯形件5内表面固接于所述第二杯形件4外表面;第四杯形 件3,所述第四杯形件3呈一级阶梯状结构,所述第四杯形件3包括:第四杯形件宽端和第 四杯形件窄端(如图1中所述的第四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Ku波段行波管阴极结构包括:阴极基体(1),所述阴极基体(1)设置成筒状结构,所述阴极基体(1)的底面外侧呈凹形;第一盖子(6),所述第一盖子(6)封接所述阴极基体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盖子(6)上设置有开孔;以及热子组件(2),所述阴极基体(1)底面内侧与第一盖子(6)夹紧所述热子组件(2),所述热子组件(2)包括多条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从所述开孔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夏孟昭红陈爱民于晨晨卞磊邹莺歌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