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273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杆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结构对称的钢杆,所述钢杆铰接点的前端为撑杆,后端为手柄,两个钢杆的铰接点均位于每个钢杆的内侧,两个铰接点重叠后用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撑杆和活动撑杆,活动撑杆向外侧展开后与固定撑杆形成小于90°的夹角;两个钢杆的撑杆靠拢并从铰接点的前端开始向前收缩为锥形,撑杆的外侧面制成圆弧面,活动撑杆的顶端制成球形;撑杆到铰接点之间为大于撑杆的阶梯过渡;手柄从铰接点后端开始向外展开并呈外圆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轻易打开拉线套管的开口,并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拉线套管,单人独自操作即可完成任务,省时省力,且不损坏拉线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杆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结构对称的钢杆,所述钢杆铰接点的前端为撑杆,后端为手柄,两个钢杆的铰接点均位于每个钢杆的内侧,两个铰接点重叠后用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撑杆和活动撑杆,活动撑杆向外侧展开后与固定撑杆形成小于90°的夹角;两个钢杆的撑杆靠拢并从铰接点的前端开始向前收缩为锥形,撑杆的外侧面制成圆弧面,活动撑杆的顶端制成球形;撑杆到铰接点之间为大于撑杆的阶梯过渡;手柄从铰接点后端开始向外展开并呈外圆弧形。本技术可以轻易打开拉线套管的开口,并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拉线套管,单人独自操作即可完成任务,省时省力,且不损坏拉线套管。【专利说明】一种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领域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拉线套管开口器。
技术介绍
电杆斜拉线一端固定在电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用以维持电杆整体结构的 稳定。拉线上若没有明显的标志,易造成行人或车辆误撞,引起安全事故。因此电杆拉线一 般都会安装具有保护拉线和警示作用的拉线套管。拉线套管由硬质塑料管制成,需将塑料 管沿长度方向剪开,即在塑料管的壁上开一条缝,在安装时,将塑料管上的缝撬开,然后将 拉线从缝隙中卡入塑料管内,形成对拉线的警示和保护。拉线套管需要使用质地非常硬的 塑料管,并且其上的缝很窄,拉线套管合拢几乎看不出缝隙,这样安装时拉线套管的开口很 难被打开。目前,作业人员常用的做法就是用手掰,需要两人配合施工,费时费力,还容易划 伤手,并且容易损坏拉线套管。因此,提供一种拉线套管的开口工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打开拉线套管开口的电杆拉线 套管专用开口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结构对称的钢杆,所述钢 杆铰接点的前端为撑杆,后端为手柄,两个钢杆的铰接点均位于每个钢杆的内侧,两个铰接 点重叠后用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撑杆和活动撑杆,固定撑杆的上端由外侧 面向内开设凹槽,活动撑杆的下端嵌入所述凹槽内并通过销轴与固定撑杆连接,活动撑杆 向外侧展开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横向侧面上与固定撑杆形成小于90°的夹角,活动撑杆并 拢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坚向侧面上并与固定撑杆顺直,两个钢杆的撑杆靠拢并从铰接点的 前端开始向前收缩为锥形,撑杆的外侧面制成圆弧面,活动撑杆的顶端制成球形;所述撑杆 到铰接点之间为大于撑杆的阶梯过渡;手柄从铰接点后端开始向外展开并呈外圆弧形。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手柄之间设置使手柄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手柄 套有绝缘防护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 本技术轻巧灵活,便于携带,可以轻易打开拉线套管的开口,单人独自操作即 可完成任务,省时省力,且不损坏拉线套管。 本技术通过设置铰轴和手柄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可以使撑杆在闭合和张开 之间自由转换,从而达到用张开的撑杆打开拉线套管开口的目的。手柄上套有绝缘保护套, 避免了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划伤手,同时也避免了作业人员触电的安全隐患。撑杆上小 下大的形状使撑杆方便插入拉线套管内,撑杆与拉线套管接触的面为外侧的圆弧面,活动 撑杆的顶端制成球形,避免了作业过程中撑杆损坏拉线套管。活动撑杆向外侧展开后可使 本技术适用于较大直径的拉线套管,活动撑杆向外展开与固定撑杆形成小于90°的 夹角,避免了撑开拉线套管的过程中活动撑杆因管壁向内施加的压力导致活动撑杆向上闭 合。活动撑杆并拢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坚向侧面上,在撑杆向外侧张开的过程中凹槽的坚 向侧面给予活动撑杆向外的支撑力,使活动撑杆和固定撑杆共同向外侧撑开拉线套管。撑 杆和铰接点之间的过渡阶梯形状使撑杆进入拉线套管的深度易于控制。手柄设置成相对向 内弯曲的弧形结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手持手感更好,使握力更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 :本技术的撑杆剖面图。 其中:1、固定撑杆,2、活动撑杆,3、手柄,4、铰接点,5、铰轴,6、复位弹簧,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杆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结构对称的钢杆,每个钢杆 包括撑杆和手柄3两部分,两钢杆通过铰轴5铰接,铰接点4位于钢杆的内侧。两个钢杆的 撑杆靠拢后从铰接点的前端开始向前收缩为锥形,撑杆的外侧面制成圆弧面。每个撑杆包 括固定撑杆1和活动撑杆2,固定撑杆1的下端焊接在铰接点的前端,固定撑杆上端由外侧 面向内开设凹槽,凹槽的坚向侧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横向侧面为向下倾斜的平面,与 撑杆外侧面相对的凹槽坚向侧面与凹槽横向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凹槽的坚向侧面与 横向侧面的交接处设置为内凹的弧面;活动撑杆2的两端均设置为半球形,下端嵌入所述 凹槽内并通过销轴7与固定撑杆连接,两活动撑杆并拢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坚向侧面上, 如图3所示;活动撑杆2向外侧展开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横向侧面上与固定撑杆1形成小 于90°的夹角,如图2所示。撑杆到铰接点之间设置为大于撑杆的过渡阶梯结构。手柄3 从铰接点后端开始向外展开并呈外圆弧形,在两手柄上套有绝缘保护套,并在两手柄之间 设置复位弹簧6。 在非工作状态时,复位弹簧6呈松弛状态,两撑杆相互贴合为一体,如图1所示。使 用时,将活动撑杆较小的一端插入拉线套管的横断面开口处,铰接点和撑杆之间的过渡阶 梯结构卡在拉线套管的横断面上,单手握住两手柄,用力压迫复位弹簧,两手柄相对收拢的 同时使撑杆逐渐张开,在撑杆向外侧张开的过程中凹槽的坚向侧面给予活动撑杆向外的支 撑力,使活动撑杆和固定撑杆共同向外侧撑开拉线套管。张开的撑杆将拉线套管的开口打 开,从而将拉线套管套设于电杆拉线上。 当拉线套管的直径较大时,先将活动撑杆2向外侧展开,使活动撑杆靠紧在所述 凹槽的横向侧面上如图2所示,然后再将撑杆插入拉线套管的一端,压迫手柄使撑杆张开, 当活动撑杆的末端向外侧撑开拉线套管的时候,因为活动撑杆是向手柄方向倾斜的,所以 不会导致活动撑杆因管壁的压迫而向上收拢,从而可将直径较大的拉线套管的开口打开。 本技术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轻,轻巧灵活便于携带,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拉线套 管,单人独自操作即可完成任务,省时省力,且不损坏拉线套管。徒手更换一套拉线套管需 要两人合作10分钟才能完成,而使用该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更换一套拉线保护套只需单【权利要求】1. 一种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结构对称的钢 杆,所述钢杆铰接点(4)的前端为撑杆,后端为手柄(3),两个钢杆的铰接点均位于每个钢 杆的内侧,两个铰接点重叠后用铰轴(5)铰接在一起;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撑杆(1)和活动撑 杆(2),固定撑杆(1)的上端由外侧面向内开设凹槽,活动撑杆(2)的下端嵌入所述凹槽内 并通过销轴(7)与固定撑杆连接,活动撑杆(2)向外侧展开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横向侧面 上与固定撑杆(1)形成小于90°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线套管专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结构对称的钢杆,所述钢杆铰接点(4)的前端为撑杆,后端为手柄(3),两个钢杆的铰接点均位于每个钢杆的内侧,两个铰接点重叠后用铰轴(5)铰接在一起;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撑杆(1)和活动撑杆(2),固定撑杆(1)的上端由外侧面向内开设凹槽,活动撑杆(2)的下端嵌入所述凹槽内并通过销轴(7)与固定撑杆连接,活动撑杆(2)向外侧展开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横向侧面上与固定撑杆(1)形成小于90°的夹角,活动撑杆(2)并拢后靠紧在所述凹槽的竖向侧面上并与固定撑杆(1)顺直,两个钢杆的撑杆靠拢并从铰接点的前端开始向前收缩为锥形,撑杆的外侧面制成圆弧面,活动撑杆的顶端制成球形;所述撑杆到铰接点(4)之间为大于撑杆的阶梯过渡;手柄(3)从铰接点后端开始向外展开并呈外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才山王金龙秦艳军张道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