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887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工艺液缓冲容器、检测流通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为工艺液流通进口,且工艺液流通进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的上部溢出口的高度;所述检测流通管有工艺液流通出口,且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工艺液流通进口高于工艺液流通出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下分开且分别与检测流通管装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工艺液流速能够恒定、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浓度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印染丝光工艺中,工艺溶液中的碱的浓度都是人工控制的,即通过人工滴定配置所需浓度的碱液。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织物经过碱液后,由于织物的吸附作用,碱液中碱的浓度就自然下降,为了维持碱液中碱的浓度,就必须通过人工把一定浓度的浓碱加入工艺溶液中,以维持工艺溶液中碱的浓度。但是这样的方法不是实时、连续的过程,碱液浓度很不稳定,易造成丝光后的效果偏差较大,从而影响织物的质量。为了解决实时连续检测控制过程,所以必须采用自动化检测和控制技术,保证碱液浓度稳定一致。国内原有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的浓度取样检测装置,一般利用离心泵抽取工艺溶液,在其循环管路上焊接支路作为取样管路,(如图8所示),其工艺液由取样管流入检测管,并经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最后通过检测管的另一端流出,通过压力差转换实现对工艺溶液的浓度检测。 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如下缺点:、工艺溶液的流速波动对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影响较大,导致检测误差波动大,检测精度低;、由于工作槽内的工艺溶液温度具有一定的变化,导致工艺溶液的密度产生变化,同样会导致检测精度发生变化。国外改进型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的浓度取样检测装置,一般利用离心泵抽取,在其循环管路上焊接支路作为取样管路,(如图9所示),其工艺液由取样管流入检测管,并经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最后通过检测管的另一端流出,通过压力差转换实现对工艺溶液的浓度检测。为解决工艺液的流速波动对检测误差的影响,国外改进型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的取样检测装置中的取样管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其另一端口径,取样管口径小的一端与检测管固定连接,且与检测管相连通,让工艺液以小流量进入工艺液检测管,这样对工艺液压力的释放具有很大改善,但是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如下:、由于工艺液流速的降低,整个系统交换速度慢,反应滞后;、由于工艺液内浆料、酶等助剂含量多,如果工艺液流速的较低,还会容易产生工艺液流通管道堵塞现象;、由于工作槽内的工艺液温度具有一定的变化,导致工艺液的密度产生变化,同样会导致检测精度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保证工艺液流速能够恒定、而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工艺液缓冲容器、检测流通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 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为工艺液流通进口,且工艺液流通进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的上部溢出口的高度;所述检测流通管有工艺液流通出口,且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工艺液流通进口高于工艺液流通出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下分开且分别与检测流通管装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清洗连接管和第二清洗连接管,所述第一清洗连接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或与进液管相通,第二清洗连接管的一端与检测流通管的底部相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工艺液回收容器,所述工艺液回收容器有出液口,且工艺液回收容器的出液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的上部溢出口的高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艺液缓冲容器设在工艺液回收容器内或者设在工艺液回收容器的上方;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入工艺液回收容器并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接通;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依次穿过工艺液回收容器的底部及工艺液缓冲容器的底部并伸入工艺液缓冲容器的腔体内,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另一端与工艺液回收容器的腔体相连通,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另一端为工艺液流通出口;所述检测流通管底部的拐角处呈圆弧过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流通管的另一端的位于工艺液流通出口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流速检测传感器,所述流速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流通管或者工艺液回收容器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流通管具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装有过滤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箱体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工艺液回收容器的出液口相接通,所述工艺液缓冲容器、工艺液回收容器、检测流通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进液管、出液管和第二清洗连接管均设在箱体内,且进液管的另一端、出液管的另一端和第二清洗连接管的另一端均伸出箱体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艺液回收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上盖,且容器本体与上盖装连,上盖上具有泄压孔。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浓度检测装置后,使用时,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工艺液流通出口与回收容器相通,由于本技术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 所述检测流通管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相通;在进行浓度检测时,待测的工艺液通过进液管流入工艺液缓冲容器内,并流入检测流通管,再经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后,通过压力差的变化转换成待测工艺液的浓度变化,且工艺液最终通过工艺液流通出口自动溢流到回收容器内进行存储,可以确保工艺液无泄漏,所述检测流通管的工艺液流通进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的上部溢出口的高度,工艺液流通进口与工艺液缓冲容器上部溢出口有一定的高度差,却不会影响工艺液进入检测流通管内的流速,这样,可消除工艺液流速的变化所对压力的影响,因此,可以确保待测工艺液进入检测流通管的速度保持恒定,且不会出现变化,使得工艺液浓度检测精度高。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六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七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已有技术中国内原有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的浓度取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其中14-1是取样管、14-2是检测管、14-3是第一压力传感器、14-4是第二压力传感器;图9是已有技术中国外改进型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的浓度取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5-1是取样管、15-2是检测管、15-3是第一压力传感器、15-4是第二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工艺液缓冲容器1、检测流通管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5和进液管6;所述进液管6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 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液缓冲容器(1)、检测流通管(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5)和进液管(6);所述进液管(6)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 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为工艺液流通进口(3‑3),且工艺液流通进口(3‑3)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1)的上部溢出口(1‑1)的高度;所述检测流通管(3)有工艺液流通出口(3‑4),且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工艺液流通进口(3‑3)高于工艺液流通出口(3‑4);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上下分开且分别与检测流通管(3)装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液缓冲容器(1)、检测流通管(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5)和进液管(6);
所述进液管(6)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 
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为工艺液流通进口(3-3),且工艺液流通进口(3-3)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1)的上部溢出口(1-1)的高度;所述检测流通管(3)有工艺液流通出口(3-4),且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工艺液流通进口(3-3)高于工艺液流通出口(3-4);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上下分开且分别与检测流通管(3)装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清洗连接管(8)和第二清洗连接管(9),所述第一清洗连接管(8)的一端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通或与进液管(6)相通,第二清洗连接管(9)的一端与检测流通管(3)的底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艺液回收容器(2),所述工艺液回收容器(2)有出液口(7-1),且工艺液回收容器(2)的出液口(7-1)的高度低于工艺液缓冲容器(1)的上部溢出口(1-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染工艺液在线连续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液缓冲容器(1)设在工艺液回收容器(2)内或者设在工艺液回收容器(2)的上方;所述进液管(6)的一端穿入工艺液回收容器(2)并与工艺液缓冲容器(1)相接通;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一端依次穿过工艺液回收容器(2)的底部及工艺液缓冲容器(1)的底部并伸入工艺液缓冲容器(1)的腔体内,所述检测流通管(3)的另一端与工艺液回收容器(2)的腔体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