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解决了应用于投影幕的管状电机不能自动收放投影幕的问题。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包括管状电机和投影幕体,还包括逻辑运算电路,投影幕体设有上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传感器和下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受到投影仪光照产生高电平,上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顶部,中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下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上,逻辑运算电路包括非门运算器、与门运算器和或非门运算器,各光电传感器、各运算器、管状电机间电连接。投影仪启动照射后,三个光电传感器根据受光发出电平信号并由逻辑运算电路处理后使光控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
技术介绍
管状电机常被应用于控制与投影仪相匹配的投影幕上,现有的投影幕需要人工控制投影幕的收放,相对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可根据投影仪的开闭自动收放投影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包括管状电机和投影幕体,还包括逻辑运算电路,投影幕体设有上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传感器和下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受到投影仪光照产生高电平,上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顶部,中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下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上,逻辑运算电路包括非门运算器、与门运算器和或非门运算器,上光电传感器通过非门运算器连接至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下光电传感器连接至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中光电传感器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与门运算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入端和管状电机,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管状电机,与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下移动展开,或非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上移动收拢。进一步的,所述投影幕体上设有滑槽和滑盖,光电传感器设于滑槽内,滑盖可沿滑槽滑动至覆盖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可取消光电控制,改为人工直接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投影仪启动照射后,三个光电传感器根据受光发出电平信号并由逻辑运算电路处理后使光控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逻辑运算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表1为光电传感器电平状态对应的投影幕体运动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组上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传感器下光电传感器投影幕体状态A组低电平低电平低电平上移B组低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下移C组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停机D组低电平高电平高电平下移E组高电平低电平低电平上移F组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停机G组高电平高电平低电平停机H组高电平高电平高电平停机表1:光电传感器电平状态对应的投影幕体运动状态光控管状电机7驱动的投影幕,包括管状电机7和投影幕体8,还包括逻辑运算电路,投影幕体8设有上光电传感器1、中光电传感器2和下光电传感器3光电传感器受到投影仪光照产生高电平,上光电传感器1设于投影幕体8顶部,中光电传感器2设于投影幕体8底部,下光电传感器3设于投影幕体8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9上,逻辑运算电路包括非门运算器6、与门运算器4和或非门运算器5,上光电传感器1通过非门运算器6连接至与门运算器4的输入端,下光电传感器3连接至与门运算器4的输入端,中光电传感器2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5的输入端,与门运算器4的输出端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5的输入端和管状电机7,或非门运算器5的输出端连接至管状电机7,与门运算器4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7驱动投影幕体8向下移动展开,或非门运算器5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7驱动投影幕体8向上移动收拢。投影幕体8收拢状态下,上光电传感器1、中光电传感器2均被收入至暗处,只有设于投影幕体8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9的下光电传感器3可被光照,投影仪启动/维持/关闭光照状态下,光电传感器受光发出命令使管状电机7驱动投影幕体8改变或维持运动状态,三个光电传感器共有以下八组状态:A组,投影仪关闭,上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中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下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上移动收拢直至完全收拢投影幕体。B组,投影幕体被完全收拢时启动投影仪,上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中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下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下移动展开。C组,投影仪光照范围较小,投影幕体下的下光电传感器已移出投影仪光照范围,而光电传感器还未进入光照范围,此时投影仪的光照范围已全部落入投影幕体内,上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中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下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管状电机停机。D组,投影幕体下移过程中,中光电传感器、下光电传感器均在投影仪光照范围内,上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中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下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下移动展开。E组,投影幕体下移过度,中光电传感器、下光电传感器均移出投影仪光照范围,上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中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下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上移动做一定回位。F组,该状态正常情况不可能出现,即上光电传感器、下光电传感器在投影仪光照范围内,而中光电传感器不在,上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中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下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这种状态只能是故障状态,因而管状电机需停机检修,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管状电机停机。G组,该组状态即为最适宜状态,投影幕体下移至合适位置,上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传感器在投影仪光照范围内,而下光电传感器正好移出投影仪光照范围,此时投影仪的光照范围已全部落入投影幕体内,上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中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下光电传感器无光低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管状电机停机。H组,投影幕体已下移至极限,上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传感器、下光电传感器均在投影仪光照范围内,上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中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下光电传感器受光高电平,与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或非门运算器输出低电平,管状电机停机。投影幕体8上设有滑槽10和滑盖11,光电传感器设于滑槽10内,滑盖11可沿滑槽10滑动至覆盖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从而可取消光电控制,改为人工直接控制。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包括管状电机(7)和投影幕体(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逻辑运算电路,投影幕体设有上光电传感器(1)、中光电传感器(2)和下光电传感器(3),光电传感器受到投影仪光照产生高电平,上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顶部,中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下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9)上,逻辑运算电路包括非门运算器(6)、与门运算器(4)和或非门运算器(5),上光电传感器通过非门运算器连接至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下光电传感器连接至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中光电传感器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与门运算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入端和管状电机,或非门运算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管状电机,与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下移动展开,或非门运算器输出高电平可使管状电机驱动投影幕体向上移动收拢。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控管状电机驱动的投影幕,包括管状电机(7)和投影幕体(8),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逻辑运算电路,投影幕体设有上光电传感器(1)、中光电传
感器(2)和下光电传感器(3),光电传感器受到投影仪光照产生高电平,上光
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顶部,中光电传感器设于投影幕体底部,下光电传感器
设于投影幕体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9)上,逻辑运算电路包括非门运算器(6)、
与门运算器(4)和或非门运算器(5),上光电传感器通过非门运算器连接至与
门运算器的输入端,下光电传感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湖州森富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