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其中,开关外壳内设置有控制轴,该控制轴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外,控制轴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安装盘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该动触片上设置有触头,动触片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的弹片,导线引出开关外壳外,开关外壳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相配合的静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转动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其通过动触片上的触头与静触片配合接触,实现不同档位的调节,控制轴下端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使动触片与安装盘的装配更加紧密,保证动触片安装的可靠性;而导线引出开关外壳外,使本开关的接线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控制
,尤其指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作为一种电路控制中最为常见的电子元件,其可以控制电路的开、闭;而调节卡关作为开关中的一种,其通过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从而实现对转速、温度等的调节,控制十分方便。旋转开关是调节开关中最为常见,它在电风扇、电饭煲、慢炖锅等家电中应用广泛。现有专利号为201220616710.3名称为“旋转开关”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内的旋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枢接在所述外壳内且其旋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在所述旋转块上固定有圆弧形的动触片,所述动触片的圆弧与所述旋转轴同心,所述外壳内固定有与所述动触片相配的圆弧状分布的主触头和若干个副触头。其通过动触片压在主触头与副触头之间,使主触头与公共端之间的电容值分段变化,从而达到调速效果目的,但是其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转动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的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其中,开关外壳内设置有控制轴,该控制轴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外,控制轴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安装盘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该动触片上设置有触头,动触片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的弹片,导线引出开关外壳外,开关外壳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相配合的静触片。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动触片上共设置有4个触头,分别为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和第四触头,4个触头垂直设置于所述动触片上。上述的第一触头位于动触片的左边,第二触头位于动触片的上方,第三触头位于动触片的右边,第四触头位于动触片的右下方。上述的静触片呈Z字形结构,静触片置于开关外壳的安装腔内。上述的开关外壳包括盖板和底座,盖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能够翻折的卡扣片,底座的底部对应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片相适配的卡槽。上述的盖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塑料压板,该塑料压板在位于所述卡扣片的对应侧开设有缺口,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装配柱,塑料压板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装配孔。本技术的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开关外壳内设置有控制轴,该控制轴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外,控制轴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安装盘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该动触片上设置有触头,动触片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的弹片,开关外壳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相配合的静触片。通过转动控制轴的上端使控制轴转动,动触片以及弹片则随着控制轴的转动而转动,并通过动触片上的触头与安装于开关外壳内的静触片配合接触,实现不同档位的调节;控制轴下端的安装盘呈梅花形结构,使动触片与安装盘的装配更加紧密,保证动触片安装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本开关能够长期稳定使用;采用控制轴转动调节档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灵活。导线引出开关外壳外,使本开关的接线更加方便。静触片呈Z字形结构,静触片置于开关外壳的安装腔内;Z字形结构的静触片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弹力,保证静触片与动触片接触的可靠性,也能够提高开关调节的灵活性。此外,开关外壳包括盖板和底座,盖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能够翻折的卡扣片,底座的底部对应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片相适配的卡槽。安装时,将盖板盖于底座上后,将两侧的卡扣片的下端向内翻折,使盖板与底座相固定,装配方法简单,固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右视图;图5是图4去掉控制轴后的半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开关外壳1、安装腔1a、盖板11、卡扣片11a、底座12、卡槽12a、装配柱12b、塑料压板13、缺口13a、装配孔13b、控制轴2、安装盘21、动触片3、第一触头31、第二触头32、第三触头33、第四触头34、弹片4、静触片5、导线6。如图1至图5所示,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1,其中,开关外壳1内设置有控制轴2,该控制轴2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1外,控制轴2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21,安装盘21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3,该动触片3上设置有触头,动触片3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6的弹片4,导线6引出开关外壳1外,开关外壳1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3相配合的静触片5。控制轴2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1外,可以在控制轴2的上端安装把手等辅助部件,使开关的转动更加方便。安装盘21呈梅花形结构,使动触片3与安装盘21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使两者的装配的更加可靠,有利于开本的长期稳定使用;装配于动触片3的下方的弹片4上连接有导线6,并且该导线6引出开关外壳1外,使本开关在安装使用时接线更加方便。实施例中,动触片3上共设置有4个触头,分别为第一触头31、第二触头32、第三触头33和第四触头34,4个触头垂直设置于所述动触片3上。实施例中,第一触头31位于动触片3的左边,第二触头32位于动触片3的上方,第三触头33位于动触片3的右边,第四触头34位于动触片3的右下方。实施例中,静触片5呈Z字形结构,静触片5置于开关外壳1的安装腔1a内;静触片5的Z字形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弹力,保证静触片5与动触片3接触时的可靠性,同时也能保证调节的灵活性,避免因静触片5与动触片3卡死而造成控制轴2转动的不灵活。实施例中,开关外壳1包括盖板11和底座12,盖板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能够翻折的卡扣片11a,底座12的底部对应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片11a相适配的卡槽12a。实施例中,盖板11和底座12之间设置有塑料压板13,该塑料压板13在位于所述卡扣片11a的对应侧开设有缺口13a,底座12的上表面设置有装配柱12b,塑料压板13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装配孔13b。装配柱12b和装配孔13b的设置能够使塑料压板13的安装更加方便。本组合旋转开关通过转动控制轴2,从而带动动触片3转动,并通过动触片3上触头与各个档位相对应的静触片5的配合接触,来实现档位的调节,本开关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电饭煲,慢炖锅,咖啡壶,果汁机,油炸锅等各种家电中。组装过程:先将静触片5安装于底座12上对应的安装腔1a内,将连接有导线6的弹片4置于底座12上,并将导线6引出;再将动触片3的4个触头朝上安装于控制轴2下端的安装盘21上,将已安装了动触片3的控制轴2置于弹片4上。然后将塑料压板13从上至下套于控制轴2上,并使塑料压板13上的装配孔13b对准底座12上的装配柱12b,使装配孔13b套入对应的装配柱12b中以方便定位;再将盖板11从上至下套于控制轴2上,并使盖板11两侧的卡扣片11a对准塑料压板13上的缺口13a,使卡扣片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1),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关外壳(1)内设置有控制轴(2),该控制轴(2)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1)外,所述的控制轴(2)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21),所述的安装盘(21)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3),该动触片(3)上设置有触头,所述的动触片(3)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6)的弹片(4),所述的导线(6)引出所述的开关外壳(1)外,所述的开关外壳(1)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3)相配合的静触片(5)。
【技术特征摘要】
1.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包括开关外壳(1),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关外壳(1)内设置有控制轴(2),该控制轴(2)的上端伸出所述开关外壳(1)外,所述的控制轴(2)的下端设置有梅花形结构的安装盘(21),所述的安装盘(21)上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动触片(3),该动触片(3)上设置有触头,所述的动触片(3)的下方装配连接有导线(6)的弹片(4),所述的导线(6)引出所述的开关外壳(1)外,所述的开关外壳(1)内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片(3)相配合的静触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动触片(3)上共设置有4个触头,分别为第一触头(31)、第二触头(32)、第三触头(33)和第四触头(34),4个触头垂直设置于所述动触片(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导线的组合旋转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触头(31)位于动触片(3)的左边,所述的第二触头(32)位于动触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灵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