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37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包括长方形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位于下层的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和位于上层的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与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柱;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设置有在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和第二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设置有在壳体前侧或后侧的控制端口和霍尔编码器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避免了两部分之间的干扰;两路输出独立明确,不容易将第一路和第二路电机线接错;编码器接口采用标准接线方式,方便接线;改进散热方式,加装上盖避免人为损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有刷直流驱动器一般设计单层的一个电路板,左侧为功率部分,右侧为信号处理部分,不能有效地避免功率部分对信号处理部分带来的干扰,散热效果不好。而且现在的有刷直流驱动器采用两端出线方式,左侧为两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右侧为控制信号接头。这样的缺点是:两路电机接线端子都在左侧,造成左侧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太近,容易将第一路和第二路电机线接错甚至短路,编码器控制部分采用网线接口方式,客户接线非常不方便并且容易接错线。现在的驱动器内的功率器件采用贴片式封装,将功率器件紧贴线路板,线路板紧贴铝板,这样功率器件的热量就会先通过线路板,线路板再将热量传给铝板,使线路板的寿命降低而且还会影响信号处理部分,并不能可靠有效的将功率器件的热量直接让散热器散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方便,散热好,稳定性高的双无刷直流驱动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包括长方形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下层的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和位于上层的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包括长方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下层的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和位于上层的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与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柱;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设置有第一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和第二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并且第一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和第二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分别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设置有控制端口和两个霍尔编码器接口,并且控制端口和两个霍尔编码器接口设置在壳体前侧或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无刷直流驱动器,包括长方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
置有位于下层的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和位于上层的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与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柱;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电路板设置有第一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和第二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并且第一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和第二路电机输出接线端子排分别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控制信号处理部分电路板设置有控制端口和两个霍尔编码器接口,并且控制端口和两个霍尔编码器接口设置在壳体前侧或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辉潘孝威王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科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