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轮及其线勾套结构,该线勾套结构设置在该线轮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该线勾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和一弹性元件,该线勾套主体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分和铆钉销部分,其铆钉销部分穿过该线轮侧壁伸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贴合在该线轮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铆钉销部分具有一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夹持部,该弹性元件通过该夹持部卡入该铆钉销部分的槽部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该线勾套主体一弹性力。该铆钉头部在该弹性力作用下紧贴在该线轮外侧壁上,该铆钉头部与该线轮外侧壁贴合的区域为挂线区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轮及其线勾套结构,该线勾套结构设置在该线轮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该线勾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和一弹性元件,该线勾套主体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分和铆钉销部分,其铆钉销部分穿过该线轮侧壁伸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贴合在该线轮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铆钉销部分具有一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夹持部,该弹性元件通过该夹持部卡入该铆钉销部分的槽部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该线勾套主体一弹性力。该铆钉头部在该弹性力作用下紧贴在该线轮外侧壁上,该铆钉头部与该线轮外侧壁贴合的区域为挂线区域。【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涉及一种渔轮的线轮及其线勾套结构。 线轮及其线勾套结构
技术介绍
渔轮的线轮主要功能是载线,线轮缠绕渔线后,渔线的线头通常需要固定起来防 止渔线散乱,因此常常在线轮上设置一个线勾套结构用于挂线,也就是将线头固定。参阅 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线勾套结构包括线勾套2、垫片3以及弹簧5,其中弹簧5提 供一定的弹力给线勾套2,线勾套2与垫片3贴合,线勾套2与垫片3之间由弹簧5提供一 定的弹性压力,线勾套2与垫片3之间的贴合平面为挂线区域。此线勾套结构方便挂线,也 方便取线,弹性力好,挂线功能稳定可靠。但是,该结构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该结构受到空 间的限制,随着渔轮设计越来越小巧,线勾套的孔位外露影响外观或者线勾套结构与其他 零件发生干涉,需要改进,其次,弹簧5的安装必须有其他辅助紧固零件的固定,如螺丝4固 定,或者其他零件固定,如图2中所示,线轮1为固定弹簧5必须钻孔,攻牙,生产线还得锁 螺丝,工艺繁琐。因此,提供一种改良的线勾套结构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线勾套结构中弹簧的固定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线轮及其线勾套结 构,确保装配容易,减少装配孔以及减少线勾套结构的空间需求。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轮,其包括一线轮以及一线勾套结构,该线勾套结构设 置在该线轮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该线勾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和一弹性元件,该线勾 套主体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分和铆钉销部分,其铆钉销部分穿过该线轮侧壁伸 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贴合在该线轮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铆钉销部分 具有一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夹持部,该弹性元件通过该夹持部卡入该铆钉销部分的槽 部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该线勾套主体一弹性力。 优选的,该弹性元件为一根具有一定长度且形状可塑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中部 弯曲形成一夹持部,其两端分别弯曲形成一几何形状,且两端分别形成的几何形状位于同 一平面内。 优选的,该弹性件两端分别弯曲形成的几何形状为对称关系。 优选的,该线勾套结构还包括一垫片,该垫片设置在该铆钉头部分与该线轮侧壁 之间,该铆钉头部分与该垫片之间为挂线区域。 -种线勾套结构,设置在一线轮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用于固定鱼线线头,该线勾 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和一弹性元件,该线勾套主体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分 和铆钉销部分,其铆钉销部分穿过该线轮侧壁伸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贴合 在该线轮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铆钉销部分具有一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夹持部, 该弹性元件通过该夹持部卡入该铆钉销部分的槽部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 该线勾套主体一弹性力。 优选的,该弹性元件为一根具有一定长度且形状可塑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中部 弯曲形成一夹持部,其两端分别弯曲形成一几何形状,且两端分别形成的几何形状位于同 一平面内。 优选的,该弹性件两端分别弯曲形成的几何形状为对称关系。 优选的,该线勾套结构还包括一垫片,该垫片设置在该铆钉头部分与该线轮侧壁 之间,该铆钉头部分与该垫片之间为挂线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线勾套结构的弹性元件不需要其他固定结构固定,其通过夹 持部卡入该线勾套主体的铆钉销部分的槽部的方式固定在线轮侧壁的内侧,该弹性元件首 先依赖其夹持部的弹性力固定在该线勾套主体上,该槽部防止该弹性元件沿线勾套主体的 铆钉销部分轴向移动,其次,该弹性元件两端弯曲而成的位于同一平面的几何图形可以阻 止该弹性元件绕该线勾套主体转动,因此该弹性元件不需要螺丝等其他零部件即可被固 定,而且线勾套主体上开设槽部比开设装配孔要容易得多,线勾套主体的体积也可进一步 减小,弹性元件位于同一平面的两端由于弹性力作用可紧密贴合在该线轮内侧壁上,因此 整个线勾套结构占用空间较小。另外,弹性元件的夹持部只需稍用力即可卡入该线勾套主 体的槽部,再稍用力拉也可从该槽部中拆卸出来,因此装配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轮结构; 图2为图1中线轮沿CC剖线的剖面图,主要示出现有技术中线勾套结构的零部件 及其连接关系; 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线轮的结构示意图,线勾套结构在图示中 位于正前方; 图4为图3中线轮沿AA剖线的剖面图,示出本实施例中线勾套结构的零部件及连 接关系; 图5为图4中局部F的放大图,详细示出本实施例中线勾套结构的零部件及连接 关系; 图6为图1中线轮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线勾套结构在图示中位于该 线轮的左侧; 图7为沿图6中BB剖线的剖面图,示出线勾套结构在线轮内侧壁上的立体结构; 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线勾套结构其线勾套主体的立体图,示出 该线勾套主体的形状和结构;以及 图9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线勾套结构的弹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3及图4,该线轮1包括一线轮11以及一线勾套结构,该线勾套结构设置在 该线轮11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该线勾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2和一弹性元件3,结合参 阅图5、图8和图9,该线勾套主体2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21和铆钉销部分22,其 铆钉销部分22穿过该线轮侧壁伸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21贴合在该线轮侧 壁的外侧,其中,该铆钉销部分22具有一槽部23,该弹性元件31具有一夹持部,该弹性元件 3通过该夹持部31卡入该铆钉销部分22的槽部23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 该线勾套主体2 -弹性力。该铆钉头部21在该弹性力作用下紧贴在该线轮外侧壁上,该铆 钉头部21与该线轮外侧壁贴合的区域为挂线区域。优选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该 铆钉头部21与该线轮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一垫片4,该垫片4可以进一步减小该铆钉头部 21与该线轮外侧壁之间的间隙,更有利于挂线。 如图9所示,该弹性元件3为一根具有一定长度且形状可塑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 中部弯曲形成一夹持部31,其两端分别弯曲形成一几何形状32和33,且两端分别形成的几 何形状32和33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该几何形状为长方形,当然,该几何形状可 以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平面图形。同一平面的两个几何形状在安装后紧紧 贴合在该线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轮,其包括一线轮以及一线勾套结构,该线勾套结构设置在该线轮上未承载鱼线的一端,该线勾套结构包括一线勾套主体和一弹性元件,该线勾套主体具有一铆钉形状,具有铆钉头部分和铆钉销部分,其铆钉销部分穿过该线轮侧壁伸入该线轮侧壁的内侧,其铆钉头部分贴合在该线轮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铆钉销部分具有一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夹持部,该弹性元件通过该夹持部卡入该铆钉销部分的槽部的方式固定在该线轮侧壁的内侧,给予该线勾套主体一弹性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裴新娣,刘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中宇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