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373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的外壳上呈间隔地固定设置多个压浆接口;各个压浆接口向炉缸的冷却壁内侧延伸设有一阶梯型盲孔,阶梯型盲孔由贯穿外壳的第一孔道和贯穿冷却壁的第二孔道构成,第一孔道的孔径大于第二孔道的孔径;各个压浆接口中能拆卸地连接一冷热面压浆装置;该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通过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布置预留多个压浆孔和压浆接口,利用冷热面压浆装置可实现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全方位的封堵存在的煤气通道,从而维持炉缸良好的传热体系,改善炉缸冷却效果,降低耐火材料和冷却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延长炉缸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的外壳上呈间隔地固定设置多个压浆接口;各个压浆接口向炉缸的冷却壁内侧延伸设有一阶梯型盲孔,阶梯型盲孔由贯穿外壳的第一孔道和贯穿冷却壁的第二孔道构成,第一孔道的孔径大于第二孔道的孔径;各个压浆接口中能拆卸地连接一冷热面压浆装置;该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通过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布置预留多个压浆孔和压浆接口,利用冷热面压浆装置可实现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全方位的封堵存在的煤气通道,从而维持炉缸良好的传热体系,改善炉缸冷却效果,降低耐火材料和冷却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延长炉缸使用寿命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高炉炉缸的维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 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 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
技术介绍
炉缸部位的长寿乃是高炉长寿的限制性环节。影响炉缸部位长寿的主要因素包括 设计结构、耐火材料、施工质量以及操作维护等;高炉自投产以后,除操作维护因素外,其它 因素已不能改变,因此,保证一代炉役寿命的顺利实现,高炉日常的炉缸维护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 高炉生产经常出现炉缸侧壁非侵蚀性的温度升高现象,经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发 现: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炉缸内衬与冷却壁之间或冷却壁与炉壳之间产生了煤气通道,由 于热煤气的流动而产生的局部区域加热所致。煤气通道更严重的危害是形成了气隙热阻, 导致炉缸圆周径向方向上的传热线路出现"断路"现象,阻碍炉缸热量的导出,削弱炉缸冷 却系统的作用。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产生1mm气隙的热阻是炉缸铸铁冷却壁(按160mm厚计)热 阻的30倍,是炭素捣料层(按100mm计)热阻的6倍,是炉缸炭砖(按超微孔炭砖材质,厚 度1100mm计)热阻的0. 7倍。由此可见,一旦产生气隙,将会极大地增加缸传热体系的热 阻,阻碍炉缸热量的导出,降低炉缸的冷却效果。若炉缸内部的煤气通道长期存在而不能及 时有效解决,则使得炉缸的工作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炭砖的抗铁水侵蚀能力减弱,侵蚀速度 加剧,最终缩短炉缸的使用寿命。 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 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在炉 缸圆周及象脚区域预留压浆孔和接口,利用冷热面压浆装置进行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 浆维护,全方位封堵存在的煤气通道,以维持炉缸区域良好的传热体系,改善冷却效果,延 长炉缸寿命。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 构,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的外壳上呈间隔地固定设置多个压浆接口;所述各个压浆接口 向炉缸的冷却壁内侧延伸设有一阶梯型盲孔,所述阶梯型盲孔由贯穿外壳的第一孔道和贯 穿冷却壁的第二孔道构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孔径大于第二孔道的孔径;所述各个压浆接口 中能拆卸地连接一冷热面压浆装置;所述冷热面压浆装置包括一外管及一穿设于外管内的 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环形截面的导流通道,所述外管前端插设于第一孔道中,所 述内管的前端插设于第二孔道中;所述外管后端固定设有一密封螺帽,所述内管后端贯穿 该密封螺帽并形成内管连接端;所述外管侧壁密封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另一端形成 外管连接端。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压浆接口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 述冷热面压浆装置的外管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法兰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向内管顶设的压紧螺 栓。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连接端和外管连接端分别设有第三 连接法兰和第四连接法兰。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压浆接口上可拆卸地设有一密封堵 头。 由上所述,本技术的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通过预留在 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的压浆孔和压浆接口,可直接进行冷却壁冷热面灌浆,无需进行额外 的钻孔操作;将炉缸圆周每块冷却壁上均预留一处接口,所述压浆接口在炉缸的上下层合 理错位布置,可实现炉缸全方位的灌浆维护;可以同时实现对冷却壁热面和冷面存在的煤 气通道进行封堵,热面压浆操作完成后,随即可进行冷面压浆,避免在炉壳上重新开孔;本 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和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使用,便于布置在炉缸区域。 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炉缸侧壁出现非侵蚀性的温度升高问题,能够维持炉缸良好的传 热、冷却体系,具有保护炉壳的作用,有利于延长炉缸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 图1 :为本技术中高炉炉缸压浆孔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技术压浆接口中连接冷热面压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技术压浆接口中未连接冷热面压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技术中冷热面压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技术压浆接口上连接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 构,在炉缸9的圆周及象脚区域(炉底与炉缸交界处)的外壳91上呈间隔地固定设置多个 压浆接口 1 ;所述各个压浆接口 1向炉缸的冷却壁92内侧延伸设有一阶梯型盲孔(即:压 浆孔)2,如图3、图4所示,所述阶梯型盲孔2由贯穿外壳91的第一孔道21和贯穿冷却壁 92的第二孔道22构成,所述第一孔道21的孔径大于第二孔道22的孔径;所述各个压浆接 口 1中能拆卸地连接一冷热面压浆装置3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冷热面压浆装置3包括 一外管(冷面压浆管)31及一穿设于外管内的内管(热面压浆管)32,所述内管32与外管 31之间形成环形截面的导流通道33,所述外管31前端插设于第一孔道21中,所述内管32 的前端插设于第二孔道22中;所述外管后端31固定设有一密封螺帽34,所述内管32后端 贯穿该密封螺帽34并形成内管连接端321 ;所述外管31侧壁密封设有一连接管35,该连接 管35的另一端形成外管连接端351。所述各个压浆接口 1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11 ;所述冷 热面压浆装置的外管3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法兰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311。所述外管 31的管壁上设有向内管32顶设的压紧螺栓36。所述内管连接端321和外管连接端351分 别设有第三连接法兰3211和第四连接法兰351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各个 压浆接口 1上还可以拆卸地设有一密封堵头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布置预留多个压浆孔和压浆接口, 利用冷热面压浆装置可实现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全方位的封堵存在的煤气通 道,从而维持炉缸良好的传热体系,改善炉缸冷却效果,降低耐火材料和冷却设备的工作温 度,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炉缸圆周及象脚区域的外壳上呈间隔地固定设置多个压浆接口;所述各个压浆接口向炉缸的冷却壁内侧延伸设有一阶梯型盲孔,所述阶梯型盲孔由贯穿外壳的第一孔道和贯穿冷却壁的第二孔道构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孔径大于第二孔道的孔径;所述各个压浆接口中能拆卸地连接一冷热面压浆装置;所述冷热面压浆装置包括一外管及一穿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环形截面的导流通道,所述外管前端插设于第一孔道中,所述内管的前端插设于第二孔道中;所述外管后端固定设有一密封螺帽,所述内管后端贯穿该密封螺帽并形成内管连接端;所述外管侧壁密封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另一端形成外管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冬全强祁四清李学金段国建魏丽王建同朱进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