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薄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995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其包括筒体、驱动装置以及成膜装置,所述成膜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蒸发腔底部的筋板、连接在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筋板之间的轴承,所述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将物料导入轴承中能够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减少轴承的磨损,进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其包括筒体、驱动装置以及成膜装置,所述成膜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蒸发腔底部的筋板、连接在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筋板之间的轴承,所述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本技术在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将物料导入轴承中能够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减少轴承的磨损,进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专利说明】刮板薄膜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它主要由加热夹套和刮板组成,夹套内通加热蒸汽,刮板装在可旋转的轴上,刮板 和加热夹套内壁保持很小间隙,通常为0.5?1.5 _。料液经预热后由蒸发器上部沿切线 方向加入,在重力和旋转刮板的作用下,分布在蒸发腔内壁形成下旋薄膜,并在下降过程中 不断被蒸发浓缩,完成液由底部排出,二次蒸汽由顶部逸出。由于转轴较长,需要在蒸发腔 底部设置筋板,转轴下端与筋板相转动连接,从而提高转轴的稳定性,因此在转轴和筋板之 间需要连接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轴承会被不断磨损直至损坏,而蒸发器结构复杂,更换轴承 的工作量极大,因此如何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刮板薄膜蒸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其包 括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搅拌物料的蒸发腔,所述驱动 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该蒸发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蒸发腔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的成膜 装置,所述成膜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蒸发腔底部的 筋板、连接在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筋板之间的轴承,所述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 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 优化的,筒体安装驱动装置的一端为上端,另一端为下端,上端铅垂线方向上的额 高度高于下端,所述导流槽呈发散状分布与所述筋板的上端面上,且槽底在铅垂线方向的 高度由筋板的外沿向中心轴逐渐降低。 优化的,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呈弧形,且其半径为2. 5?4mm。 优化的,从筋板和所述蒸发腔内壁之间留下的物料量与从轴承内留下的物料量的 比为95:5?99:1。 优化的,所述成膜装置还包括多个等间距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安装盘、多根与 所述中心轴相平行且安装在所述安装盘边缘的刮板,多根所述刮板一中心轴为轴心呈发散 状分布。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刮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刮板与所述蒸发腔内壁的距离为〇. 5?1. 5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筋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 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将物料导入轴承中能够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减少轴承的磨损, 进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筋板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筒体;2、驱动装置;3、成膜装置;11、蒸发腔;21、驱动电机;31、中心 轴;32、筋板;33、轴承;34、刮板;321、导流槽;34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刮板薄膜蒸发器包括筒体1、驱动装置2以及成膜装置3。 其中,筒体1内设置有蒸发腔11 ;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其安装在筒体1的 上端,筒体1的另一端则为下端,上端铅垂线方向上的额高度高于下端;成膜装置安装在蒸 发腔11内,并且在其内旋转使物料在重力和刮板的作用下,在蒸发腔11内壁形成下旋薄 膜,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21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1、固定在所述蒸发腔11底部的筋板 32、连接在所述中心轴31和所述筋板32之间的轴承33、多个等间距安装在所述中心轴1上 的安装盘33、多根与所述中心轴相平行且安装在所述安装盘33边缘的刮板34。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轴承33会被不断磨损直至损坏,而蒸发器结构复杂,更换轴承 的工作量极大,为了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在筋板3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 导入轴承的导流槽321,使物料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所述导流槽321呈发散状分布与所述 筋板32的上端面上,所述导流槽321的截面呈弧形,且其半径为2. 5?4mm,且槽底在铅垂 线方向的高度由筋板32的外沿向中心轴31逐渐降低,从筋板32和所述蒸发腔11内壁之 间留下的物料量与从轴承33内留下的物料量的比为95:5?99:1。 多根所述刮板34 -中心轴为轴心呈发散状分布,每根所述刮板34沿长度方向设 置有多个加强筋341,每根所述刮板34与所述蒸发腔11内壁的距离为0. 5?1. 5mm。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其包括筒体(1)、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 述筒体(1)内设置有搅拌物料的蒸发腔(11),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该蒸发 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蒸发腔(11)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2)相连接的成膜装置(3),所述成 膜装置(3)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21)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1)、固定在所述蒸发腔(11)底 部的筋板(32)、连接在所述中心轴(31)和所述筋板(32)之间的轴承(33),其特征在于:所 述筋板(3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32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安装驱动装置(2)的 一端为上端,另一端为下端,上端铅垂线方向上的额高度高于下端,所述导流槽(321)呈发 散状分布与所述筋板(32)的上端面上,且槽底在铅垂线方向的高度由筋板(32)的外沿向 中心轴(31)逐渐降低。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21)的截面呈弧 形,且其半径为2. 5?4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从筋板(32)和所述蒸发腔 (11)内壁之间留下的物料量与从轴承内留下的物料量的比为95:5?99: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装置(3)还包括多个 等间距安装在所述中心轴(1)上的安装盘(33)、多根与所述中心轴相平行且安装在所述安 装盘(33)边缘的刮板(34),多根所述刮板(34)-中心轴为轴心呈发散状分布。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刮板(34)沿长度方 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341)。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刮板(34)与所述蒸 发腔(11)内壁的距离为〇· 5?1. 5mm。【文档编号】B01D1/22GK203899182SQ2014203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其包括筒体(1)、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搅拌物料的蒸发腔(11),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该蒸发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蒸发腔(11)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2)相连接的成膜装置(3),所述成膜装置(3)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21)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1)、固定在所述蒸发腔(11)底部的筋板(32)、连接在所述中心轴(31)和所述筋板(32)之间的轴承(33),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3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将物料导入轴承的导流槽(3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新世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